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2022年07月14日06:04:19 历史 1024

前言

1939年,白求恩医生在中国病逝,他在中国为无数战士治病,挽救了太多人的生命。

白求恩在中国的两年,除了救人就是在奔赴救人的路上。

他为受伤的战士建造医院,为中国培养医疗人员,却不索取任何回报。

这样无私大爱的他,遗书里唯一的请求便是给自己的前妻拨一笔钱。

那么白求恩先生究竟有过怎样的经历呢?他和前妻又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呢?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奔赴中国 救死扶伤

1937年,白求恩听到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消息。

白求恩为中国的境况揪着一颗心,所以他做出了一个很多人都不理解的决定:去中国支援!

很多人都劝他,没有必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在意大利也可以治病救人!

但是,白求恩却留下一句:“那里需要我,伤员需要我!”

于是,他向美国共产党拿了一部分钱,用来买药品和器材,最后他组建了一支仅有3个人的医疗小队。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小队成员包括:一个美国医生、一个加拿大护士和他本人。

一切准备就绪的白求恩坐上了发往中国的船,他给已成为前妻的弗朗西斯留下一封信,解释了自己去中国的原因,还留下了对她真诚的祝愿。

白求恩到了中国后,国民党许诺他优越的待遇只希望他能为国民党做事。

但是,白求恩一生都在坚定地维护共产主义,所以他没有一丝犹豫就选择了我党,周恩来接见了他。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白求恩一见到周恩来便提出想要奔赴前线,他坚持军医就是应该在战斗的第一线营救伤员!

周恩来表示尊重他的决定,但是上前线还需从长计议,所以还是先将白求恩送往延安

白求恩也觉得周恩来的安排十分妥当,于是白求恩踏上了前往延安之路。

在延安停留数日,已经帮延安伤员完善治疗的白求恩再次提出想要上前线。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针对”让不让白求恩大夫上前线”,我党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我党反对白求恩医生上前线的主要原因是:前线太过危险,可能无法保证白求恩医生的安全。

听到这个原因的白求恩立刻表示:“我不需要保护,我来中国的目的就是拯救更多的伤员!如果一味寻求安全,我就不会来到中国!”

众多领导人对白求恩大公无私的态度所感动,就这样白求恩争取到了去前线的机会。

到达前线的第一天,白求恩就检查了520伤者。接下来的4天内,白求恩连续做了147场手术,如果不是人类的身体限制,他可能还会继续这样度过第5天。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白求恩发现这里的医疗环境太差了,于是干脆建造了一个小型的医院,只为能让伤员得到更好的治疗。

白求恩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是他就帮助前线培养医疗人才。

他在讲解过程中,毫不藏私、倾囊相授,恨不得让这群学生成长为比自己更优秀的医生,这样就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白求恩为我们这般付出,却不求回报。

毛泽东曾经提议给他每月100元的薪资,可是白求恩却断然拒绝了。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白求恩开心地给毛泽东回电报,表示自己不需要钱,他觉得自己十分幸运能够和这样可爱的人一起工作,十分知足。

1939年11月1日,白求恩在给伤员做手术的过程中,手指被刺伤,却坚持给伤员做手术。

他贴心地为伤员处理伤口,自己的伤口却被感染。当时战地医疗资源不足,大家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死去。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白求恩临死前写下遗书,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全部转赠他人,只提了一个令人疑惑的请求:给他的前妻一笔钱。

白求恩为什么提出要给前妻一笔钱呢?难道说他还对前妻情根深种吗?既然他对前妻仍有留恋,二人为何以离婚收场呢?他和前妻之间有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一生挚爱 两次离婚

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的一个贫穷人家里,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咳嗽,让白求恩十分心疼。所以白求恩很早就有了想当医生的理想。

因为家庭并不富裕,所以父母无力承担白求恩高昂的学费,于是多次终止学业,打工赚取学费。

尽管在学习的同时,他还需要打工赚取学费,但是他依然名列前茅。

长大后的他,自愿报名了远征军去欧洲,在一战的战场上进行救助,后来因受伤回国。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亲临过战场的白求恩更加坚定自己当医生的职业目标。

1923年,白求恩在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的考场上遇见了自己的一生挚爱——弗朗西斯。

白求恩对弗朗西斯一见钟情,弗朗西斯也对博学多才的白求恩很有好感,二人很快便陷入爱河。

但是弗朗西斯是富贵人家的小姐,她的家人自然看不上白求恩这个“穷小子”。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弗朗西斯不顾家人的劝阻和外界的眼光,毅然决然地和心爱的男人走入婚姻的殿堂。

