三国中最顶级的6大谋臣,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其他5人呢

2023年05月01日18:26:08 历史 1751

三国中,有很多的顶级谋士,他们斗智斗勇,造就了三国这段精彩的历史。三国是个乱世,这就注定有很多人壮志难酬,结局悲惨。我们来看看三国6大顶级谋士都是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一、诸葛亮

水镜先生司马徽评价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

卧龙,指诸葛亮。

三国中最顶级的6大谋臣,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其他5人呢 - 天天要闻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最好的谋士之一。汉末天下大乱之后,他并没有急于寻找主公,辅佐他们争夺天下,而是隐居卧龙岗,坐观天下局势,等待明主出现。刘备是汉室宗亲之后,汉室衰微后,他四处奔走,想要匡扶汉室,但是戎马半生,由于缺少顶级谋臣辅佐,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依附于刘表的时候,徐庶前来投奔刘备,并帮助刘备多次击败曹军,让刘备认识到谋士的重要性。

不久之后,徐庶的母亲被曹操得到,出于孝道,他必须去曹魏营救母亲。徐庶离开之前,向刘备推荐了自己的好友诸葛亮。这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所打动,跟随刘备下山了。到刘备帐下后,诸葛亮根据他在隆中对中为刘备所献计策,帮助刘备和孙权结成了同盟关系,以及夺取了荆州益州汉中,从而和曹操、孙权分庭抗礼,实现三分天下。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又率兵北伐,但困于蜀汉国力,最终失败了,他病逝于北伐途中。

三国中最顶级的6大谋臣,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其他5人呢 - 天天要闻


二、司马懿

司马懿是个能臣,才能可比肩诸葛亮,但却不是个忠臣,因为夺取了曹魏江山,留下了一世骂名。

司马懿也是个顶级谋臣。

建安十九年,刘备拿下益州之后,曹操担心刘备壮大,恐成自己的心腹之患,也率兵去争夺汉中。司马懿对曹操说,趁刘备刚刚夺下益州,人心不稳之际,趁机攻打益州。曹操觉得司马懿太贪心了。对司马懿说:“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这就是得陇望蜀的典故。曹操没有听从司马懿的建议,拿下汉中之后去争夺益州,反而是刘备稳定益州后,又将汉中抢去了。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兵攻打襄阳、樊城,他水淹七军,气势如虹,让曹魏震动。曹操想迁都暂避关羽锋芒。司马懿审时度势,建议让曹操联手孙权对付关羽。孙权是刘备的盟友,司马懿之计,犹如天方夜谭,但分析当时局势,恰恰能证明这是一条可行之计。曹操、刘备、孙权都想争夺天下,刘备和孙权联手,是因为曹操太强,两人联手以自保。如果关羽灭掉了曹操,刘备会一大独大,孙权就会面临危险,所以孙权并不希望关羽灭掉曹魏,让刘备太强。因此,司马懿才建议曹操联手孙权对付曹操。结果也如司马懿所料,孙权愿意和曹操联手对付关羽。

三国中最顶级的6大谋臣,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其他5人呢 - 天天要闻


关羽和曹魏交战时,孙权乘机夺取了荆州,这让关羽军心大乱,被曹军击败。撤退时,又遭到江东兵马围追堵截,导致关羽兵败被杀。

曹操手下谋臣、猛将如云,他并不依赖司马懿,到了曹丕曹叡时期,大部分谋臣、武将去世了,这逼着他们只能重用司马懿。诸葛亮北伐时期,司马懿抓住了诸葛亮的弱点,蜀汉国力不如曹魏,耗不过自己。同时,祁山路途艰辛,诸葛亮运输粮草不易,所以他采用了拖的策略,坚守不战,最终耗尽蜀军粮草,逼迫诸葛亮撤军,这使其在和诸葛亮的较量中,赢了诸葛亮。

曹芳当上皇帝之后,司马懿的本来面目逐渐暴露了出来,他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了曹魏江山。

三国中最顶级的6大谋臣,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其他5人呢 - 天天要闻


三、贾诩

贾诩是个顶级谋臣,但因为其计谋狠毒无比,因此有“毒士”之称。

起初,贾诩是董卓的谋士。董卓被吕布杀害后,其手下的李傕郭汜等将领,想解散士兵逃回西凉去。贾诩对他们说,如果这样逃走,一个亭长就能抓住他们,还不如带领士兵反攻长安,如果失败了,再逃也不迟。李傕、郭汜听了贾诩的话,带领大军向长安杀去,他们击败吕布,攻破了长安。占领长安后,李傕、郭汜为给董卓报仇,在城中大肆杀戮,导致很多百姓惨死。

