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与儒家更适合治国,为何汉初却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2022年07月15日04:26:35 历史 1567

汉朝建国之初,距离战国末年仅仅相差十几年,诸子百家思想都已经很成熟了。作为统一的国家,法度和礼制都是非常重要的。汉初为什么不采用更好治国的法家儒家思想,反而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治国呢?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地经过了几百年的战火,百姓贫苦不堪;秦国统一天下后,严刑酷法,横征暴敛,百姓过得还不如战国时期,被逼得各地纷纷起义;秦亡以后,楚汉争霸又是连年战火,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汉书》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法家与儒家更适合治国,为何汉初却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天天要闻

在汉朝建立后,承接了秦朝的疲敝,诸侯共同起事,百姓失掉了所从事的工作,出现大荒年。大凡米一石要五千钱,人吃人,死的人过半数。高祖命令百姓卖掉孩子,到蜀地、汉地去生活。天下平定后,百姓没有东西可以储藏,皇上出行连纯色的四匹马都凑不齐,有的王侯将相只能乘坐牛车出行。

面临这种民生困苦的情况,必须要有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并且相对完善的思想主张来治国。

首先我们要排除法家,秦朝就是因为法令严苛而被推翻的。

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关,对咸阳城的百姓说:“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这段话是成语“约法三章”的典故,也是汉朝得民心的基础。

法家与儒家更适合治国,为何汉初却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天天要闻

秦国法律到底有多严苛呢?根据《史记·商鞅列传·索隐》:一家有罪而九家连举法,若不纠举,则十家连坐。

刘邦则把这些严苛的法律全都废除了,不用再担心被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连累了,因为汉法“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也”,连父子其中一人犯罪,都不会连累到另一个人。

所以在刘邦攻破咸阳之后,老百姓蜂拥而至、夹道欢迎: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觞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除了法家之外,墨家的“非攻”、名家的“辩术”和纵横家的“合纵连横”,都不适用于大一统的国家,其他如阴阳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都不适应于一个国家的治理。

法家与儒家更适合治国,为何汉初却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天天要闻

剩下的就只有儒家道家了,这两个学派经过几代人的改革,都很适应于治国。

其实刘邦个人还是比较欣赏儒学的,不过当时的条件不允许。

而选择道家思想治国,为恢复经济,休养生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黄老思想主张“无为之治”和“顺其自然”,所谓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用“无为”的态度治理国家,朝廷无为,百姓自治,君主不与民相争。顺其自然也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从而达到社会有序发展的目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刚刚,钢铁巨人、“中国卡耐基”,走了! - 天天要闻

刚刚,钢铁巨人、“中国卡耐基”,走了!

作 者丨华商韬略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昨天(2024年6月30日)2时10分,江苏沙钢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沈文荣先生,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8岁。有着“中国卡耐基”“钢铁沙皇”之誉的沈文荣是中国钢铁业最硬核的实干变革家。40年来,全身心专注于钢铁业的他,刷新了中国与世界钢铁业的诸多记录,也是中国最早干进...
历史的尘埃——不简单的法显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不简单的法显

原创 南风无影 走过了河西走廊,再过沙海戈壁,我们进入西域地界,第一个西域小国: 鄯善,它还有个名字叫楼兰。为了不节外生枝,我丢掉了甲胄和兵器,顺便也找人把自己的头发剃了,实在是不习惯留这么长的头发,剪的非常短。等头发剃完,我和法显还有几个
历史的尘埃——兴衰有人定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兴衰有人定

吕敬荣 /文1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开始返攻东方。第一个攻击对象便是雍王章邯,攻打章邯的过程在历史上算是一次非常著名的军事案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意为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史记·高祖本纪》中描述的很简单:“汉王用韩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 天天要闻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6月28日晚至2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部分城区和乡镇出现洪涝灾害。当地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积极开展灾后清淤、排水、抢修等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活生产。6月30日,在贵州省镇远县城关五小共和校区,老师在清理校园。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6月30日,商户在贵州省镇远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