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的没落:17岁成研究生,20岁被劝退,其母怒骂你怎么不去死

2022年10月01日00:21:28 历史 1483

2000年,湖南一位年龄只有17岁的少年魏永康考取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硕博连读,他成为历年来中科院硕博连读的学生里面年龄最小的一个,人们纷纷说他是“神童”。

然而,让人们始料不及的是,2003年6月,中科院突然决定取消魏永康的硕博连读资格,把他退回原籍。

这其中究竟是何原因?

神童的没落:17岁成研究生,20岁被劝退,其母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的一个普通家庭。

他的父亲魏炳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留下了残疾,一直瘫痪在床,大小便也不能自理。

他的母亲曾学梅有着高中学历,是一名普通的工人。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以后,曾学梅就非常崇拜科学家,但奈何她没有机会了,因此,儿子魏永康的出生,给了曾学梅无限的希望,她也想培养儿子成为科学家。

神童的没落:17岁成研究生,20岁被劝退,其母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魏永康两三个月时,曾学梅就教他识字,还经常读唐诗给他听。

尽管魏永康那时还不会说话,但这种早期教育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曾学梅的倾心教授下,不满两岁的魏永康已经认识了将近2000个汉字,甚至能够按照平仄韵律造短句和写日记。

儿子超乎寻常的接受能力,让曾学梅欣慰不已,她当即做出了一个决定,提前把儿子送入学校。

刚进学校那会,学校里的老师都觉得魏永康实在太小了,没办法读书。

曾学梅便让老师们出题考魏永康,结果,魏永康很快就算出来了,于是,学校最终接受了他。

神童的没落:17岁成研究生,20岁被劝退,其母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3岁的时候,魏永康已经读小学3年级了,那时,他不管是下象棋还是解方程,都特别有天赋,学校里的老师纷纷夸他是“神童”。

可由于年龄的差别,魏永康几乎无法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仍然是由于年龄太小,他也几乎无法认真地听完在学校的任何一堂课。

因为魏永康太小了,所以他不太守课堂纪律,有时候老师在上面上着课,他突然跑到椅子下面去玩东西。

但每当老师把他喊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又总能回答得出来,因此,老师也拿他没有办法。

在人们惊叹的目光下,魏永康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小学的学业。

为了能让魏永康一门心思地学习,曾学梅不让他在家中干一点活。

有一次,魏永康正在卧室里学习,曾学梅正在为全家准备晚饭,到开饭的时候,瘫痪在床上的父亲魏炳南对儿子说:去把碗筷拿来。

结果曾学梅听到后,疾言厉色地对丈夫说:“永康的手是拿笔杆子的,不是用来拿这些的,他不是奴隶。”

神童的没落:17岁成研究生,20岁被劝退,其母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魏炳南则认为,小孩子做一点家务劳动对他有好处。

就这样,夫妻两人吵了起来。

最终,由于曾学梅的坚持,魏炳南还是退让了,自此,魏永康在家中拥有了不做家务的特权。

除了不让魏永康做家务,周末的时候,曾学梅还不让他出去玩,就让他在家看书,但又不允许他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

魏永康对书籍有着特殊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

有一次,他正在看一本历史书,曾学梅正好撞见了这一幕,她当即厉声喊道:“你为什么要看这些没用的书?你又不是搞社会科学的,看这些书干什么?以后不许你看这些和学习无关的书。”

说着,她一把就抢过那本书并且撕掉了。

魏永康委屈不已,他气呼呼地跑去书店,买了很多关于精神病方面的书籍,然后把那些书籍的页面打开摆好,放在了母亲的桌前。

母亲回来后看到桌上的书,问他是什么意思,魏永康说:“这些书最适合您看了。”

1991年10月,仅8岁的魏永康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由于生活上需要人照顾,曾学梅便向学校提议陪读,学校破例允许并安排曾学梅陪读。

初二的时候,年仅9岁的魏永康在母亲的陪伴下参加了华容一中的中考择优录取考试,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升为一名高中生。

神童的没落:17岁成研究生,20岁被劝退,其母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在高中,为了不耽误儿子看书,曾学梅每天早上帮魏永康把牙膏挤好,甚至她还亲自给魏永康喂饭。

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魏永康在高中读了3年,3年来,他的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名列前茅。

不仅如此,他还获得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奖状和证书,包括“奥林匹克竞赛化学二等奖、三等奖”“物理学竞赛二等奖”“(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等等。

1996年,年仅13岁的魏永康参加高考,最终取得了606分的好成绩,排名年级第八,考入了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

神童的没落:17岁成研究生,20岁被劝退,其母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那一年,曾学梅所在的国营饮食公司倒闭,于是,下岗后的曾学梅再一次打起行囊,和儿子魏永康一起走进了湖南湘潭大学,继续做儿子的陪读。

考虑到魏永康年纪确实太小,生活尚不能自理,学校特地安排曾学梅做勤杂工补贴家用,还划拨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供他们母子无偿使用。

当问道曾学梅为什么执意要陪读时,她是这样解释的:

我希望永康能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学习中,我来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等他长大后,成家了,就可以正式离开我了,自然也有了锻炼自己的机会。

