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中,要求杀掉清朝174名大臣,慈禧最后是怎么做的

2022年11月29日23:16:31 历史 1885

1901年,又被称为辛丑年,这一年发生的事,印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每当想起,便为其痛苦挠心。

《辛丑条约》中,要求杀掉清朝174名大臣,慈禧最后是怎么做的 - 天天要闻

在这一年,八国联军侵华,到了14日,北京沦陷,晚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使得晚清政府彻底丧失主权!

更使人瞠目结舌的是,其中一项附加条款,竟写明了要清政府惩办“祸首”。

在汉语中,祸首是造成灾祸的主要人物,而在这份条款中,指的是义和团事变中,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并且对洋人持反对态度的那批人。

《辛丑条约》中,要求杀掉清朝174名大臣,慈禧最后是怎么做的 - 天天要闻

这一人数高达174名,包括皇室亲戚、高官贵族、文武大臣,就连慈禧太后也在其列,涉及之广,一时间人人自危。清政府,会遵从洋人的指示,将这些人全都处死吗?

导火索

19世纪,工业化的冲激席卷了整个世界,而此时的清朝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蹒跚着步伐,被远远落在后方。

《辛丑条约》中,要求杀掉清朝174名大臣,慈禧最后是怎么做的 - 天天要闻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欧洲众多列强想要瓜分清朝的野心更加旺盛,实力不足的清政府惧怕洋人,百姓却丝毫不惧,更是对其恨之入骨,因为对清政府的失望,一部分人发起了义和团运动,狂热的传教士成了第一个靶子,自此,全国各地流血事件频发。

这日德国驻华大使“克林德”因为疏忽,没有带卫兵和其他外交官,只带着一名用于为自己翻译的小厮去往衙门交涉,这时恰逢清政府对洋人态度不善的阶段,路上到处都有配枪士兵们巡逻,气氛相当压抑。

《辛丑条约》中,要求杀掉清朝174名大臣,慈禧最后是怎么做的 - 天天要闻

而其中一人注意到街角的轿子,军人出身的克林德也意识到对方看自己的眼神不善,不知是出于自保还是过于紧张,他率先拿枪射击,士兵立刻还击。

不远处比利时大使馆的卫队听到枪响,以为发生了战乱,也立刻开枪反击,一时间,现场乱作一团,等人们回过神,轿子里的克林德早已死去。

这一事件一经报道,国际哗然,德国大使死在自己的领土上,清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洋人抓住了这个机会,以弹压义和团为理由,调遣军队去往北京。

《辛丑条约》中,要求杀掉清朝174名大臣,慈禧最后是怎么做的 - 天天要闻

6月17日,大沽口被攻占;7月14日,天津被攻占;8月14日,北京被攻占,惊慌的慈溪太后皇帝连夜撤离,长达一个月的流离失所,最终来到西安。

这些来自各国各地的士兵,在城内到处抢掠,无数文物被盗走,圆明园被烧毁,昔日繁华的北京城,如今只剩残垣断壁。

辛丑条约

残局总要有人收拾,年过七旬的李鸿章,被慈禧太后推到台前。

《辛丑条约》中,要求杀掉清朝174名大臣,慈禧最后是怎么做的 - 天天要闻

他顶着危险回到北京,开始与洋人谈判,外交官被杀死的德国还在耿耿于怀,谈判中,他提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条件——“惩办祸首”

他拿出的名单里,写了174个名字,其中包括徐桐、刚毅、载漪等人,而最让李鸿章震撼的,是出现了慈禧太后的名字。

德国人认为,这场战乱真正的主谋是慈禧太后,因此必须将其治罪。

《辛丑条约》中,要求杀掉清朝174名大臣,慈禧最后是怎么做的 - 天天要闻

这个提议,自然遭到了李鸿章的极力反对,张之洞知道这件事后,向英国人说道:“我们国家以孝义进行统治,如果你想要惩治受人尊重的皇太后,可能会导致各地出现反对的动乱。”

大臣们的强烈抗争,以及可能会发生的一系列后果,让洋人有些动摇,最终,他们决定对慈禧太后网开一面,但其他人,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除此之外,这些洋人还狮子大开口,条约中的赔款数额高达4.5亿白银,加上分期付款的利息后,更是直逼10亿白银,他们还要清政府允许各国前来驻兵,如若答应,后果不堪设想。

《辛丑条约》中,要求杀掉清朝174名大臣,慈禧最后是怎么做的 - 天天要闻

对慈禧太后来说,这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这场谈判拖延了非常之久,双方迟迟僵持不下,洋人率先妥协,说可以把这些处死的人改为流放,但没过多久又出尔反尔,要求立刻将他们全部处死。

