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屯兵陈仓城下时,曹真到底在哪里

2022年07月01日14:14:19 历史 1893

公元228年冬,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失败不到一年以后,就再次出师北伐。这一次诸葛亮出散关,改走陈仓道进军。根据《三国志·曹真传》记载,曹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以后,预估蜀军可能会走陈仓道,所以命将军郝昭王生在此驻守,并加固城防。结果蜀军果然从此进兵。由于魏军有备,蜀军攻城不克,最后粮尽退兵。

(曹)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三国志·曹真传》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屯兵陈仓城下时,曹真到底在哪里 - 天天要闻

不过有趣的是,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提到,诸葛亮兵出散关围困陈仓时,曹真亲自率兵前来救援,和蜀军对峙。

(建兴六年)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

而《三国志》其他地方,包括《曹真传》中都没有提及此事,只有《张郃传》中提到张郃奉命前去救援陈仓,那么当时曹真到底有没有去迎击蜀军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二。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屯兵陈仓城下时,曹真到底在哪里 - 天天要闻

根据《张郃传》记载,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曹叡司马懿荆州整顿水军,准备经沔水入长江伐吴。为此曹叡还特地命张郃督军前往荆州,受司马懿的节制,共同伐吴。只是此时恰逢冬天水浅,大船无法航行,于是张郃暂时率军屯驻方城。此时诸葛亮突然出兵陈仓,并发起猛攻。曹叡急忙将张郃召回京师,调拨给他南北军三万,赶去救援陈仓。

司马宣王治水军于荆州,欲顺沔入江伐吴,诏郃督关中诸军往受节度。至荆州,会冬水浅,大船不得行,乃还屯方城。诸葛亮复出,急攻陈仓,帝驿马召郃到京都。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屯兵陈仓城下时,曹真到底在哪里 - 天天要闻

从这段记述看,诸葛亮兵临陈仓发起进攻时,张郃还在荆州。而且文中提到诸葛亮是“急攻陈仓”,那么前线局势应该比较危急。而陈仓城内只有一千多守军,一旦蜀军突破魏军防御,突入关中,那么局势就比较麻烦了。更何况《通典》中还提到诸葛亮分兵攻打郿县等处,显然曹叡在等张郃从荆州赶回来前,不大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很可能派曹真先行前往关中,整顿魏军迎击蜀军。

此外在《张郃传》中还提到,在张郃带兵出发前,曹叡曾经问他等到援兵赶到时,诸葛亮会不会已经拿下陈仓。张郃估计蜀军缺粮,不能久攻,于是回答说估计诸葛亮的军粮最多还能支撑十天,不等自己带兵赶到,蜀军已经撤走。之后果然不等张郃率军赶到,蜀军就已经退走。

(张)郃知亮县军无谷,不能久攻,对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而就在蜀军撤退时,魏将王双带领骑兵前去追击,结果却被诸葛亮击败,王双被斩。

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屯兵陈仓城下时,曹真到底在哪里 - 天天要闻

很多人认为这里的王双,其实就是和郝昭一起守陈仓的王生。一个人有别名,或者是写史书时名字出错,确实都可能发生,不排除王生就是王双的可能。然而即使王双就是王生,陈仓城内也不过一千多人,这么点守军最多也就能凑出两三百骑兵。而蜀军起码有数万之众,郝昭也是一代名将,不大可能让王生只带着几百骑兵就去追击数万蜀军。

事实上按照蜀军北伐的兵力,魏军既然敢追击,几千骑兵应该是有的。魏军能集中起几千骑兵,在前线的兵力应该也有数万之众。历史上可不像《三国演义》里那样,大家动辄就能拉出几十万大军,有几万人就已经是大规模的战事了。

既然张郃赶到前,陈仓一线已经集结了那么多部队,那么曹叡肯定已经派遣一个级别相当高的统帅到关中统一调度军队,增援陈仓。考虑到此前和此后,主持关中军事的都是曹真,当时曹真应该就已经在关中,并指挥大军到了陈仓。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屯兵陈仓城下时,曹真到底在哪里 - 天天要闻

所以综合来看,诸葛亮围困陈仓时,曹叡一面从荆州调回张郃,一面已经命曹真赶到关中,调集人马去迎击蜀军。那么《曹真传》为什么只字不提此事呢?

《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史书,书中以每个历史人物的传记来记述历史。这种体裁的好处是能更好地描述每个历史人物。不过由于一个历史事件可能不止一个人参与,所以给一个人立传时往往夸胜讳败,主要叙述他的功绩,对于那些败仗,只要不是对其本人和历史有太大的影响,那么往往只在别人的传记中提及。

比如说张飞和张郃的宕渠之战,《张郃传》中只提到张郃攻取巴东、巴西二郡,将两地居民迁到汉中,然后在宕渠被张飞所阻。而在《张飞传》中,则详细地描述了张飞如何杀了张郃一个全军覆没。

具体到曹真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的表现,他虽然准确预判了诸葛亮会兵出陈仓,并提前做好了准备。可是两军实际接触以后,他并没有取得太多战果,反而在追击蜀军时损失不小。而且随后诸葛亮又趁他不备,突然袭取了阴平、武都两郡,曹真这次和诸葛亮的交手中,其实挺失败的。陈寿隐而不提,也就不奇怪了。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屯兵陈仓城下时,曹真到底在哪里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