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日本二战后为什么会快速崛起,这显然离不开美国的帮助,对于日本而言,可谓成也美国,败也美国。
在19世纪,中国不是唯一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的国家,日本也是。为了避免自己遭到欺凌,日本进行了改革,并吸取了西方先进的发展经验。他们将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道路融合,并在美国的支持下,仅仅6年后就侵占了台湾岛,吞并了琉球,进一步扩大了其军备。经过十多年的休整,日本于1894年发动了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的签署为日本带来了很多好处,让他们捞到了第一桶金,并为日本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当时,日本国内的女童受教育程度从5%急剧提升至95%。对于资源匮乏的岛国来说,似乎劫掠其他国家的资源是提升国力最为直接的方式。许多人为清政府感到愤愤不平,认为这是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弊端,清政府也无能为力。但是日本也是一样面对列强的压迫,然而他们却能够齐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成为了军事强国,甚至成为了欧洲一些国家的债主。这就是日本在二战之前打下的基础。
自从日本投降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彻底清算似乎从未真正实现。美国曾将许多科研仪器和资料从日本运回本土,许多战犯也被保留了性命。裕仁天皇也被提前赦免,而美国在轰炸东京期间也有意避开许多政府关键部门,以避免日本失去中高层人员而导致的分裂。自1945年投降以来,短短五年后,日本就加入了联合国,而中国作为战胜国直到1971年才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加入联合国,其中日美都投了反对票。尽管日本在战争中遭受了损失,但其他方面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打击,工业化体系也在除了一些军工工厂关闭之外保持了正常。
在2016年,日本政府匆忙修改了《和平宪法》,这表明该宪法已经名存实亡。有些国家并不关心正义,只有当利益受到影响时才会打出正义的旗号。
全世界公认,日本在学习和模仿方面拥有相当强的能力,其中部分原因是他们具备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既有地缘政治因素,也有思想因素。日本人一直存在一种自我否定的意识,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还不够强,需要继续学习。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企业,他们都在不断自我否定中发展,以苛刻的标准提升自己的品质。
在过去,国内企业要求产品报废率不得超过百分之一,但在同一时间,日本的相同产品被要求控制在千分之二的不良率。这两种不同的要求反映出两个国家对产品质量的态度。尽管日本的产品品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位于前列,但他们仍然不断追求更高水平的品质。这种自我要求的精神推动了日本的崛起。
在二战后,日本面临着无法像以前那样通过劫掠他国来致富的局面。但他们可以利用自己在军需制造方面的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必要的物资,例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此外,日本的工业和教育体系在战争结束后并没有受到削弱。虽然日本为了弥补人力短缺甚至动用了未成年人参加战争,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从未停止。这得益于近百年来日本建立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也是日本培养27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原因之一。
日本的崛起涉及许多方面,改革措施也不胜枚举。简而言之,日本之所以能够在战后迅速崛起,是因为其优势领域没有受到战争失败的压制,包括工业、教育和人才储备等方面都得以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