李傕、郭汜等人出现内斗后,贾诩又投靠到张绣手下。

建安三年,曹操率兵攻打张绣,袁绍想趁机袭击曹操的老巢许昌。曹操大惊,急忙撤军救援许昌。

张绣要率兵追击曹军。贾诩觉得曹军肯定有防备,不建议张绣追击曹军,张绣不听,果然被曹军击败。张绣兵败回来后,贾诩劝说张绣现在去追击曹军。张绣不解,还是听从贾诩的建议,追击曹军,顺利击败曹军。贾诩对张绣解释说,开始,曹操顶会有所防备,让精锐大军断后,这时进攻曹军,很难打败他。败于曹军后,曹操就不防备他们了,会让精锐大军先行,去救援许昌。这时去追杀曹军,遇到的是老弱病残,次一等的曹军,自然就很容易击败他们了。

三国中最顶级的6大谋臣,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其他5人呢 - 天天要闻


张绣实力较弱。袁绍和曹操争夺天下时,张绣想投降袁绍,但贾诩觉得,他们投降袁绍,是锦上添花,袁绍未必会重用他们,投降弱势一方的曹操,是雪中送炭,曹操定会感激他们,所以二人率领大军投降了曹操。到曹操帐下后,贾诩也给曹操献了不少计策。潼关之战时,面对棘手的马超、韩遂联军,贾诩给曹操献上离间计,让马超、韩遂反目,帮助曹操击败了马超。

曹操晚年的时候,还因世子问题烦恼不已,他询问贾诩的意见。贾诩不愿得罪曹丕、曹植中的任何一人,但又不能不说,于是他对曹操说,我想起了你的老朋友刘表、袁绍。刘表、袁绍,因为将世子之位传给幼子,导致兄弟反目,被曹操逐一击破。这让曹操顿悟了,传位给曹丕。贾诩暗中帮助过曹丕,让曹丕内心很感激他,称帝后,格外厚待贾诩,让贾诩得以善终。

三国中最顶级的6大谋臣,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其他5人呢 - 天天要闻


四、庞统

水镜先生口中,得一人可得天下的凤雏,就是庞统。庞统起初是周瑜的幕僚,周瑜去世后,因为长相丑陋,庞统不受孙权待见,孙权不肯重用他。庞统来到荆州后,刘备同样以貌取人,不愿用他,鉴于庞统名声显赫,给了他一个县令当。这让庞统不满,任上整天喝酒睡觉,不务正业。

刘备得知此事后,非常气愤,派张飞去调查此事。庞统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处理完了积压数月的公务,这让张飞大惊,也让刘备认识到了庞统之才,开始重用庞统。随后,庞德为证明自己,向刘备进献了夺取益州的上、中、下三计,刘备选了中计。庞统在帮助刘备夺取益州的时候,因为立功心切,亲自去指挥大军攻城,不慎被敌军弓箭射中,重伤不治而亡,享年36岁。

三国中最顶级的6大谋臣,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其他5人呢 - 天天要闻


五、荀彧

荀彧是曹操手下的谋士,有王佐之才。荀彧到曹操帐下后,劝说曹操迎奉汉献帝,使其得到了汉献帝,得以挟天子而令诸侯。荀彧还给曹操推荐了郭嘉荀攸、戏志才、钟繇等众多顶级人才。曹操和袁术、袁绍等强敌交战时,荀彧给他献上了不少良策,帮助曹操夺取了大片国土。

荀彧有王佐之才,是个很厉害的谋臣,但因为反对曹操进爵国公、加封九锡,遭弃用,郁郁而终。

六、周瑜

周瑜是个少年英才,二十多岁出头的时候,帮助孙策连败强敌,夺取了江东六郡,奠定江东基业。

建安五年,孙策被仇人杀害后,他又开始辅佐周瑜。曹操灭掉袁绍等强敌后,就率领20万大军南下,想消灭刘表、孙权,统一天下。恰好遇到了刘表病逝,其儿子投降了曹操。这更让曹操志得意满,觉得击败孙权,统一天下是不费吹灰之力之事。可惜,他遇到了少年英才周瑜。

三国中最顶级的6大谋臣,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其他5人呢 - 天天要闻


虽然周瑜只有3万多士兵,但他并没有被曹操的二十万大军吓住。他抓紧练兵,耐心的等待机会。

曹操的士兵,多为北方士兵,不善水战,所以他将战船连接起来,宛如陆地,方便士兵操练。这让周瑜抓住机会,一把大火烧掉了曹操战船,让曹操损失惨重,只能灰头土脸的带兵回去了。

曹操撤回北方后,周瑜准备夺取益州,然后联合西凉马超对付曹操,这样就可夺取天下,可惜不久后病逝了。周瑜去世后,继任者鲁肃没有其才,开始以防御为主,也让江东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能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闻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蒋志格 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寻崩,葬祭如亲王礼。免襄王亲来朝贺。 按《明大政纪》: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诰谕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归西宫。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为宣庙贤妃,废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癸丑,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