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秦会娟
把信仰镌刻进灵魂,把初心流淌进血脉。
南召是一个有着光辉历史的革命老区县。近年来,南召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以下简称南召县老促会)在南召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市老促会指导下,坚持发扬优良传统,保护革命阵地,讲好红色故事,助力老区发展,以细致扎实的工作稳固共产党人的“根”,守好共产党人的“魂”,为建设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凝聚起磅礴力量。
呵护红色根脉
在南召这块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曾留下老一辈革命家的闪光足迹,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史章。
南召县老促会高度重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聚焦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深入挖掘时代内涵,努力推进革命旧址保护和红色场馆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区。
在会长朱晓栓带领下,南召县老促会认真细致做好革命旧址考察调研,配合市老促会考察组对曹店第一支部纪念馆、高嘴坡战斗烈士陵园等处进行考察,会领导班子带队,对全县重要革命旧址现状逐一进行调研,并对部分旧址提出了保护意见。
保护革命旧址,需要各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南召县老促会积极协调地方乡镇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革命旧址进行完善提高,对急需保护之处制订修建计划、积极争取资金,并申请县政府年财政预算中列入红色旧址保护专项资金,推动革命旧址修建工程落到实处。
在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支持下,南召县曹店第一支部纪念馆目前前室内展板已重新布置,多媒体放映厅已经建成,大型显示屏、投影机等设施完备,南召党史专题片正在制作,纪念馆内容更加丰富,功能更加齐全,从内到外焕然一新,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讲好红色故事
2021年6月30日,南召县委举行隆重的首发式,由南召县老促会编纂、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南召县革命老区发展史》与读者见面。
这本书凝结着众多心血——从2018年5月份开始,朱晓拴带领编辑部同志们,历时三年,十易其稿,记述了南召党组织从1928年至2019年90多年的奋斗历程,较好地描绘了南召县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呈现了当地革命和建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成为全县党史党性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按照“不仅要写好发展史,而且要用好发展史”的要求,南召县老促会认真做好发展史的后续工作,不仅广泛分发《南召县革命老区发展史》,会长朱晓栓还动手撰写党史讲稿,到县委党校干部培训班讲授发展史,他们还与教育部门合作,使《南召县革命老区发展史》进入学校,成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辅助教材,进一步发挥其资政育人的作用。
用好红色传统
在南召县的革命历史中,无论是播撒革命火种的大竹园党训班,还是战况激烈的高嘴坡战斗,无论是焦枝铁路建设中啃下九里山隧道等“硬骨头”,还是建设鸭河口水库中负重拼搏,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了惊人的奇迹,也锤炼出了优良的作风、凝结出了可贵的精神财富。
南召县老促会坚持传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为老区谋发展、办实事,围绕老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反馈意见、提出建议。
经过详细调查、多方争取,南召县老促会资助老区乡镇困难大学生力度不断增大。2021年,通过与县一高中合作,共筛选推荐10名学生,有9名被有关大学减免学费。他们还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民政局的配合下,筛选20多个比较困难的烈士遗属家庭,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物品,传递了党和政府对烈士后代的关怀。
每一次重温,都是精神的再升华;每一次对标,都是梦想的再起航。南召县老促会坚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南召“红土地”培育了新动能、焕发出新生机,老区人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奋进力量。
编辑:齐 杰
初审:陈晓璞
终审:禄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