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奇案:妻子红杏出墙合谋杀夫,流浪儿大义灭亲,举报亲生父母

2022年07月02日16:54:12 历史 1603

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元朝延祐年代。京城里有一家木工作坊,作坊里有一百多名工人,由一位姓齐的工头负责管理。有个姓金的年轻人,木工活做得不十分高明,但对下象棋倒非常精通。

古代奇案:妻子红杏出墙合谋杀夫,流浪儿大义灭亲,举报亲生父母 - 天天要闻

一次,他跟工头下棋,每盘让工头一个车,连下三次,工头都输了。工头打趣地说:“小金棋艺高超,只是怕老婆。”想不到这句话,惹恼了小金;小金竟跟工头大吵大闹一顿,从此怀恨在心。伙伴们都劝小金,有的说:“你何必为了区区小事,结怨记仇,彼此和好算了。”有的说:“和为贵!”不久,大家还自愿凑了一笔钱,买了些酒肉鱼鲜,硬拉着小金到齐工头家里去聚餐。

工头得知后特地杀鸡宰羊,菜肴办得十分丰盛。大家吃得很是欢快,直到深夜,才各自回家去了。小金的妻子沈文英,年轻美貌,讲究穿着打扮,她在做姑娘的时候跟情夫阎宝坤已有勾搭,私生了一个男孩,取名阎金文,扶养了段时间,他们偷偷地把那孩子卖给了一个人贩子,从此下落不明,她后来嫁给了小金,但与情夫仍有往来,把小金看作眼中钉,视为绊脚石。

古代奇案:妻子红杏出墙合谋杀夫,流浪儿大义灭亲,举报亲生父母 - 天天要闻

这天深夜,他们趁着小金酒醉回家,一木棒把他打昏在地,用菜刀把他杀了。做贼毕竟心虚,他们手忙脚乱,一时间找不到隐藏尸首的地方。后来,沈文英想起房内有个土炕,这土坑冬天才用来取暖,现在空着。于是,他们把土炕的砖头搬开,把尸首分割成四五块,塞到里面,再把炕砖放好,恢复原样。以为从此太平无事,可以逍遥自在地过日子了。

第二天清早,沈文英梳妆打扮一番之后,急急忙忙奔到齐工头家去,问道:“我丈夫昨晚怎么没有回家?”工头惊奇了,忙说:“他昨晚酒散后就回去了。”沈文英顿时捶胸顿足,大吵大嚷,指着齐工头的鼻子骂道:“你这个老狐狸,假意请客,竟杀害了我的丈夫!”她恶人先告状,奔到警巡院(相当于现在的警察局)报告丈夫被齐工头杀害了。警巡院未经详细调查,听信了沈文英的话,以为齐工头跟小金结有怨仇,断定是他杀了人,便把他逮捕归案,进行审讯。

古代奇案:妻子红杏出墙合谋杀夫,流浪儿大义灭亲,举报亲生父母 - 天天要闻

一开始,齐工头拒不承认,还申辩说:“我跟小金平时友好相处,只因开个玩笑,他才反目。再说我要杀他,何必大办宴席,况且当晚有许多工友在场,不信可去问众工友。”审讯的官员哪里听得进去,把他严刑拷打。齐工头经不起残酷的毒打,只得屈打成招,承认是他杀害了小金。

警巡院认定齐工头杀害小金的消息传出之后,沈文英心中好不快活。当晚,就跟阎宝坤对酒祝贺,寻欢作乐。可是第二天,她又装得十分悲伤,穿了丧服,为他丈夫大办丧事,还请和尚来做道场,设了祭坛,烧纸钱,叩头晚拜,呼天抢地,哭得动人心肺。

古代奇案:妻子红杏出墙合谋杀夫,流浪儿大义灭亲,举报亲生父母 - 天天要闻

过了几天,警巡院官员进一步追问那齐工头:“你杀了人,把尸首丢到哪里去了?”工头想,反正我认了,又没有什么证据也拿我没办法,就随便说了一句:“丢在水沟里。”于是警巡院命令两个差人到水沟里去寻找,但是两个差人找遍了所有的水沟,也不见踪影。再审问齐工头,齐工头还是一口咬定扔到了水沟里。那官员竟限期要这两个公差找到尸体,不然作失职查办。两个差人几乎跑断了腿,还是没找到,就遭了四次责打。

这一天,两个差人边走边谈,唉声叹气,一个说:“我们寻遍东西南北,也没有找到一根尸骨,怎么办?”另一个接着说:“唉!如果再找不到,我们的屁股就要被打烂了。得赶紧想个办法。”于是,他们两个人商定,另外去找个替身,应付差使。

