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13岁嫁给皇太极,辅佐顺治成就了康熙,为何死后37年不下葬

2022年12月17日21:49:10 历史 1454

她是一个神奇的女人,在丈夫死去失去屏障之后,忍辱负重,与各方势力周旋,翻转于政治的风头浪尖,为一个帝国开辟了伟大的事业做出了贡献,并成就了其孙儿“千古一帝”的美名。

这个人便是孝庄太后,出生于蒙古科尔沁,本名布木布泰,姓博尔济吉特。她的父亲宰桑是科尔沁部首领,可以说她出身于贵族家庭。

宰桑非常喜欢这个女儿,在她小时候便开始聘请文人教她识字读书,她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勤奋好学。

由于布木布泰自幼有先生的规范教学,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对于她后来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草原而来,下嫁皇太极

在布木布泰13岁那年,她由哥哥吴克善送往盛京,嫁给了大自己20岁的金贝勒皇太极当侧福晋。与其姑姑哲哲共侍一夫,既是曾经的姑父,也是现在的丈夫。

在清初,满蒙联姻是一项既定的国策,在那个充满战争杀戮、权力纷争的年代,她们的婚姻都不能自主选择,因为她们身上都背负着家族的使命,孝庄的婚姻就是一场为家族而牺牲的政治联姻。

孝庄:13岁嫁给皇太极,辅佐顺治成就了康熙,为何死后37年不下葬 - 天天要闻

布木布泰不但外貌出众,而且聪明多才,谈吐不俗,皇太极刚开始多少还是对她所宠爱的,不然也不会短短4年就为皇太极生下了3个女儿。

但自从姐姐海兰珠入宫后,皇太极把满腔的爱恋给了她,对布木布泰也渐渐冷淡。1636年,皇太极正式登基为帝,在册封后妃时,布木布泰位次列于最末,被封为次西宫侧福晋,称永福宫庄妃。

后来庄妃生下了皇九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虽然庄妃的地位依旧没有提升,但是福临的到来使庄妃的命运出现了转机,甚至可以说,福临的降生将她推到了历史舞台的最前沿。

2.心思缜密,助子夺帝位

1643年,皇太极崩逝后,由于没来得及确立皇位继承人,在满族贵族诸王兄弟之间,引起了激烈的王位之争。

那时,有两个人对于皇位的争斗最为激烈,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很早便开始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南征北战,战功卓越,在众皇子中显得异常突出。

另一个则是皇太极的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同样战功显赫,手中兵权又极有分量,实力不容小觑。这两人旗鼓相当,相互不服。如果不妥善解决,那么满族就有可能发生内讧与分裂。

孝庄:13岁嫁给皇太极,辅佐顺治成就了康熙,为何死后37年不下葬 - 天天要闻

庄妃本就聪明善辩,又能察言观色。她在多尔衮与豪格之间的权力之争中,巧妙周旋,左右说服,使多尔衮与豪格不得不妥协。

最终庄妃提出由年方6岁的福临即位,并议定八旗军兵,由多尔衮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各掌其半,左右辅政,待福临年长后,立即归政。

在这个折中方案中,福临顺利继承了皇位,也避免了清政权因为内争而导致分裂。庄妃这一招可谓是一箭双雕,先当上皇帝,以后的事慢慢磨,反正来日方长。

由于多尔衮战功卓著,权势越来越大,他开始借摄政王之权在朝廷中不断排除异己,时刻威胁着顺治的地位。

对于多尔衮的步步紧逼,试图谋篡大位,孝庄只能隐忍、退让。孝庄一方面积极拉拢多尔衮,尽可能让他放松警惕,甚至顺治改称多尔衮“皇父摄政王”。另一方面自己也积极辅佐儿子管理朝政,并且支持满汉并用。

3.辅佐顺治,稳定大局

1650年,如日中天的多尔衮突然患病而亡,顺治帝至此终于拿回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权利。当然顺治亲政时,也还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孝庄既是母后,也是他强有力的保护者和导师。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反清复明”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动乱时时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清政权。

