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女人的刑罚残酷可耻,让人难以忍受,都有哪些呢?

2022年07月08日01:44:35 历史 1633

在古代,对女人的刑罚比较残酷,有些专门针对女人特征制定的一些刑罚手段,不仅是对女人身体的摧残,更是对精神上的伤害,是极其可耻的,比如刑舂、拶刑(拶指)、杖刑、赐死、幽闭(对女性的宫刑)等。

接下来,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几种对女性来说残酷可耻的刑罚手段。

古代对女人的刑罚残酷可耻,让人难以忍受,都有哪些呢? - 天天要闻

其一,拶刑。

拶刑,又称拶指,也就是夹手指,是用夹棍夹住手指用力拉,这种刑罚从表面上来看并不是十分血腥的,但实际上却非常残酷,尤其是对女性来说,手指比较柔弱,更容易被夹的痛苦万分。

这种刑罚不会像杖型那样容易把人打死,会让人清醒地感受到痛苦,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刑罚,很多犯人都承受不了痛苦屈打成招,比如《初刻拍案惊奇》中:

“把申春严刑拷打, 蔺氏亦加拶指,都抵赖不得,一一招了。”

除了夹手指,其实还有种刑罚也是针对手指的,那就是扎手指缝,这种刑罚创伤更小,但却能直接刺激到神经,每一针都非常痛,关于这个刑罚,看过《还珠格格》的基本上都知道,当年容嬷嬷扎针可是让紫薇等人痛的撕心裂肺。

古代对女人的刑罚残酷可耻,让人难以忍受,都有哪些呢? - 天天要闻

其二,杖型。

杖刑是古代常见的一种刑罚,俗称打板子、打屁股,是一种男女通用的刑罚。但是,这种刑罚对于女人来说更加的难以启齿,不仅仅是对肉体上的伤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伤害。

因为打屁股时会脱去外面衣服,这在古代女性非常保守的封建社会,是一种极尽侮辱的刑罚手段,一些烈性女子宁愿死去也不愿受这种刑罚。

古代对女人的刑罚残酷可耻,让人难以忍受,都有哪些呢? - 天天要闻

其三,幽闭。

古代皇帝后宫除了大量的女性,还有一群“不男不女”的人,那就是太监,太监是受宫刑后的男性群体,对于女性也有类似的宫刑,在古代叫做“幽闭”。

关于幽闭,《尚书》中曾记载:

“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

这是一种剥夺女性生殖权益的刑罚,“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人幽闭,次死之刑”。这种刑罚仅仅次于死刑,是一种惩罚程度很深的刑罚。

这种刑罚在进行时,用木锤反复击打女性下腹,使其子宫等器官受损,从而失去生育能力。《碣石剩谈》这样记载:

“用木槌击妇人胸腹,即有一物坠而掩闭其牝户,只能便溺,而人道永废矣”。

这种刑罚主要是针对女性和某些不该发生关系的人发生关系后的处罚,官方比较少,私刑比较多,大多是妻子对丈夫在外面的情人的发泄。

古代对女人的刑罚残酷可耻,让人难以忍受,都有哪些呢? - 天天要闻

除了这些刑罚,还有“骑木驴”等非常残酷的刑罚,这也是古代冤假错案非常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革命之趋势一》中记载:

清律重刑讯,所用刑具有笞杖、枷锁、手杻、脚镣、夹棍、拶指、压膝、问板等,已极人世之残忍矣。”

大家还知道哪些针对女性的酷刑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 天天要闻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前言说到犹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暴行,以及现在正在中东到处点燃战火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学者在电视访谈中,谈起了犹太人被屠杀一事。只不过他所说的并非是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而是
史记.丁继超传 - 天天要闻

史记.丁继超传

《史记.丁继超传》文/卷风丁继超生前戎装照丁公继超,字冠群,生于民国十六年,山东峄县六区丁庄村人,乃运河支队之英勇战士也。少时家贫,祖父丁文庭父亲丁广友皆目不识丁,生计维艰。年六岁,常随祖母母亲放牛割草拾柴,时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饥。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 天天要闻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6月28日,一场关于“龙腾大邑商”的学术沙龙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举办。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以考古学家的严谨与美术史家的敏锐,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解码青铜器与玉器上的龙纹密码,揭开商代龙形象的神秘面纱。活动间隙,韩鼎教授接受了正观新闻记者专访,从龙与饕餮共存的礼制密码,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 天天要闻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段勇简历段勇,男,汉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96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后在蓬溪县蓬南镇政府、遂宁市纪委监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历任...
中国东极“鱼经济” - 天天要闻

中国东极“鱼经济”

新华社哈尔滨7月2日电 题:中国东极“鱼经济”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在中国大陆最东端的抚远市,东极鱼市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唤醒了城市的清晨。抚远原名“伊力噶”,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这里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大水系交汇处。这座被誉为“华夏东极”的边境小城,正书写着中国“鱼经济”的生动样本。绿色无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