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能征善战,又是国军陆军总司令,为何突然被蒋介石软禁?

2022年10月15日15:20:33 历史 1533

文|夜谈

编辑|王图往迹

孙立人战功赫赫,一度成国军陆军总司令,为何突然被老蒋软禁?

孙立人能征善战,又是国军陆军总司令,为何突然被蒋介石软禁? - 天天要闻


1954年的时候,本来在小岛上炙手可热的孙立人,突然被蒋介石罢免了陆军总司令的职位,这让许多人感到莫名其妙;一年之后孙立人又主动辞职,并且直接遭遇软禁,变成了国军当中的张学良第二。

在国军当中,孙立人可谓是能征惯战,而且之前似乎也很得蒋介石信任。为什么突然就遭遇了罢免,并且被软禁了起来呢?

1、耀眼新星,高材生加抗战名将

孙立人在国军当中比较特殊。当时的蒋介石用人原则,就是特别重用几类人,比如,黄埔师生、浙江老乡,还有自己的亲朋好友。除此之外的人想要爬上国军的高位,可以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而孙立人不是黄埔生,也不少浙江人,更算不上蒋介石的亲朋好友;但是他却能够长时间受到老蒋的提拔,甚至一度做到了国军陆军总司令的位置。那么,为什么他会这么牛呢?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孙立人能征善战,又是国军陆军总司令,为何突然被蒋介石软禁? - 天天要闻


第一个就是他个人的能力确实不错。作为当时那个文化落后的时代,孙立人是大名鼎鼎的学霸——他是清华大学高材生,之后又到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所以光是文凭这方面他就鹤立鸡群,在国军当中像他这样的高材生,确实是微乎其微的。

与此同时,不仅仅文凭高,在实战当中的表现孙立人也相当不错。

全面战争爆发之后他加入战斗,当时他是属于宋子文系统的,任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按理说他这都不能算是正式军队了,战斗力自然没法跟正规军比。但是,孙立人部下训练精良,装备、物资、补给也丰富。

尤其是他特别把训练方式融入了西方操典,使得他的队伍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孙立人能征善战,又是国军陆军总司令,为何突然被蒋介石软禁? - 天天要闻

在1937年的战斗当中,孙立人一马当先打退了日军的偷渡,自己也在战斗当中身负重伤,因此他作为抗日名将声名鹊起。伤愈之后他又数次在武汉打败日军,成为国军抗日将领当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不过,真正让孙立人名震天下的,还是他带领新38师远征。他在缅甸、印度大败日军,解救英军于水火之中。在仁安羌之战中,孙立人所部113团1121人打败4000多精锐日军,把被日军围困的7000多英军救了出来。

2、嘎然而止,抗战后孙立人被蒋介石边缘化

之后他又在印度对日军连战连捷,以至于日军自己惊讶地写到:“岂料胡康河谷的中国军队,无论是编制、装备,还是战术、技术,都完全改变了面貌,使军队损失惨重,全军不禁为之愕然。”

不过,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孙立人的军事生涯巅峰基本上结束了。

孙立人能征善战,又是国军陆军总司令,为何突然被蒋介石软禁? - 天天要闻

解放战争他曾被老蒋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但是,当时老蒋让陈诚主管东北,他又跟陈诚素来不怎么和谐,所以两人在东北闹了矛盾。为了稳定东北大局,蒋介石把孙立人调任为国军的陆军副总司令兼陆军训练司令。

不过,这个职位对他相当于明升暗降——他自己精心训练的队伍被蒋介石收了回去。

与此同时,当时国军到处都在打仗,他这个副总司令或者是训练司令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实权。干到这里,大家都认为,孙立人的仕途算是走到尽头了。但是,事情的转折让所有的人都看不懂。

3、峰回路转,小岛上孙立人受到蒋介石特别眷顾

就在蒋介石败退小岛,并且开始借机削职国军实力派时,孙立人的地位突然就变得非同寻常起来。蒋介石开始不断地提拔孙立人,使得孙立人一下子炙手可热。他被任命为小岛的防卫总司令部总司令,以及当时国军方面的陆军总司令。

