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代中国充满了风云变幻,国家在经历了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后,并没有换得一时的平静。国民党反动势力仍在不断叫嚣,企图将中国一分为二。身为国民党首领的蒋介石更是毫不吝啬的展现自己的野心,他甚至公开宣言要进行一场内战。虽然蒋介石仍然和毛主席进行了1945年的重庆谈判,可蒋介石却大言不惭地要求主席委任一省之长,那么主席面对蒋介石的直言不讳,是如何做的回应呢?
藏在鸿门宴后的野心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举国欢腾,党和中央都知道这场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这是在千百万中华人民的血肉之躯的基础上得来的。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国家付出了个巨大的代价,如今的国土早已满目疮痍,百姓需要休养,人民需要安居,如若在这时再次爆发战争,那么对于群众来说又将是一次致命的伤害。
然而国民党对于发动内战早已急不可耐,可即使在这种状态下,他们还是向共产党发出了重庆谈判的邀约。国共两党的此次互谈,必然不会有和平的结果。当我党接收到蒋介石发来的邀请后,党内人员对于重庆谈判的都态度十分明了,那便是断不可去。蒋介石此时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重庆谈判无异于一场鸿门宴,如果主席赴约,就意味着将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为和平奔赴“战场”
虽然中央多数的人都不赞成主席去应约重庆谈判,但是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深入思考后,主席还是决定亲入虎穴。即使蒋介石的来意不善,但为了争取一丝和平的机会,我们都愿意去积极尝试。在确定谈判日期之后,中央研拟定了一系列的条款探一探双方的诚意。国共两党之间的分歧已经达到一个不可回转的地步,此次谈判也涉及了多个领域,蒋介石发出的信号是和平民主,可在谈判之际却是无比的专制独裁。
在这场鸿门宴上,蒋介石假惺惺地与主席敬酒谈笑,但却无时无刻不在暴露着他的野心,蒋介石甚至直觉表明,想让主席去委任新疆省的省长。主席并没有给到直接回应,从蒋介石的言辞之间,我们也得到了和平建国已然不能。虽然战争并不是众望所归,但在紧张的局势下,采取战争是唯一的方法。
1956年的回应
在重庆谈判之后,便开始准备军事活动,蒋介石果不其然地撕毁了“双十协议”,内战也由此爆发。蒋介石以为国民党内部的军械装备优良,加上美帝国的支持,必然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而持续三年的战争,终于蒋介石的败退台湾而告了段落,主席用实际行动,向蒋介石表明,他当时所说的话有多么的荒唐可笑。
自土地革命时期,主席便深谙一个道理——枪杆子里出政权。重庆谈判中蒋介石的种种叫嚣,甚至大言不惭地要求我党交出军队领导权,都在导致一场合作的分崩离析。蒋介石用自己的失败证明了曾经的错误,而我党在胜利之后,并没有用蒋介石的小肚鸡肠来处理国共两党之间的分歧与矛盾。
1956年11月周恩来被记者问道,如若台湾回归大陆,蒋介石是否会在中央拥有一席之位。总理十分坦然地回复,称蒋介石如若选择主动使祖国统一,那么他在中央的位置至少能够匹配到总理一职,届时我党愿意为蒋介石提供任何愿意居住的地方,只要他的选择和决定是对人民有益,对国家有利。
结语
战争的毁灭性被那一代的中国人看在眼中,主席在为国家的建立鞠躬尽瘁时,也在考量着损伤最小的方法。无论是重庆谈判还是1956年做出的回应,都在向人民表示着,党和国家永远以最宽广的胸怀来接受任何对祖国有用之人。可仍有台独分子唯恐不乱,破坏着海峡两岸的关系,台湾问题至今仍是一项历史遗留,但几代的国人和领导者都在期待的台湾回归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