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2022年07月15日04:13:32 历史 1620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一组题为《农家耕田图册》记录了中国古代浸种、耕地、插秧、施肥、收获、入仓等一套“全流程”。春夏秋冬四季农耕年华的全过程

 第一张图中,(是古人最早沿用雪水浸种的原始方法,这项技术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汜胜之书》中就有记载;浸种前需要进行晒种,浸种后要放置到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催芽),着黄衣的男子欲用篾制的容器装好稻种,放到流动的水池或沟渠,种子充分吸足水。“这过程就是浸种。浸种时长约为三个昼夜,等种子发芽齐整,(原理是种子吸水后,种子酶的活性开始上升,在酶活性作用下胚乳淀粉逐步溶解成糖,释放出供胚根、胚芽和胚轴所需要的养分。在缺氧条件下还可以杀死虫卵和病毒)”。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汉代时古人就重视施肥,管施肥叫做“淤荫”宋元时期开始加强合理施肥,施肥就如同用药。

明清时期施肥非常精细,清代·杨屾在《知本提纲》中提出施肥三原则—时宜、土宜、物宜。”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古代的灌溉工具:宋元以来,南方常用的灌溉工具有翻车、筒车、水转翻车、牛转翻车、筒轮、高转筒车、水转高车、戽斗、拨车、桔槔(吊杆)等。

画中展示了两种类型的灌溉工具。一种始于汉代,由三国时期机械发明家马钧完善,多人踩踏的工具就是龙骨翻车。另一种用杠杆原理浇田的工具叫桔槔,俗称“吊杆”〔把一根木杆横挂在水边架子(木柱或树干)上,一头悬挂巨石等重物,一头用绳子悬挂水桶,使两端上下平衡运动以汲水。“桔槔”书名“颉皋”早见于《墨子》〕。

庄子》中曾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推广这一工具的故事。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前龙纹封面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一犁耕松土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之二犁地深粉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三犁地浅平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四均匀磨平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五水法浸种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六撒播施肥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七观苗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八灌溉幼苗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九分苗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插秧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一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二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三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四灌溉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五收割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六堆放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七暴晒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八粘打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九扬麸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二十归仓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二一窜皮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二二交公粮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农家耕田图册』之二三祈福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后龙纹封面

《耕织图》是古代官府劝民勤农的重要方式,用图像系统表现农桑过程,出现在五代,在宋·仁宗赵祯曾将农业生产图像绘在延春阁上,南宋·高宗皇帝赵构幼时于延春阁摹批此图册。“清代帝王也都重农尚农,兼通书画的形式发展推农,宣传农务。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康熙28年(1689),康熙南巡时有南方士子呈进楼璹的《耕织图诗》,深得康熙喜爱。康熙35年(1696),康熙命画家焦秉贞据此重新绘制《耕织图》。当时为雍亲王胤禛也曾命人以《御制耕织图》为蓝本,绘制《耕织46图》。”胤禛对这组图非常重视,不仅在每幅图上亲题五言诗一首,更是亲自出任“农民”,图中的男女农耕形象就是他自己和福晋们的操作。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这一题为《农家耕田图》册画”是以康熙、雍正《耕织图》中的“耕图”为蓝本绘制,主题构图均相同。可以了解中国耕种情况,”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 天天要闻

网络图文·整理不易·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感谢党接纳了我”,92岁高龄游本昌宣誓入党 - 天天要闻

“感谢党接纳了我”,92岁高龄游本昌宣誓入党

“感谢党接纳了我。终于有这样一天,我成为了预备党员。太光荣,太不容易了。感谢党,接纳了我。”七一前夕,在鲜红的党旗下,92岁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完毕,他用微微颤抖的手,珍重地抚摸着胸前闪亮的党员徽章,他说,“现在,我是党的一名‘老学生’了。”为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于1...
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上海艺术家15天“炼”成百枚劳模肖像 - 天天要闻

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上海艺术家15天“炼”成百枚劳模肖像

昨天,“印见荣光——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职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上,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等百位全国劳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更展现了劳动者的精神风貌。这些肖像的背后,是上海画家刘双和他的团队在短短半个月内攻克难关、完成创作的故事。传统版画邂逅AI...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启动礼举行 - 天天要闻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启动礼举行

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系列活动启动礼6月30日在香港体育馆举行,为主题为“同心携手创辉煌 由治及兴谱新篇”的系列庆祝活动揭幕。 作者:阎月巧、梁嘉骏、黄茜恬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机遇 - 天天要闻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机遇

图片来源:新川创新科技园提供最近,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大会搭建全球产业合作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在蓉汇集,为产业园区“特色立园、企业满园”提供更多的增量支撑。在众多园区中,新川创新科技园有些特殊。它是中国内陆省市与新加坡合作的首个大型示范性项目,也是四川国别园区的排头兵。今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