孙立人能征善战,又是国军陆军总司令,为何突然被蒋介石软禁? - 天天要闻


此时的总司令可不比之前。因为国军已经所剩无几,仅有的兵力被老蒋合并起来,所以此时的陆军总司令那是真的大权在握,可以调动当时的绝大部分兵力。

而孙立人本人呢?对于蒋介石的委以重任,也是觉得十分的心安理得和信心十足。他开始对当时的国军队伍锐意改革,不过,他改革的主要内容很单一,那就是完全往西方模式靠。

因为他是留学西方的,思想上也倾向于西方。所以他认为要使得国军强大起来,就得尽可能地把国军用西方的模式来训练。但是,他的这种改革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包括当时国军的空军总司令、海军总司令,都对孙立人的这套改革很不满。

尤其是孙立人大胆地提出,要对高层严格要求,并且要求空军、陆军方面也跟进时,他几乎就成了当时国军当中的一个闹事分子。许多国军将领打他的小报告,想要把孙立人给赶下台。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蒋介石向来疑心重,但是这次却对孙立人特别宽容。

孙立人能征善战,又是国军陆军总司令,为何突然被蒋介石软禁? - 天天要闻

不管下面的人打什幺小报告,老蒋都是老神在在,似乎并不介意。

而孙立人反而还越发的自得,以至于当时开会他每次都选择迟到。因为迟到的他只要向蒋介石敬礼就可以了,不用向其他的国军军官行礼。似乎在他的眼里,向这些“不学无术”的国军将领行礼,是对他这样的高材生的侮辱。

因此在这段时间当中,虽然孙立人位高权重,但是人缘却很不好。

4、离奇兵变,孙立人没参与却被软禁半生

然而 1954年的时候,他突然就被老蒋辞去重要职务,之后他又被蒋介石一撸到底,自己主动宣布要“辞职”。那么,这其中到底发生了啥?

孙立人能征善战,又是国军陆军总司令,为何突然被蒋介石软禁? - 天天要闻


按照当时的说法是,孙立人被牵扯进了郭廷亮兵变案。这个郭廷亮还有他的同党都是孙立人的手下,他们指认是孙立人指使他们,让他们发起了一场兵变。这场兵变被老蒋扑灭,还没有开始就被结束。但是蒋介石却借着这个借口,直接把孙立人给扣押起来。

并且老蒋意图要严惩他。不过,美国方面对蒋介石连连施压,蒋介石最终只是无限期地扣押了孙立人,把孙立人变成了张学良第二。直到蒋经国去世后,蒋家王朝被终结,他才得以释放。

然而,他被释放之后,却又得到了国军方面对他的平反,说郭廷亮的案子属于栽脏陷害,是当时的毛人凤授意干的,实际上他并没有参与。既然如此,孙立人是被冤枉的,为何蒋介石却借着这个机会一直将他软禁,不愿意把他给放出来呢?

在1992年美国解密的一封档案当中,终于让人们找到了孙立人命运的关键。

孙立人能征善战,又是国军陆军总司令,为何突然被蒋介石软禁? - 天天要闻


5、真正的内幕:老蒋与美国的明争暗斗

原来,孙立人还真的有兵变之举。不过,却并非郭廷亮那次,郭廷亮那次属于栽赃。在蒋介石于大陆连战连败之后,美国人感到蒋介石这个代理人太不靠谱了,或者说他们认为蒋介石太没有能力,这才导致了在战争中失利。所以他们做出决定,要重新扶持一个代理人。

当时国军内部也已经是千疮百孔,桂系军阀李宗仁他们把蒋介石赶下台,蒋介石自己不得不隐退起来。

美国人觉得国军当中,孙立人既有美国留学的经历,而且曾经跟西方人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并且战绩还相当的惊人,所以是可以倚赖的人。所以他们对李宗仁施压,要求李宗仁给孙立人安排一个好的职位,让孙立人完全掌握国军的军事力量。

不过,李宗仁对此爱莫能助。

孙立人能征善战,又是国军陆军总司令,为何突然被蒋介石软禁? - 天天要闻


当时蒋介石虽然下野,但是依然大权在握。李宗仁不过是当了个名誉总统,不久之后蒋介石再次成为了国军的总统。不过,此时蒋介石心里知道他现在太过于虚弱,必须依靠美国人。所以在他重新掌权之后,对于美国人的话简直言听计从。

美国人叫他要重用孙立人,他就真的重用孙立人,还让孙立人当陆军总司令,并把自己的亲信陈诚给撤了下来。美国人让他尽可能地向西方靠近过来,蒋介石也是言听计从。

甚至于当时蒋经国代表老蒋,在军队里面做一些改革;但是因为不符合西方的规距,受到了孙立人的坚决反对和抨击,美国人也站出来威胁老蒋;蒋介石依然忍辱负重,选择顺从美国人。美国人看蒋介石如此听话,于是进一步光明正大地与孙立人联系。

他们甚至不加遮掩的准备安排孙立人夺取权力,然后把蒋介石逼走。

孙立人能征善战,又是国军陆军总司令,为何突然被蒋介石软禁? - 天天要闻


那么,美国人有意,孙立人是否有意呢?