古代奇案:妻子红杏出墙合谋杀夫,流浪儿大义灭亲,举报亲生父母 - 天天要闻

傍晚,天色昏暗,两个差人走累了,坐在河边歇脚。忽然,看见一个老翁骑着毛驴走过桥来。他们两个灵机一动,你推我搡,走上前去跟那老翁纠缠,趁其不备,“扑通”一声,把他推下河去。那老翁年老体弱,在河里挣扎了几下,活活被淹死了。两个差人把老翁的尸首捞上河来,丢在就近的水沟里,把那头毛驴放跑了。

过了十多天,两个差人估计老翁的尸首已经腐烂得认不出面目,才把他从水沟里捞出来,叫人抬着尸首送到警巡院去交差。他俩对上司说:“禀告大人,小的经过两个月来辛勤奔波,终于在东岸村的水沟里找到了这具尸首,请大人查验。”

警巡院官员传沈文英来认尸。那沈文英一听官府叫她去,马上脸色惨白,浑身颤抖,以为自己杀害丈夫的事败露了,一路上边走边思考,如何再编谎话欺骗官员。当她进门见到一具腐烂的尸首放在地上,心里说不出有多高兴,原来吓得卜卜跳的心,此刻平静了下来。她扑倒在那脸面模糊不清的尸体前,扯开尖利的嗓子哭着说:“啊呀,我的亲人啊,你死得好惨啊!你不在人世,我也不想活了……”警巡院准备就此了结此案。她把那具尸体抬到附近水沟边,为她丈夫招魂,又是哭又是号,又买了一口棺材,把那尸首安葬下来。只过了几天,一对杀人凶手就结为夫妻了。

古代奇案:妻子红杏出墙合谋杀夫,流浪儿大义灭亲,举报亲生父母 - 天天要闻

正在这时候,骑驴老翁家里的儿孙,因为找不到老人的人影,也向警巡院报了案。

这天,刚好有一个商人背着一张驴皮在路上走过。老翁的儿子觉得它很像他家里那头驴子的皮,强行打开驴皮观看,认定那驴皮就是从他家驴子身上剥下的,于是,以为是这商人把他父亲杀害了,扭着商人告到县官那儿。这商人虽然见钱如命,但胆小如鼠,吃不起惊吓,一经审讯,刑讯逼供,便供认是他先抢了老翁的驴子,然后再把老翁杀害了。

审讯官员进一步问他:“那你把尸首藏到哪儿去了?”商人只是低头叫苦,先是说藏在东村河边,差人去了没有找到;后来又说丢在西村的粪坑里,差人也没找着。口供改了又改,惹恼了官员,就不断地将他拷打。那商人犯有心脏病,经不住折磨,心肌梗塞屈死在监牢里了。

过了一年多,经上级批复,齐工头被斩首。这事惊动了作坊里的一百多名工人,他们派人到处查访,想为工头翻案,但是几经奔波,都一无收获。此时,有个姓丁的青年工人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想出一个办法,要大家捐献钱财,凑足五百两银子,在作坊门口大路边的墙上,贴出一张悬赏告示:有谁告知姓金木工死去的详细情况,赏银五百。

古代奇案:妻子红杏出墙合谋杀夫,流浪儿大义灭亲,举报亲生父母 - 天天要闻

当时,沈文英为她丈夫做道场的时候,许多乞丐拥来讨吃饭菜。其中有个十四岁的流浪儿阎金文,也跟随乞丐们一起前来乞讨。这个流浪儿不是别人,正是沈文英跟她奸夫阎宝坤遗弃的孩子,由于收养他的父母,年迈体衰,先后去世,无人管教他,他便成了流浪儿。他有时乞讨不得,就行窃活命。

这一天,阴历七月十五日,迷信的人说这日子是鬼节,阎王把鬼门打开,各种鬼怪纷纷从地狱中放出来搜取钱财,兴妖作怪。所以家家得摆祭酒,烧纸钱。这个流浪儿白天求乞无着,就看中了一家富户,夜来想去偷些东西。现在天色还早,不便行动,便走到沈文英家门口,悄悄地躲在西边墙壁角落里等待。

古代奇案:妻子红杏出墙合谋杀夫,流浪儿大义灭亲,举报亲生父母 - 天天要闻

这夜,月黑风高,天昏地暗。流浪儿发现一个喝醉酒的人踉踉跄跄闯进沈文英家门。这人正是阎宝坤。他因为赌博输了大量银两,就凶狠地怒目而视,对着沈文英破口大骂:“都是你这个丧门星,一早就讲不吉利的话,害我输得一干二净!”沈文英也不甘示弱,还骂道:“你这个薄情郎,家里的钱全给了你,现在输光了,能怪谁?”阎宝坤听了拔拳就向她打来。沈文英被揍了几拳,高喊道:“你杀我丈夫小金,难道把我也要打死不成?”

