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任四川省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被撤职,与丈夫一起被开除党籍

2022年07月02日00:07:35 历史 1120

1966年至1976年,十年特殊时期,随着上海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全国各地的省市陆续跟进,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在当时那个年代,革命委员会是当地的最高权力机构,比如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简称为四川省革委会,正式成立于1968年5月31日,它就是四川的最高权力机构。

她曾任四川省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被撤职,与丈夫一起被开除党籍 - 天天要闻

四川省革委会成立后,张国华担任了革委会主任,李大章、梁兴初、刘结挺等人担任了革委会副主任。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省革委会中,有一对夫妻同时担任了革委会副主任,其中丈夫名叫刘结挺,妻子名叫张西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张西挺的故事。

她曾任四川省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被撤职,与丈夫一起被开除党籍 - 天天要闻

张西挺出生于1926年,河南省息县人。早年时期,张西挺主要在家乡读书,不过,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使得张西挺无法安静读书,偌大的华北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在这种背景下,1940年,张西挺投身革命活动,进入豫皖苏边区联合中学学习,毕业后,张西挺加入豫皖苏边区剧团,不久后又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学习。那段时期,张西挺长期活跃在苏皖边区,做了大量抗日宣传工作,在我党的带领下见证日本侵略者的投降。

她曾任四川省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被撤职,与丈夫一起被开除党籍 - 天天要闻

解放战争时期,张西挺被分配到河南省太康县工作,参与领导太康县的妇女工作以及革命宣传,在实际工作中,张西挺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被关入狱中。入狱之后,张西挺自首叛变,被国民党释放,回到家乡息县。1948年,息县解放,张西挺隐瞒了自己叛变的经历,重新找到组织,恢复了党籍。

她曾任四川省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被撤职,与丈夫一起被开除党籍 - 天天要闻

新中国成立后,张西挺跟随十八军进军西南,西南解放后,张西挺留在那里,担任了宜宾地委办公室主任。值得一提的是,张西挺的丈夫刘结挺也在宜宾工作,并且担任了宜宾地委书记。因为夫妻两人都在宜宾身居要职,他们逐渐迷失了自我,陷害了大批革命干部,做了很多坏事。

1963年,张西挺夫妻二人同时被撤销了职务,并由相关部门继续审查。1965年,张西挺与丈夫一起被开除了党籍。按理说,张西挺与丈夫的下半生几乎不会再步入政界,然而,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的爆发又给了他们夫妻二人一次机会。

她曾任四川省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被撤职,与丈夫一起被开除党籍 - 天天要闻

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张西挺与丈夫积极参加各种运动,成为四川的“红人”,而且张西挺也确实是个有手段的人,1967年4月,她与丈夫成功恢复了党籍。1967年5月,张西挺进入四川省革委会筹备小组,参与筹备了四川省革命委员会。

革委会是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以四川省革委会举例,革委会主任相当于省委书记与省长“一肩挑”。1968年5月,四川省革委会正式成立,张西挺与丈夫都担任了革委会的副主任。值得一提的是,张西挺这次身居要职后依然毫无改变,她与丈夫继续在四川迫害革命干部,做了大量坏事,尤其是在四川的“武斗”中,张西挺与丈夫多次挑起“武斗”,使得大量人民群众受到伤害。

她曾任四川省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被撤职,与丈夫一起被开除党籍 - 天天要闻

1970年,张西挺被停职,同时接受审查。1971年,张西挺被撤销一切职务,不久后,她与丈夫一起被开除党籍。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关部门宣布了对张西挺的审查结论:张西挺被判有期徒刑17年。在这之后,张西挺一直在狱中服刑,于1993年5月保外就医。1993年7月,张西挺在成都病逝,终年67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鳌拜掌管40万大军,为何迟迟也不敢取代康熙?皇太后是背后靠山 - 天天要闻

鳌拜掌管40万大军,为何迟迟也不敢取代康熙?皇太后是背后靠山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顺治十八年,皇帝不慎生了场重病病死,他的儿子玄烨继承皇位。当时玄烨刚刚八岁,即使是个神童,也斗不过满清的文武权臣。其中一个叫鳌拜的军国大臣气焰最盛,他的手里还有40万大军。鳌拜作为托孤大臣,面对一
入选“遗产名录” !龙江两组珍贵档案首发 - 天天要闻

入选“遗产名录” !龙江两组珍贵档案首发

12日,黑龙江省档案馆举行庆祝“6.9”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开发成果公布发布会,现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档案开发成果《清代黑龙江户口档案选编》、《鄂温克族满文历史档案译编》首发,该资料也填补了国内外史料研究的空白。为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黑龙江省档案馆依托特色馆藏,持续发力档案价值挖潜,成功...
1942年,游击队长未经组织同意,跟日军军官吃饭,聂帅这样处理 - 天天要闻

1942年,游击队长未经组织同意,跟日军军官吃饭,聂帅这样处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文章不收费!但含广告解锁,几秒后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1942年,晋察冀军区的某家农户里,游击队队长樊金堂坐在土炕上,笑容满面地冲着对面的人举杯。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