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战败,为何炎帝能与黄帝成为同盟,而蚩尤却只能被肢解?

2022年07月15日12:23:36 历史 1280

世人常歌颂华夏之祖中的黄帝炎帝,却对于蚩尤了解甚少,最多可能只知道这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这么一个朦胧的印象。

同样是战败,为何炎帝能与黄帝成为同盟,而蚩尤却只能被肢解? - 天天要闻

追求中华文明来源,应当是由他们所在的时期而发展,他们也被称之为中华三祖。

但相较于前两者,历史中对于蚩尤的记载也并不友好,蚩尤与炎帝同样败于黄帝,两者的命运却大不相同,这也就罢了,蚩尤不仅无法重振雄风,他的身体甚至还被肢解。

炎黄同盟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各自统治的都并非国家,而是占据的部落。而黄帝也并非唯一的帝,据说起初与伏羲、神农等并列,也有的认为黄帝是末代的神农氏

同样是战败,为何炎帝能与黄帝成为同盟,而蚩尤却只能被肢解? - 天天要闻

黄帝重视农业,不仅大力发展百谷草木,还作衣冠,建造舟车,另有一说黄帝是游牧族,常游离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或处于渭河流域。

炎帝则是传说中因学会用火而成为领袖的姜姓部落,在农耕方面有所作为,炎帝的部落足迹多在黄河中下游。

黄帝与炎帝率领的部落, 其共性与适配性在未合并前还不能显现,但这两个部落却先蚩尤一步共同融合。

同样是战败,为何炎帝能与黄帝成为同盟,而蚩尤却只能被肢解? - 天天要闻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作为原始的部落,一向以兵力来区分地位的高低,这两个部落毕竟都足以称霸一方,武力也并未有多大的悬殊。

黄帝的部落相对炎帝而言,常驻地点不定,时常在游历途中占领新的根据地,炎帝的部落扎根一地,渐渐有文明兴起,农业文化应运而生的韶文化。

终于有一次两者相遇,不同的文明激烈撞击,“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黄帝与炎帝的部落在阪泉相遇,这次战争也是黄帝实现华夏统一的一大进程。

同样是战败,为何炎帝能与黄帝成为同盟,而蚩尤却只能被肢解? - 天天要闻

春秋时期,农业由兴盛转向落后,神农氏也渐渐没落,战争四处频繁发生,百姓无法安家乐业,炎帝与黄帝按捺不住内心的欲望,不断地向周围扩张。

他们汲取小的部落,霸占大的联合体,兵戈抢攘,当他们的兵力几乎到达最强盛的时候在阪泉强强碰撞,最后黄帝赢取最终的胜利,这场战争也被叫做阪泉之战

此后炎帝屈居第二,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这场的规模的重大并没有引起黄帝对于炎帝的忌惮,反而两个部落合二为一,共同联合成为更强大的联合部落。

同样是战败,为何炎帝能与黄帝成为同盟,而蚩尤却只能被肢解? - 天天要闻

究其原因,只能说炎帝十分有眼力见,进可立定为王,退也不藕断丝连,战败后自愿为黄帝寻找部落繁荣的方法,并传授耕田种地的伎俩,成为黄帝的左膀右臂不再觊觎首位。

蚩尤惨败的结局

反观蚩尤,传说他带领东方九黎部落,是第一个制造金属兵器的人,这对于此前一直使用原始武器的人们来说非常震撼,此后逐鹿中原,这个战绩在当时没有人能够超越。

同样是战败,为何炎帝能与黄帝成为同盟,而蚩尤却只能被肢解? - 天天要闻

“蚩尤最为暴,莫能伐。他生性残暴,其部落扩张速度过于迅疾,这个部落不仅兵力也强盛,装备也齐全,在遇到黄帝部落前几乎所战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蚩尤的过于强大引起其他部落的畏惧,更有史料记载曾有人因为惧怕而请天师斩去蚩尤,炎帝与黄帝合并后认为已经有实力一战,便开启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抗衡。

起初炎黄部落并没有占据优势,被蚩尤部落打得损失惨重,仅有的几次胜利让炎黄部落再次重振人心,幸运的是他们的联合仍然无可撼动,最终由炎黄部落取得桂冠。

同样是战败,为何炎帝能与黄帝成为同盟,而蚩尤却只能被肢解? - 天天要闻

令人大为吃惊的是,蚩尤战败后,黄帝并未向对待炎帝那般收入囊中,“身首异处,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黄帝将蚩尤斩首,将他肢解并放干他的血。

“因其尸解,故名其地为解州。”后来蚩尤被肢解的这个地方也因此被叫做解州,可想而知黄帝对于蚩尤的残暴是多么触目惊心。

另有一种解说是黄帝令人剥了蚩尤的皮制作标靶,把他的胃制作成蹴鞠,割掉他的头发为旌旗,其肉则是肉糜,而一同戏谑的人则奖赏丰厚。

同样是战败,为何炎帝能与黄帝成为同盟,而蚩尤却只能被肢解? - 天天要闻

最终蚩尤的下场不仅没有炎帝的善待,还落得死无全尸的结局,后世对于蚩尤的印象有一部分正是来源于他的不幸,不禁让人思索是否蚩尤曾对黄帝做了些什么?