2000年,魏永康连续获得学校的奖学金,顺利从大学毕业,之后,他收到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硕博连读录取通知书。

神童的没落:17岁成研究生,20岁被劝退,其母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对此,魏永康和曾学梅都高兴不已,曾学梅随即表示,要跟着魏永康一起去北京。

但这次,魏永康却拒绝了,彼时已经17岁的他,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母亲陪读了,便孤身一人北上求学。

然而此时的他并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他人生中比较大的一次危机。

身边突然没了母亲的照料,魏永康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在生活上,他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冷了不知道加衣服,有一年冬天,他竟然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去天安门逛了一圈;此外,他从不收拾房间,袜子脏衣服到处乱扔,导致整个屋子臭烘烘的。

在学习上,他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以至于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他有一门功课记零分。

神童的没落:17岁成研究生,20岁被劝退,其母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2003年6月,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回家,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和不适应中科院的知识结构。

曾学梅听说后,气势汹汹赶来中科院,对着魏永康就是一顿劈头盖脸地骂,当时恨不得让他去死。

母亲的话伤透了魏永康的心,自此,母子二人几乎不怎么交流。

将魏永康带回华容县后,曾学梅觉得羞愧不已,她将魏永康安排在他姨妈家居住,而自己则每天呆在家中哭泣,不出房门半步。

之后,她更是烧掉了自己多年来为儿子积攒的一些资料,甚至还动手打了魏永康。

生平第一次被母亲打,魏永康既伤心又失落,他有了离家出走的想法。

2004年8月的一天,他带着自己积攒的800多元钱跑出了家门。

在之后的39天里,他跑了16个省市,先后去了杭州、宁波舟山玉林等地。最后在玉林时,他已是身无分文,还是警察将他带回到了老家。

看到儿子平安归来,曾学梅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同时,她也开始思考自己以前做得不对的地方。

神童的没落:17岁成研究生,20岁被劝退,其母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而魏永康经过这次出走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知道了生活的艰难与辛苦。

之后的日子里,曾学梅开始经常教魏永康做家务,渐渐地,魏永康的生活起居已经能够自理了,甚至还会买菜了。

不久后,华容县人大副主任王佩群邀请魏永康去人大上班,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魏永康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8点准时赶到华容县人大上半天班,下午则回家看书。

2005年8月,一封来自上海的信让魏永康母子欣喜不已,一位姓邢的教授邀请魏永康去读他的研究生。

这次,母亲曾学梅不再要求陪读,但她希望能送魏永康去上海,但却遭到了魏永康的坚决反对。

无奈之下,曾学梅就偷偷地上了火车,蜷缩在列车的厕所里,在暗中护送儿子。

可是当列车到达苏州的时候,曾学梅才发现魏永康已经在中途下车了,并且换成其他的车次独自去了上海。

到了上海后,魏永康不仅获得了成长,还收获了一份爱情。

神童的没落:17岁成研究生,20岁被劝退,其母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从小到大,曾学梅一心想把魏永康培养成为科学家,所以她一直给魏永康灌输“美女是毒蛇,会把你拉下水的”这样的思想。

以至于长这么大,魏永康都没有和女孩子正儿八经地聊过天。

但到了上海后,魏永康却对一个女孩一见钟情。

女孩名叫付碧,2005年暑假,她去上海找姐姐玩,而她姐姐住的地方和魏永康住的地方离得很近,于是二人便相识了。

相识以后,魏永康对付碧展开了猛烈的追求,但付碧一直不予以答复。

直到两年后,付碧大学毕业后到深圳工作,魏永康也随即辞掉了在上海的工作,一路追随到了深圳,这才赢得了付碧的芳心。

2008年的国庆节,两人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数年,付碧为魏永康生下了一男一女,魏永康也淡出了公众视野,和付碧过上了平凡的生活。

神童的没落:17岁成研究生,20岁被劝退,其母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直到2021年11月17日,付碧在某论坛上用个人账号发表了一则讣告,我们才知道,年仅38岁的蔡永康因为疾病去世了。

魏永康1983年6月17日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2021年11月9日突发疾病与世长辞,我亲爱的丈夫生前得到过许多亲人、同学好友与网友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关怀和无私帮助,在此我们全家表示深深的感谢!

兹定于2021年11月18日上午于湖南隆回出殡下葬,爱妻付碧泣告。

神童的没落:17岁成研究生,20岁被劝退,其母怒骂你怎么不去死 - 天天要闻

写在最后:

作为母亲,曾学梅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希望魏永康能够改变家庭的这种现状,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

但她让魏永康完全按照自己的规划去成长,用“脐带”将他栓在身边,这也就导致了魏永康生活无法自理,从而被中科院劝退。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干涉孩子太多,应该学会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人生是怎样的,才有可能展翅高飞。

你们觉得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 天天要闻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沈思虹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抗战老兵许俊科家中,陈列着金光闪闪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长江支队南下福建60周年纪念章”镌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闽绽放的铁血征程,一副“优秀共产党员”牌匾辉映使命荣光。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 天天要闻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的胜利日大阅兵,举世关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表演。当铁甲洪流碾过克里姆林宫墙下的方石,当军靴铿锵声,震荡着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顶,这场跨越时空的军事仪式,总在....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