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袁世凯等为何要中立,战后为何还能自保

2022年09月30日05:57:10 历史 1377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这场战争是以英、俄、日、法、意、美、德、奥八个国家对清朝的武装侵略。战争的性质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一样,都是外敌入侵。不过同样是外敌入侵,清朝这一次却做不到调动所有人抵抗外来侵略。因此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人却坚守中立,这点震惊了很多人。更让人震惊的是,战后这些人还得以自保。我们现在看一下当时的大致状况。

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袁世凯等为何要中立,战后为何还能自保 - 天天要闻

对于八国联军侵华这件事,表面上是因为义和团的事件,让各国联合起来进攻清朝。但根本原因是,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朝迅速衰落。此时,列强掀起了瓜分清朝的狂潮,都想在清朝分捞点好处。这种情况下,别说有义和团了,即使没有义和团,列强也会找其他借口进攻清朝。

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袁世凯等为何要中立,战后为何还能自保 - 天天要闻

不过列强进攻清朝的时候,清朝内部还是很有意思的。慈禧是坚决对各国宣战,按理说慈禧都宣战了,那些忠于慈禧的人也应该积极对抗八国联军。但事实上,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这些效忠于慈禧的封疆大吏纷纷宣布中立。不管慈禧说什么,他们就是不愿对各国宣战,这就是著名的东南互保

其实,东南互保之所以出现,和英国有很大的关系。义和团运动兴起后,由于盲目排外,列强在华利益受到损害。而在长江流域有很大利益和势力的英国坐不住了,这个国家主动联系地方督抚,要他们和列强合作。之后其他国家也纷纷支持英国,也和英国一起联系清朝地方督抚。

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袁世凯等为何要中立,战后为何还能自保 - 天天要闻

八国联军是在5月份进攻清朝的,而6月份的时候,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和各国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这些条约规定,一旦爆发战争,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由于参加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南一带,因此也成为东南互保。

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袁世凯等为何要中立,战后为何还能自保 - 天天要闻

东南互保的内容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地方督抚保证列强利益不受损害,列强保证不侵略地方督抚的地盘”。这种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不过对清朝却有很大的坏处。而签订条约的地方督抚结伴上都是慈禧的心腹。很多人想不通,这些人为何在这种状况还中立。为什么不和清朝联合起来,一致对外,这样清朝在这场战争中也不会输得真惨。但事实和我们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袁世凯等为何要中立,战后为何还能自保 - 天天要闻

首先,双方实力悬殊太大,这点至关重要。八国联军说是八个国家,其实是十一个国家,除了上面的八个,还有荷兰比利时、西班牙三国。这些国家的综合实力远在清朝之上,清朝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别的不说,光是日本一个国家,甲午战争时清朝就没打过人家。至于英国,人家两次鸦片战争中都把清朝打得落花流水。更何况这一次一下来了十一个,不管怎么说,都没可能打败人家。

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袁世凯等为何要中立,战后为何还能自保 - 天天要闻

当时的地方督抚,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既然打不过人家,为什么要自己没事找事。虽然八国联军来的人不多,但一旦全面开战的话,人家会来得更多,援军会源源不断派来。到时候清朝绝对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其次,地方督抚也想保存自己的实力。地方督抚都在地方经营很多年,在地方有很大的势力。他们不想因为这件事,导致自己经营的地方被列强毁坏,这样自己就没本钱在清朝混下去了。

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袁世凯等为何要中立,战后为何还能自保 - 天天要闻

而且他们这样做不仅仅为了自己,另一方面也为了清朝。既然这次战争必然会失败,地方督抚这样做也会为清朝留一点家底。况且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清朝近代化过程中很多工厂、企业基本上都在这些地方。要是这些地方全部进入战争状态,清朝几十年的辛苦全部要毁了,这个代价太大了。

最后,清朝统治腐败,地方想脱离中央统治。虽然当时是中央集权,但中央出现了问题,地方很多人并不认可中央。在这种状况下,地方百姓也不支持中央。如果地方官员支持中央的话,这些百姓极有可能会反对地方官员,到时候地方也很难自保。

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袁世凯等为何要中立,战后为何还能自保 - 天天要闻

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地方督抚进行东南互保,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不过这里面还有件事很有意思。慈禧带着光绪逃出北京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音讯。在这段时间里,这些督抚甚至准备成立共和国,让李鸿章担任这个共和国的总统。要是慈禧和光绪真有意外了,我国当时就直接进入共和制了。不过慈禧西安有音讯后,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可惜了李鸿章,失去了当大总统的机会。

《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列强逐渐撤走军队,慈禧也带着光绪回到了北京,继续掌控大权。不过慈禧回到北京后,并没有对参加东南互保的地方督抚进行处罚,没秋后算账。要知道这些人可是在慈禧需要他们的时候出卖了慈禧,而慈禧之所以没秋后算账,也是有自己的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袁世凯等为何要中立,战后为何还能自保 - 天天要闻

首先,慈禧对各国宣战这件事本身就是错的,她自己理亏。慈禧之所以对各国宣战,基本上是性情所致,没有根据实际状况出发。不知道慈禧当时怎么想的,她从1861年掌控清朝大权,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前,掌控大权几十年。这说明他政治手腕还是很高的,否则也不能掌权这么久。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在这件事上翻车了,对各国宣战可以说是最大的错误。虽然慈禧后来可以不承认这件事怪自己,能找个替罪羊,但也不能怪地方大员。

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袁世凯等为何要中立,战后为何还能自保 - 天天要闻

其次,地方督抚是慈禧依靠的对象。前面说了,由于东南互保,这些地方在战争中没受什么损失。就是说这些地方依然过得还不错,实力很强。慈禧如果在这时候找对方麻烦,明显是找不自在。这些人要是和慈禧对着干的话,慈禧也没什么能和他们对抗,毕竟自己还要依靠这些人。而且这些人既然能联合起来,说明他们都是一条战线,这时候即使动任何一人,其他人都会反对。而且这些能力都很强,慈禧之后还要继续依靠他们。如果处罚了这些人,之后就没人能指挥了。

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袁世凯等为何要中立,战后为何还能自保 - 天天要闻

这就是东南互保的大致状况。虽然这些人保住地方不受侵略,保存了实力。但由于他们这样做,也让列强对清朝的入侵更加容易,清朝才会败得这么惨。

参考资料:《清史稿》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