揭开蚩尤肢解的真相

理由议论纷纷,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停过对此的猜测。但既然黄帝能够容忍炎帝的归附,他应当不是心胸狭隘之人才对。

同样是战败,为何炎帝能与黄帝成为同盟,而蚩尤却只能被肢解? - 天天要闻

有人说是因为蚩尤过于残暴且不服从听令,黄帝惧怕蚩尤重新占领,“蚩尤作乱,不用帝命。”而这也是起初炎黄部落征战的原因。

如果蚩尤作为下属,既不听从命令,且仍然暴厉恣睢,不仅当首领的黄帝每日惊心胆颤,其子民也惶惶度日,所以索性杀了蚩尤昭告天下也能够起到震慑的效果。

更为严谨地从考古去揭晓真相,应当与争夺地理位置与资源有关。

同样是战败,为何炎帝能与黄帝成为同盟,而蚩尤却只能被肢解? - 天天要闻

最早在《竹书纪年》的记载去推测,炎黄两帝应当存在于公元前3000年上下的时期,这也正是以黑陶为特征的龙山文化还有以彩陶为显著的仰韶文化的交替时段。

两种文化是否为继承或是替代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考古后发现龙山文化更有可能替代仰韶文化。

这两种文化又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蚩尤很可能是历经两种文化并由此得到启发的人,不仅如此,蚩尤部落的领地在崇山,土地肥沃,足以应对天气的极寒时期。

同样是战败,为何炎帝能与黄帝成为同盟,而蚩尤却只能被肢解? - 天天要闻

好的领地不仅在抗寒方面掌握优势,也为提取矿石从而能够冶铁制造武器营造了一个先天的有利形势,蚩尤占据的地理位置过于令人垂涎。

倘若先前不是蚩尤过于强大而无可撼动,黄帝早就对此下手,而这种忌惮一直等到黄帝有了足够的实力,联合其他的部落包括吞并炎帝部落,过早的觊觎使得他对蚩尤怀恨在心。

亦或者对于蚩尤这样一个残忍霸道的人来说,想要蚩尤的臣服不易,在蚩尤仍在时直接霸占他的领土更加异想天开。

同样是战败,为何炎帝能与黄帝成为同盟,而蚩尤却只能被肢解? - 天天要闻

更何况他的部落在他的率领下也是十分嚣张跋扈,如果没有达到一个极致的震慑效果想要达到他们的叩拜难上加难。

索性肢解蚩尤,将他大卸八块,告示那些有野心的部落倘若有二心便是这下场,届时蚩尤的部落群龙无首,不得不接受黄帝的统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 天天要闻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时许,北京大兴天宫院。尹亚飞/新京报/视觉中国2025年7月,北京仿佛进入广东“回南天”,地铁通道的墙壁上甚至挂上水珠。东北地区也连日阴雨绵绵,仿佛进入江淮“梅雨”季。潮湿、闷热、黏腻的空气,让北方人感到陌生。“我们家现在讲粤语。”有人如是调侃。还有人说:“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乡的感觉。”另...
痛别!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闻

痛别!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时15分,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原院长、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岁。王祖耆1927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45至1948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52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电机系硕士学位后于美国西北大学任助教;1955年9月与钱学森同船回国...
沈从文婚外情长达8年,期间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谈谈 - 天天要闻

沈从文婚外情长达8年,期间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谈谈

1936年北平一个冬夜,大作家沈从文失魂落魄地敲响了总布胡同三号的大门。开门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着门外这位文坛好友,只见他一米六几的个子在寒风中微微发抖,脸上满是泪痕。能让写出《边城》这般纯净文字的男人,哭成这样,一定是天塌下来了。林徽因
外国船只插五星红旗避祸,国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 天天要闻

外国船只插五星红旗避祸,国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最近中东海域上演了一出"换旗求生"的戏码,在霍尔木兹海峡这片火药桶般的水域,外国商船们突然集体玩起了"变装秀"——清一色挂上中国五星红旗。 (在霍尔木兹海峡,大量外国船只悬挂五星红旗以避免....
郭永红任天津市委组织部部长 - 天天要闻

郭永红任天津市委组织部部长

7月9日,天津市委组织部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会议,宣布中央有关任职通知和市委关于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任职的决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严的标...
以法之名:直到李人骏去救王彧,才知,洪亮被拍视频的真相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直到李人骏去救王彧,才知,洪亮被拍视频的真相

李人骏把万海定为黑社会,是因为王彧的指证。王彧在幕后老板陈胜龙和程子健的一番操作下,对万海做伪证,陈胜龙告诉他说是零成本,只需要诬告万海,就可以把万海手里的万川集散中心搞到手。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随着姜红军和孙飞被抓,李人骏被约谈,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