“杀掉小木匠你也一起动的手。”阎宝坤边打边说:“你再叫,就打死你。”

流浪儿听得明白,原来他们两人一起杀了木工小金。他想起白天从木工厂门口走过,不少人在围观告示,听人说如果报告了木工小金的被害经过,可得赏银五百两。难道这正是时来运转,天赐发财的时机?与其偷什么,不如将情况听听仔细,于是,他耳朵紧紧地贴着门,屏息听来。

女人的声音:“你再打,我要去告官了!”

男人的声音:“你要告官,就打死你,把你与小金一起塞进土炕……”

“噢,原来小金的尸体藏在土炕中。”流浪儿心中一喜:“连物证也还在,那这赏银必得无疑了。”

古代奇案:妻子红杏出墙合谋杀夫,流浪儿大义灭亲,举报亲生父母 - 天天要闻

奇怪的是,屋内的骂声、打闹声渐渐消失了。流浪儿怎么知道,其实,醉汉阎宝坤精疲力尽地倒在床上昏睡过去了。流浪儿正要起步离去,室内又响起了那女人——沈文英抽泣悲叹声:“你这个狼心狗肺的阎宝坤,我与你还生养过孩子小金文,如今你翻脸不认人。小金文啊小金文,你现在在哪里,你活在人世已经有十四年。也是这个无情汉,一定要把你卖给人……”

流浪儿听了这番话,心里顿时一怔,他曾听养父母讲过自己的身世,今夜无意中寻得了亲生父母,显然,屋里那女人是自己的母亲,那醉汉就是自己的父亲了。再一想,他们不是自己的父母,这对心毒手辣,谋人生命的男女,怎配做自己的父母呢?……他转身直向京城木工厂飞奔而去。

天一亮,流浪儿进厂报告了听到的一切,工人们听了立即行动,果真在土炕中寻得了小金的尸首。

工人们把那沈文英和阎宝坤捆绑起来,押送到警巡院去。这时,刚好来了一位巡抚大臣,他要查阎宝坤问齐工头杀害小金的案件,就亲自审理此案。事情到此,已经不言自明了。

古代奇案:妻子红杏出墙合谋杀夫,流浪儿大义灭亲,举报亲生父母 - 天天要闻

结果是:沈文英、阎宝坤和两个差人被判处死刑。原先判处齐工头死刑的官员削职为民。那个逼死商人的官员也作了处分。流浪儿阎金文举报有功,除了得到木工厂的五百两银子之外,巡抚大臣还给他一笔重重的赏金。他把这些赏金分别转送给齐工头的儿子、老翁的儿孙和商人的女儿,自己分文不留。巡抚大臣了解他的身世之后,就送他去读书,后来保举他到警巡院当了公差。后来他勤勤恳恳,不辞辛劳,为当地百姓破了许多疑难案件。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日本战争扩张之路 - 天天要闻

日本战争扩张之路

在历史的长河中,日本曾走上一条战争扩张领土的道路,这背后有着复杂而多面的原因。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相对匮乏,生存空间有限。这种地理环境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产生对外扩张以获取更多资源和土地的欲望。对资源的渴望,成为推动日本走向战争扩张
我的家乡(十五)兴县红色革命史之:兴县农民银行创办人刘少白 - 天天要闻

我的家乡(十五)兴县红色革命史之:兴县农民银行创办人刘少白

一九三七年九月,太原形势危急,刘少白同志奉党之命,返回兴县,协助八路军一二〇师,参加了创建晋西北根据地的伟大斗争。刘少白出生在兴县黑峪口一个破落地主家庭中,他是清朝末年的贡生。从小追求新学,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律预科。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第一
施洋:建校百年,黄埔军校“正统”在哪里? - 天天要闻

施洋:建校百年,黄埔军校“正统”在哪里?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百年纪念日。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中国大陆自然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并邀请了与黄埔军校关系密切的两岸各界人士参与。偏偏在这个时候,中国台湾地区却出现了一番自相矛盾的景象:一方面,台方在岛内也搞了不少“黄埔百年”的纪念活动,另一方面,台湾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