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的脾气,好像人尽皆知的不好。
他嫉恶如仇,哪个贼人要是犯到他的手上,死了他都能将尸体挖出来挫骨扬灰,就是这么狠。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不仅在国事上大刀阔斧地改革,家事、后宫的丑事,也让这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烈性皇帝大动干戈。
后宫的事讳莫如深,一颗小石头便会击起千层浪,浪花起的时候,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皇帝不会放过任何跟他对着干的人。尤其是让他颜面尽失的丑闻。
要说大明朝第一丑闻,非秽乱后宫这事莫属。
这就是明朝的“宫廷奸案”,当时还让朱元璋大怒,放言道:“我若不是妇人生,天下妇人都杀尽!”
一国之君说出这样不合适的话来,想必当时有多么的震怒,除了杀人,难泄他心头之恨。
那朱元璋为何会说出这种话来呢?
事情是由朱元璋后宫一个嫔妃引起的。
历朝皇室都有严格规定,除了在后宫伺候主子的太监,不得有男子进入皇帝的后宫,就是怕有人起了邪心,玷污了后宫的清白,给皇帝戴绿帽子。
但是总有人能找到空子钻,让朱元璋恨的咬牙切齿的庄妃,就是这么一个不守妇道,耐不住寂寞,给朱元璋戴了绿帽子的嫔妃。
庄妃十七岁就进宫伺候,可惜不太得宠,入宫十年,总共才被皇帝召幸过三次。这让庄妃在后宫的生活非常寂寞。
其实宫中嫔妃不得宠孤独终老是常有的事,只不过,这位庄妃娘娘不接受这样看着自己容颜衰败,老死宫中。
后宫总有一些公开的秘密,只在宫女太监们之间传递。
比如帮忙找相好,来派遣深宫寂寞。于是这个庄妃就找到了总帮人干这事的俞太监,让他也给自己找个英俊的男子送进宫来。
俞太监干这种事是得心应手,想了想便找到了胡贵妃的娘家兄弟。
胡公子长相俊俏,一表人才,可就是有个好赌的烂习,经常输钱,欠了一屁股债。
得知了庄妃娘娘的意思,加上俞太监的点拨,这种财色双收的事,胡公子简直太愿意干了。
虽然这事风险甚大,一旦被发现就是诛九族的大罪,但是知情者总共就三个,只要行事上小心些,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差池。
为了钱,胡公子接受了俞太监的安排。
庄妃对胡公子非常满意,经常召他来私会,不久之后,庄妃便怀孕了。
丑事越发瞒不住,横竖都是死,为了保全心上人,庄妃选择服毒自尽。
闻讯而来的朱元璋大怒,随即杀了相关的一干人等。但这个老谋深算的俞太监却将事情栽赃给了他人,自己躲过了一劫,还趁机铲除了异己。
原以为这事以庄妃死结束,其实并没有。胡贵妃身边的服侍的宫女又出事了。
庄妃死后不久,便进入酷暑,胡贵妃身边的太监宫女轮流给她打扇降温。
可有个叫荣凤的宫女伺候主子的时候突然呕吐晕倒,她称是天气太热中暑所致,可精明的胡贵妃哪是能轻易糊弄的?
一眼便看出荣凤怀孕了。
胡贵妃开始查,并严刑拷打荣凤,可这荣凤直到被打死也不肯说出奸夫是谁。事情又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皇帝再次暴跳如雷,下令全后宫彻查,一查便查出了七个怀孕的宫女。
不用说,这七个宫女全被杀了,但仍不招出奸夫的身份。
胡贵妃的父亲胡奚慌了,因为这些事情与他和俞太监勾结有关,他们一合计,又嫁祸给了来宫中做法事的僧人。
朱元璋信了,一夜之间杀光五佛山众僧。
好在御史马徽知道事情不对,查出真相准备上报给朱元璋。结果刚要去见皇帝时,被一群埋伏的蒙面人给杀了,还掳走了俞太监。
俞太监大喜,以为是胡奚的人来救他了。结果到了地方一看,全是皇帝的人。
原来皇帝为了不声张这场丑事,命马徽去查,查完了之后又将他灭口,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
面对皇帝,俞太监全招了,他被朱元璋剁成肉泥,胡贵妃被赐自尽,胡奚被诛九族,连庄妃的尸骨也被挖了出来鞭尸,并诛九族。这,相当符合朱元璋的性格。
“宫廷奸案”至此了结,朱元璋愤愤地说了那句不太合适的气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