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丧母,中年丧夫
张桂梅于1957年6月15日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满族农户家庭里,当时她的母亲已经48岁了,她排行12,家中最小,因各种原因家庭只活下来6个孩子。幼年时期,张桂梅的母亲因病早逝。
失去母爱的张贵梅,姐姐的帮助下成长,1974年10月,17岁的张桂梅跟随最爱自己的姐姐参加“三线建设”来到云南省的中甸县(现香格里拉市)。次年12月,张桂梅在当地参加工作,成为中甸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
后来,她考入丽江教育学院(现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张桂梅在林业系统做一线行政,并认识了丈夫李万年。张桂梅随丈夫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林业子弟学校(今喜洲一中)任教,丈夫出任校长。
张贵梅得到了丈夫很大的帮助,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可惜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993年,张贵梅丈夫已经查出胃癌晚期,为给丈夫治病,张桂梅把家里所有的钱都用光了,花钱不怕,能把丈夫治好,是张桂梅最大的愿望,但是,张桂梅的丈夫仍然无法幸免。1996年8月,丈夫离世。
麻绳虽挑细处断,但是人间终有真情
丈夫离世的伤痛和工作操劳的双重作用下,张贵梅同年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而且肿瘤已经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当时张贵梅想要放弃,打算把自己人生最后的时光留给自己最爱的孩子,但是同事们说不,乡里们说不,孩子们说不。
在得知张贵梅病情之后,所有人都捐出了爱心,捐献者小到5毛硬币,大到10块纸钞,大家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你:“我们不能没有你”,一位村民,把自己的车费五块都捐给了贵梅,自己走了6小时的路才到家,村民说,这样的路我可以走无数次,这样的钱我也还可以再赚,但是这样的好老师,还能去哪里找。
看着大家拼凑出的爱心,张贵梅哭着,眼泪哗哗地往下流,她知道,心中有情,人间有爱,我要活下去,用我的行动来回报大家。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大病初愈的张贵梅,没有进行太多调养,很快便投入了工资,她决定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家乡,2001年,收养孤儿的华坪县儿童之家成立,捐助方指定张桂梅出任院长。张贵梅对院子里的孩子们说:“这里不是孤儿院,而是你们的家,有兄弟姐妹和爱着你们的妈妈”。
为了这个家,张贵梅四处“化缘”,但是筹钱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的捐款是有条件的,有些企业家要求孩子穿着破烂的衣服上台来接受捐赠,但是张贵梅全部拒绝了,张贵梅说:“妈妈再苦再累都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伤自尊”。
2002年,张桂梅开始筹建免费女子高中,其初衷是“教育好一个女孩就是改变了3代人的命运”,解决“低素质的母亲,养育出低素质的孩子”这个恶性循环。她说:“一个女孩子会成为妻子、妈妈,教育好一个女孩子就是改变三代人的命运,这件事如果成了,我干什么都是值得的。”
为了这个梦想,张贵梅到处去筹钱,又因为自己坚持和坚守的底线,被多人谩骂、吐口水、甚至被放狗咬,整整5年,她只筹到了1万元,但是苦心人天不负,2007年1月15日,新华社发布了文章《“我有一个梦想”——访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张桂梅代表》,文章发表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各方的努力下,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成立。
2011年,学校学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69人,综合上线率达到100%,一本上线率从11年4.26%上升到19年的40.67%,排名全市第一,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妈妈,至今张贵梅已经培养了1600多名女大学生。
面对这些成绩,张贵梅只说:“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为华坪做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