家人们对弗朗西斯深感失望,逐渐和她断了联系。

结婚后的两人度过了一段甜蜜的生活,弗朗西斯拿出自己的积蓄支持白求恩继续深造,后来二人在美国开了一家小诊所。

白求恩开诊所的目的并非获利,而是为了救死扶伤。

他总是无偿为贫民窟的人看病,不求回报地帮助身边的人。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弗朗西斯对这样的丈夫深表敬佩,白求恩在她心目中的形象也越发高大伟岸。

就在这时,他们遇到了婚姻中的第一个考验。

白求恩在不分昼夜的手术中,身体变得愈发虚弱,他开始频繁咳血。

弗朗西斯十分担心丈夫的身体状况,坚持要丈夫去看病。

最后,白求恩被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在当时来说,肺结核是绝症。

白求恩看着尚处于花样年华的妻子,他怎么忍心让妻子守着一个绝症丈夫过日子呢?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于是,他向妻子提出离婚。弗朗西斯当然不会同意,她怎么会在丈夫最需要自己的时候离开他!

但是白求恩一心想离婚,甚至说出了,“不离婚不治疗”的威胁话语,弗朗西斯别无他法,只能答应白求恩的请求。

失去弗朗西斯的白求恩痛心无比,但是他毕竟还是个敬业的医生,很快就振作起来。

白求恩绝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他开始拿自己做实验,找寻治疗肺结核的方法。

可能是天无绝人之路吧,他在经历多次失败后,真的找到了治疗肺结核的方法,

“人工气胸疗法”让白求恩死里逃生!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身患绝症的白求恩置之死地而后生,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名医。

痊愈的白求恩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系弗朗西斯,告诉她,“自己的病已经治好了,而且对你的感情依旧,你还愿意和我共度余生吗?”

收到信的弗朗西斯对白求恩的痊愈十分开心,但是对于他的复婚请求十分犹豫,当日白求恩坚定的离婚话语给弗朗西斯的心中留下了裂痕。

白求恩甚至弗朗西斯不会轻易原谅自己,于是他决定“打持久战”!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接下来的日子,白求恩绝口不提复婚之事,只是不停地给弗朗西斯表达自己的思念。

“我常想这样的画面,一天早晨我躲在角落里,然后等你过来乘车时,吓你一跳……我还能说多少回呢?我爱你,我爱你。”

世界上绝大多数女人都会为这平淡、顽皮又充满爱意的情书感到心动,弗朗西斯也不例外,她再次回到了他的身边,二人复婚。

复婚后,二人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日子。与此同时,白求恩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在白求恩的外科医术享誉全球之后,他在工作上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相应地在家中陪伴弗朗西斯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弗朗西斯都忘记上次和白求恩好好交谈在什么时候了,丈夫的冷落让她心生不满,终于在一天爆发了。

弗朗西斯像往常一样回到家,询问丈夫是否购买了她所需的食材。

白求恩头也不抬地答了句,在冰箱里你自己看看。

白求恩的态度让弗朗西斯有些生气,但还是默默地走向厨房准备做饭。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弗朗西斯打开冰箱一看,不由得怒火中烧!

原来冰箱里根本就没有食材,有的只是人类的内脏,这是白求恩做研究用的。

弗朗西斯知道白求恩又一次忽视了家中的事务!

她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忍受被白求恩“冷落”的生活,于是她和白求恩大吵一架!

弗朗西斯提出,“工作和我你必须选一个!”

白求恩的确深爱弗朗西斯,但是他更加无法放弃从医的理想。

最终,二人还是以离婚收场。

结语

尽管白求恩和弗朗西斯的婚姻以离婚收场,但是在白求恩的心中她依然是自己最爱的女人。

白求恩的一生都在为别人做贡献,不求回报。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请组织给我的前妻拨一笔钱 - 天天要闻

在医学事业上,白求恩也有着卓越的贡献,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弥留之际,他回想人生,唯一有愧的便是此生挚爱,于是他唯一的请求是想保证弗朗西斯的物质生活。

在感情上,白求恩一样是个顶天立地的真男人!

“白求恩,我们的同志!白求恩,我们的战友!

白求恩,我们的模范!白求恩,我们的榜样!”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 天天要闻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哥走的是怀念,还有伤感兵驻庆远期间爆发的“万里回朝”事件,对石达开的打击是致命的,除了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此事带来的感情伤害。石达开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落得个众叛亲离下场,那些曾经无限拥戴自己的兄弟们,为什么都会选择离我而去,难道我
清朝花木兰:潜规则清秀下属,怀孕后偷换身份,终遭抛弃 - 天天要闻

清朝花木兰:潜规则清秀下属,怀孕后偷换身份,终遭抛弃

在《清朝野记》中,我叫陈统领,世人皆称我为清代花木兰。然而,我女扮男装从军后,因作战英勇一路荣升将军,用刀逼下属侍寝,怀孕后互换身份,最终却被负心汉无情抛弃。故事始于同治初年,清廷大将多隆阿从湖南挥军进军陕西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