孝庄为笼络一批有实力的汉族上层势力,封平南王孔有德女儿为郡主,把皇太极的女儿和硕公主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以联姻结亲手段,对之既拉拢又控制。

同时,孝庄太后非常重视百姓疾苦,从不徇私,又能严惩贪官,减免百姓赋税,尽心尽力推进国家的发展。

孝庄:13岁嫁给皇太极,辅佐顺治成就了康熙,为何死后37年不下葬 - 天天要闻

顺治帝是位痴情的帝君,而且性情极易冲动。但是孝庄始终以国事为重,识大体顾大局妥善处理与儿子的矛盾关系。

最为著名的,一是顺治帝的两次废后,二是顺治帝对董鄂妃的疯狂爱恋。孝庄对此都采取了明智的态度,废后无法挽回就加以补救。

顺治把第一位皇后(孝庄的亲侄女)贬为静妃后,孝庄接着又重新选了一位皇后(孝庄的侄孙女),以巩固与蒙古的联盟关系。

虽然孝庄选的皇后顺治都不喜欢,但是她并没有不考虑顺治的感受,她同意董鄂妃进宫,还同意她短短4个月就从妃嫔升到了贵妃的级别。为了稳定大局,孝庄表现出了宽广的胸怀与远见卓识。

1657年,董鄂妃产下一子,4个月后不幸夭折,董鄂妃因此抑郁成疾,3年后董鄂妃病逝。顺治帝遭此打击也精神颓废,而且还出家了,但是为期只有8天。之后不到半年便患天花而死,年仅24岁。

4. 培育康熙,治国辅政

中年丧父,晚年丧子,人生两大悲剧,孝庄无一幸免。悲痛中的孝庄只得把全部精力放到孙子玄烨身上。

顺治去世之后,在孝庄的主持下,宣布先帝遗诏,由年仅8岁的玄烨即位,即为康熙皇帝,而孝庄从此被尊为太皇太后。

孝庄:13岁嫁给皇太极,辅佐顺治成就了康熙,为何死后37年不下葬 - 天天要闻

康熙失父之哀刚刚过去,10岁时又失去了生母。孝庄本来就十分疼爱孙儿玄烨,眼看着爱孙先后失去父母,对之更加爱护关心,义无反顾地担起了对他的抚育之责。

对于玄烨的衣食住行,孝庄悉心照料,十分严格。在学习满汉文化的同时,孝庄还灌输给他“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驰”的思想,让侍卫教玄烨骑射本领。

正是这种“念祖宗以来,以武功定暴乱,文德致太平,岂宜一日不事讲习”,玄烨发奋学习文韬武略,为日后亲政治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5.聪明果敢,成就“千古一帝”

由于康熙年幼即位,便安排了4位忠于皇室的满洲老臣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共同辅政。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因为几位辅政大臣,让大清朝廷又一次出现危机。四位辅政大臣因为利益关系开始分化,形成两个派别。

尤其是鳌拜很快暴露出专横暴戾的本性,借着皇帝年幼尚无法亲政,在朝中广值党羽、排斥异己,俨然又一个多尔衮。

孝庄:13岁嫁给皇太极,辅佐顺治成就了康熙,为何死后37年不下葬 - 天天要闻

1667年,玄烨十四岁,按理到了亲政的年龄。可已经尝到权力滋味的鳌拜显然不会放手,反而开始变本加厉。此时鳌拜羽翼已成,放任其发展,将给皇帝权威带来极大的危险,但对其处置稍有不当,就可能在清廷中引发剧变。

不过,此时的孝庄对朝堂上的权力斗争已经累积了很多的经验。她悄悄关照康熙皇帝,要他暂且隐忍,然后不露痕迹地做出布置。

最终,康熙皇帝智擒鳌拜,结束了辅政时期,正式亲政。在这当中,孝庄太皇太后的冷静分析、精心布置,以及长期以来她对康熙的教导,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后,孝庄开始放手让玄烨处理朝政,自己只是时常提醒他要谨慎用人、安勿忘危、勤修武备等。对于祖母的教诲,康熙皇帝非常重视,重大事情无一不先征求意见,然后施行。

