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当时王洪文刚担任中央副主席不久,毛主席为了培养他的威信,特意让他点名。点名王洪文并不陌生,他在上海任职期间经常参加会议,也多次点名。因此他认为这一次也没有什么区别,就大大咧咧地站起来,拿起花名册开始点名,第一个就点了许世友。许世友本来就对王洪文看不惯,因为他一没有资历,二没有战功,完全是靠坐火箭升上来的。
现在他见王洪文狐假虎威,心里很生气,就当众给了他一个难堪。虽然许世友看不惯王洪文,但在两年之前,王洪文却在抓捕空4军政委王维国的时候,给许世友帮过一个大忙。王维国是河北元氏人,在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并由此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王维国加入了共产党,并参加了当地的游击队。两年后21岁的王维国成了一名八路军战士,来到太行军区工作、战斗。
抗战胜利后,王维国又参加了解放战争,累积战功成为正团级干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被调到空军工作。“文革”开始后,林立果掌握了空军的大权,王维国也在此时投靠了林立果。靠着林家的提拔,王维国在1969年的时候升任空4军第一政委,一年后又出任上海革委会副主任。毛主席南巡期间,林立果召集人马企图对毛主席不利,王维国也参加了这次阴谋活动。
“九一三事件”之后,毛主席把许世友叫进北京,当面向他交代任务,让他尽快处理“三国四方”问题。所谓“三国”是指南京、上海和杭州;所谓“四方”是指北京空军政治部副主任江腾蛟、上海空四军政委王维国、杭州空五军政委陈励耘和南京空军副司令周建平。此外,毛主席还特别交代许世友:在抓捕空4军政委王维国的时候,你要多依靠王洪文。这是为何呢?
因为当时王维国不仅是空4军的政委,还是上海革委会的副主任,主管政法和公安,他在上海经营多年,手下有一批死党。如果用武力强行对他抓捕,可能会引发一些意外情况。王洪文当时也是上海革委会副主任,平时和王维国的关系不错,毛主席这才交代许世友,让他在抓捕王维国的时候多依靠王洪文。由于当时许世友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就把肖永银叫了过来,对他说:“我事多,还要选调干部,组织工作组到南空、空四军、空五军去,一时抽不出身到上海,由你去执行任务!”
肖永银来到上海后,和王洪文商议,决定采用“引蛇出洞”的办法,把王维国引出来进行抓捕。王洪文提出了三个场地供肖永银选择,一个是延安饭店,一个是康办,还有一个是锦江饭店。当时延安饭店是南京军区范围,让王维国到这里来开会,很容易引起他的警觉;康办是当时的上海市委办公地点,王维国主管政法,这里的警卫许多都是他的人,因此要在这里抓捕他显然也不合适。
最终肖永银把开会地点选在了锦江饭店,当天下午,在锦江饭店第10楼的会议室里,肖永银召集王洪文、马天水和上海警备区的主要领导开会。他以严肃的口吻说:“毛主席命令我们把王维国抓起来,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的意见,由王副主任引蛇出洞。具体做法,由王副主任打电话给王维国,要他来这里阅读中央文件。”
考虑到王维国从军多年,警惕性很高,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出现,肖永银还制定了一个应急方案。他命令上海警备区司令周纯麟调两个师的兵力进市区,万一王维国不来开会,就强行对他抓捕。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肖永银示意王洪文给王维国打电话。王洪文很快拨通了空4军的电话,笑着说:“是王政委吗?我是洪文啊,你最近身体可好?”王维国说:“谢谢王副主任的关心,我的身体马马虎虎。你打电话来是不是有事要我办啊?”
“有事也不敢劳驾你啊,你管公安政法,担子已经很重了。”王洪文一边回答,一边望了一眼肖永银,然后很随意地说,“是这样的,中央办公厅发来一份文件,上海党政军机关太多,文件就一份,你过来看看吧。”不料王维国却拒绝了,他对王洪文说:“我现在有点事走不开,你就在电话中把内容说给我听听算了。”
王洪文愣了一下,不过他很快就镇定了下来。笑着说:“王政委,不是我不肯在电话中告诉你,内容虽然不多,但保密性很强,电话中传达不适合。还是请你来一下,文件字不多,要不了几分钟时间你就可以看完。而且马老(马天水)也在,大伙正好趁机聚一聚。”王洪文这个理由很充分,王维国最终答应了。不久后他就乘车来到了锦江饭店,然后直接上了10楼会议室。
刚进门,几个警卫战士上来就把他给控制住了,随后肖永银宣布了对他进行逮捕的命令。在王洪文的配合下,最终没费一枪一弹就将王维国给抓捕了。之后王维国被隔离审查,并被开除了党籍和军籍,判处有期徒刑14年。刑满出狱后,王维国来到河北邯郸生活,1993年病逝,终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