李鸿章苦苦哀求,这才使得载漪和载澜、溥儁几人保住一命,而其他人,再无回旋余地。

灭亡序幕

为了防止再出意外,洋人们开始步步紧逼,要求先将大臣赵舒翘、徐桐、启秀以及巡抚毓贤等人处死。

《辛丑条约》中,要求杀掉清朝174名大臣,慈禧最后是怎么做的 - 天天要闻

但此时徐桐已经去世,于是,有人提出父债子偿,要徐桐的儿子徐承煜替代父亲,慈禧太后听闻非常生气,觉得各国欺人太甚,于是命令李鸿章与其交涉。

但各国领导人坚决不退让,其中美国的公使这么回道:“这是你们清朝常用的手段,我们不会答应的,你们肯定有办法,能够做到我们要求的结果。”

国力衰弱,危险重重,最终慈禧太后妥协了,她留给这些官员最后的尊严,是允许他们自尽,洋人们没有提出反对,对他们来说,重要的只是结果而已。

《辛丑条约》中,要求杀掉清朝174名大臣,慈禧最后是怎么做的 - 天天要闻

名单中的12名清朝官员被处死,而开枪打死大使克林德的军官,被要在克林德中弹身亡的那片闹市斩首,清朝亲王万里迢迢奔赴德国,向对方的皇帝请求宽恕。

没过多久,洋人们又甩出一份地方官员的名单,上面是142个名字,他们认为,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已经受到了应得的教训,因此愿意对这些地方上的官员从轻处置。

于是,其中3人面临处刑、11人斩立决、8个人被流放、33人免去职位、剩下的人则被革职或者撤差,一场列强们的瓜分狂欢,数百人因此丧命,家破人亡。

《辛丑条约》中,要求杀掉清朝174名大臣,慈禧最后是怎么做的 - 天天要闻

这时的清政府,因为自身的无能,成了一头被拔了牙齿、断去手掌的老虎,损失惨重,再无翻身之日。

后记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更加无情地压榨平民百姓,晚清朝廷就此沦落为西方列强们的傀儡,一步步走向灭亡。

而这份不平等条约,也引得后人议论纷纷,批评不断。

这是灾难、是屈辱!但同时,它也在警醒着我们,腐朽封建统治注定会被淘汰,落后就会挨打,要不断前进、创新、并发展自己的国力,才能变得强大!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美官员:连接里根国家机场与国防部的空管热线长期无法使用 - 天天要闻

美官员:连接里根国家机场与国防部的空管热线长期无法使用

当地时间5月14日,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一名官员证实,自2022年3月以来,连接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空中交通管制员与国防部对应管制人员之间的热线电话一直“无法使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副局长兼空中交通管理负责人当天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示,航空部门是在本月初,两架飞机因一架飞往国防部的美国陆...
丧事喜办!既然在克什米尔战场上拿不到胜利,那么印度就在停火后自己造一个 - 天天要闻

丧事喜办!既然在克什米尔战场上拿不到胜利,那么印度就在停火后自己造一个

活久见,在当今这个时代真的是什么事都能看见,明明已经在战场上输得一塌糊涂,可是这个国家愣是把一场败仗靠着红口白牙说成了大胜,而且还是史无前例的胜利!果然“精神胜利法”是世界上最无敌的“武器”,一旦一个国家从上至下都接受了这种思想,那么在他们的眼中这个世界就都是自己的,无论多么强大的对手都是不堪一击的...
为改革开放奠基:毛泽东重构农业国工业化生产关系 - 天天要闻

为改革开放奠基:毛泽东重构农业国工业化生产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农业社会基础薄弱、工业生产力几乎空白的现实,毛泽东通过系统性变革生产关系,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一、土地改革:打破封建生产关系,解放农业生产力1. 消除封建剥削,重构土地所有制毛泽东通过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为那个“最好的黄蓉” - 天天要闻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为那个“最好的黄蓉”

1985年5月14日,在过完生日仅一周后,翁美玲在家中开煤气自杀,年仅26岁。因为在TVB的83版《射雕英雄传》中饰演黄蓉,翁美玲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致数十年后,仍有粉丝去她曾就读的玫瑰岗中学、离世的尖沙咀伟锦园、与母合葬的剑桥公墓,去寻找她的印迹。翁美玲不是第一任黄蓉,不是最漂亮的黄蓉,也不算演技最出色的黄蓉...
《说唐》之一:秦彝托孤 - 天天要闻

《说唐》之一:秦彝托孤

秦彝托孤两晋以后,国家分裂,南北对峙。南朝宋、齐、梁、陈,北朝东魏、西魏,政权频繁更替,战乱不休。两晋以后,国家分裂,南北对峙那北朝的东魏,后来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周主国富兵强,于公元576年,以杨忠为元帅,其弟杨林为行军都总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