由此,清王朝从动乱走向稳定,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为平定三藩、和边疆用兵等大规模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6.安然逝去,遗嘱难倒康熙

1688年,孝庄太皇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昼夜陪伴,亲奉汤药,并亲率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以自己生命为代价增延祖母寿数。

但尽管如此,孝庄毕竟年事已高,历清初三朝更迭,为大清国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了一生,最终以75岁的高龄安然离开人世。

孝庄生前曾留下遗嘱,不愿意与皇太极合葬,说要重新动工劳民伤财,而且太宗皇帝已经去世这么多年了,不愿打扰他的清净。孝庄太后一生放不下的只有顺治、康熙二人,她只想在顺治帝的孝陵附近找个地方安葬,如此便没有遗憾了。

孝庄:13岁嫁给皇太极,辅佐顺治成就了康熙,为何死后37年不下葬 - 天天要闻

这看似简单的遗嘱却难倒了康熙,祖母的遗愿不得不从,可按照祖制,母亲不能葬在儿子的陵寝,自古都是夫妻同穴,哪有母子同穴?这是不合理的。

另外顺治早已安葬在清东陵之孝陵,而孝陵是清东陵的主陵,其子孙帝后陵是以孝陵为中心而左昭右穆排列的,若将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葬在清东陵的风水墙以内,在方位上必卑于其子,孝庄文皇后就成了为其子顺治帝看陵的了,这才是滑天下之大稽呢。

左右为难之下,康熙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在清东陵大红门的东侧修建了一座暂安奉殿,将孝庄的棺椁灵柩暂时停放其中,这本来是一个临时方案,谁知康熙直到去世,也未能解决祖母安葬选址的问题,这一停灵,便是足足37年。

7.驾驭风云政变的女中豪杰

直到雍正登基,才在暂安奉殿原址上起了一座陵寝,称昭西陵,将孝庄正式葬入地宫。昭西陵位于清东陵之风水墙外,正是为了区别两者属于不同的帝陵体系,也只有这样才使孝庄文皇后之陵既不卑于顺治帝的孝陵,有别于以后诸位皇帝的祭陵。

或许孝庄不愿意与皇太极合葬的真正原因,早已随着她的离去,淹没在历史洪流之中。也许是心寒于皇太极从未爱过她,也许是愧疚于自己没能照顾辅佐好顺治帝,所以才英年早逝,谁又知道呢?

孝庄:13岁嫁给皇太极,辅佐顺治成就了康熙,为何死后37年不下葬 - 天天要闻

孝庄的一生,曾拥有很多,也曾失去很多,爱情的硝烟只在她的衣角沾染了一丝污浊,她却不置可否,轻轻挥了挥衣袖,便又投入了那血雨腥风的战场之中。

作为生长在封建社会后宫中的女性,能做到上述这一切是很不容易的,可孝庄做到了,而且做得成绩斐然。

孝庄太后是一位伟大的女性,能为他人所不能为,做他人所不能做,忍他人所不能忍。清政权的稳固正是由于孝庄的努力而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康熙皇帝也深受孝庄太皇太后的影响,至于他后来被人称为“千古一帝”,孝庄太皇太后功不可没!

配图来源网络

-END-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 天天要闻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国内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国外,中国男人却是抢手货。边境地带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男人有什么优势,竟能让外国女人不顾一切嫁到中国呢?为什么中国男人在国内不吃香呢?一、社会地位太低说是外国女人疯抢中国汉子。但实际上,这里的“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 天天要闻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近日发布执行悬赏公告: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之规定,特发布悬赏公告如下: 1、被执行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因病去世!年仅45岁 - 天天要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因病去世!年仅45岁

5月5日,南都记者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获悉,该校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3日在武昌逝世,终年45岁。易育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组织科科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被评为该校2015年至2016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易育。5月4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发布讣闻,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