孙立人当然不敢直接说有想法了,但是他却在一直保持接触,并且与美国人积极联络。在1950年4月时,美国驻华武官巴瑞特,向美国国务院发了一通极机密电报,里面引用了孙立人的说法,表示蒋介石及其党羽已到了“混乱与绝望”的状态。

信中表示,孙建议采取“剧烈的行动以挽回狂澜”。

这话可以说已经相当的露骨了。而蒋介石作为政治老手,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只是当时他急需美国的支持,所以对此只能选择忍辱负重、等待时机。

孙立人能征善战,又是国军陆军总司令,为何突然被蒋介石软禁? - 天天要闻


时机最终还真的就来了。朝战在1950年爆发,战争打响之后,老蒋的战略价值再次提高。一方面,他可以作为美国制衡大陆的抓手;另一方面,美军自己在战场上的失败,使得他们明白老蒋并非是太菜,而是因为老蒋的对手太强。

所以此时老蒋硬气起来。不久之后他就制造了一起案件,顺手把孙立人的权力直接一撸到底。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董某辉和他的银河护卫队,堪比公害! - 天天要闻

董某辉和他的银河护卫队,堪比公害!

打着董某辉粉丝名义成立的银河护卫队,四处举报那些对董宇辉发出质疑和抨击的博主,如果这种现象再不加以制止,必将对整个网络环境和舆论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和恶性的循环。董某辉是树立起来的典型,但是不代表他就没有缺点,也不代表他完全在圣坛之上。
端王:我铸了最好的钱币,难道还是不务正业?圣宋元宝 - 天天要闻

端王:我铸了最好的钱币,难道还是不务正业?圣宋元宝

荒诞世界里,发生着这样一场荒诞对话:群臣:端王,明天你去做皇帝。端王:我不会做皇帝呀,我没学过。群臣:就是你不会,才选你做皇帝。端王:那我当了皇帝该干些啥?群臣:随便你,只要不干皇帝的正事,你爱咋玩咋玩。端王:还是不行,我不做事我怕你们贪我
翻遍全网,已找不到几个像样的雍正通宝 - 天天要闻

翻遍全网,已找不到几个像样的雍正通宝

(清·雍正通宝)首先要强调,雍正通宝并不少。不仅仅是明确记载的85亿6千万文铸量,多于历史上的大多数铜钱品种。(前面提到的宣德通宝也才1亿文),现存世的数量,也同样算作常见的古钱。
从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饭:看韩信如何将恩情淬炼成传奇 - 天天要闻

从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饭:看韩信如何将恩情淬炼成传奇

秦末的淮水河畔,寒风裹挟着碎冰拍打在岸堤上。韩信蜷缩在芦苇丛里,腹中饥饿如烈火灼烧,他摸了摸腰间早已锈迹斑斑的青铜剑 —— 这是他唯一的体面,也是他最后的倔强。曾经的世家子弟,如今却要靠着钓鱼换钱果腹,若运气不好钓不到鱼,便只能在河边挨饿。
黄桥决战后,为何毛泽东预言粟裕“必成大器”? - 天天要闻

黄桥决战后,为何毛泽东预言粟裕“必成大器”?

1940年深秋的苏北平原,7000名新四军战士正面临16万国民党军的合围。指挥部里,34岁的粟裕伏在地图上,铅笔划过黄桥镇外的每一道沟壑——这个连军用地图都未标注的小镇,即将成为改写中国抗战史的关键坐标。
抗战结束后,假如不打解放战争,为何中国将走向深渊? - 天天要闻

抗战结束后,假如不打解放战争,为何中国将走向深渊?

1945年秋,重庆谈判桌上的烟灰缸里堆满烟蒂。毛泽东与蒋介石相对而坐,背后是八年抗战尚未散尽的硝烟,眼前是四万万同胞对和平的殷切期盼。当《双十协定》墨迹未干时,蒋介石却在日记中写道:“共党之要求,无异于要我自缚双手。”一年后,中原大地重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