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墓有多特殊?600多年无人敢盗,康熙乾隆常去参拜

2022年06月29日18:09:27 历史 1419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具话题性的帝王之一,他原是一无所有的乞丐,在元末遍地狼烟、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下参加农民起义,最终奋斗至庙堂顶点,这样的崛起经历极具传奇色彩。

朱元璋阴鸷残忍的行事风格令世人毛骨悚然,他以高压政策对百姓进行极权统治,大肆屠戮功臣,对罪犯动辄株连九族,并采用剥皮实草的酷刑惩治贪官。

朱元璋的墓有多特殊?600多年无人敢盗,康熙乾隆常去参拜 - 天天要闻

朱元璋的陵墓如同他本人一样隐没于恐怖神秘的帷幕之下。在墓主故去后的六百余年间,从未有盗墓贼敢于光顾此地。

更有意思的是:在明朝覆灭几十年后,清朝康熙、乾隆皇帝竟相继前往参拜陵墓。

那么,这座陵墓到底有何玄妙之处?难道是残暴天子的余威震慑了盗墓贼?抑或是前朝陈迹蕴藏的珍宝吸引了清朝统治者?真相究竟如何,让我们随同笔者一起来一探究竟。

朱元璋的墓有多特殊?600多年无人敢盗,康熙乾隆常去参拜 - 天天要闻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朱元璋的陵墓名为“孝陵”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是他与马皇后的合葬陵寝。

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孝陵幸免于盗墓贼盗掘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皇陵的修筑是从地表自上而下挖掘墓坑,地宫建好后再进行封护。这样的设计使得盗墓贼很容易通过挖掘盗洞进入陵墓。

北齐文宣帝的陵寝按这种挖掘方式筑于村落之下,发掘时帝陵损毁严重,数个盗洞直通墓道、墓室,墓内积水严重,精美的壁画遭到破坏,无数稀有的文物也被洗劫一空。

朱元璋的墓有多特殊?600多年无人敢盗,康熙乾隆常去参拜 - 天天要闻

但孝陵的主体则是傍山而建,将地宫建于被挖空的石头山独龙阜之内。独龙阜坚硬的山体使得盗墓贼很难通过盗洞的方式进入地宫。

若无法打通盗洞,盗墓贼自然也不缺乏其他进入陵墓的方式。孙殿英盗掘清东陵和慈禧墓时,即用炸药对古墓进行暴力破坏并强行进入。

但孝陵坐落于南京市中心内,此地聚居稠密、人烟鼎盛。若盗墓贼贸然使用炸药,那么搞出的巨大动静将使他们的行为很难不被人察觉。

朱元璋的墓有多特殊?600多年无人敢盗,康熙乾隆常去参拜 - 天天要闻

别出心裁的结构设计

孝陵在结构方面一些独具匠心的设计方式也让盗墓贼对其无从下手,亦是保护陵墓不被盗掘的一大原因。

一般帝陵的封土会在地表之上形成醒目的坟丘;连接主室的墓道与地面垂直或倾斜成一定的角度;同时墓道进口还可能有石像、浮砖、碑铭、券门等醒目标志,这导致盗墓贼很容易就能找到陵墓的入口。

但孝陵隐没于深山之中,工匠对墓道的设计也是费尽心思,墓道并未穿过墓室的中轴线,而是颇具心机地被修筑在了墓室的侧边。

朱元璋的墓有多特殊?600多年无人敢盗,康熙乾隆常去参拜 - 天天要闻

除此之外,工匠还将墓道的进口用土石进行了严密封护,墓道周围也被山体坚硬的岩石层层包裹。

这种密不透风的隐匿方式令盗墓贼很难找到孝陵的入口。若盗墓贼企图绕开墓道从山体其他部位进入陵墓,则会耗费更为巨大的成本并面临更高的失败风险。

孝陵另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设计是在地宫上方的宝顶铺设了厚厚的鹅卵石,这层鹅卵石不仅可以加快雨水的渗透速度,使雨水快速流进宝顶内的排水设施中,也起到了重要的防盗作用。

朱元璋的墓有多特殊?600多年无人敢盗,康熙乾隆常去参拜 - 天天要闻

当盗墓贼破坏宝顶结构打通盗洞时,鹅卵石自身的重量会使其像流沙一样从四面八方涌下来,将盗墓贼的退路彻底地堵死。

这些精妙的设计有效地防止了盗墓贼的觊觎,所以我们现在依旧能见到保存完好,毫无被盗痕迹的孝陵。

安排周全的人力保护

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的长眠之处,蕴含着丰厚的政治意义和文化价值,因而在其落成后的数百年间,针对陵墓的保护措施从未缺位,这使得陵墓远离了盗墓贼的破坏。

朱元璋的墓有多特殊?600多年无人敢盗,康熙乾隆常去参拜 - 天天要闻

在明代,孝陵作为祖宗根本之地深受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为保证明太祖得以安息灵魂不被打扰,统治者将孝陵周边皆划作禁地,并设置了专门的驻守部队,令其在此驻扎戍守陵墓。

这支卫戍部队因此得名为“孝陵卫”,孝陵卫的士兵们经过层层筛选,具备出众的军事素质,既可飞马扬鞭,也可百步穿杨。

这些士兵们还具有高度的责任使命感,他们从不倦于操练和巡查。他们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接受朝廷的考核,当年老力衰不能胜任戍守陵墓的任务时,就会告老还乡让自己的儿子过来接替自己。

朱元璋的墓有多特殊?600多年无人敢盗,康熙乾隆常去参拜 - 天天要闻

明朝灭亡后,孝陵卫也随之烟消云散,但孝陵并未因此失去它的保护力量。

明末遗民们为了寄托对故国的追思,往往承担起戍守陵墓的任务,著名的经学家顾炎武就曾寓居钟山之下成为孝陵的守陵人。

孝陵是明末遗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清朝统治者的政治宣传工具,它的政治作用使得自康熙起的清朝统治者们采取一系列行动支持了护陵的工作。

同治年间,曾国藩就曾奉诏修缮孝陵,将孝陵陵园内破碎的石碑进行粘合修复。

朱元璋的墓有多特殊?600多年无人敢盗,康熙乾隆常去参拜 - 天天要闻

宣统年间,随着孝陵周边游人逐渐繁盛,江宁知府也安排专人在陵园内树立告示碑,警示游人不要做出破坏陵墓的举动。

即使是在清朝终结之后,民国政府也对陵墓的保护工作相当重视,专门拨款对其进行保护,孙中山还曾偕同官员们一起来祭拜孝陵,对保护工作做出指示。

康乾来访的原因

明清鼎革之际的孝陵仍受新朝重视,康熙、乾隆南巡时亲临孝陵,行“三跪九叩”大礼,令人大跌眼镜。

朱元璋的墓有多特殊?600多年无人敢盗,康熙乾隆常去参拜 - 天天要闻

但二人如此虔诚地拜谒行为显然并不是在单纯地凭吊前朝旧君,而是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政治诉求。

康乾参拜孝陵一是为了缓解民族矛盾。众所周知,在清朝进军中原的进程中,其在包括南京在内的江南地区犯下的罪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清军不仅颁布“剃发令”强令江南百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还在攻打嘉定扬州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城,人们无不对残暴的清廷充满切齿之恨。

朱元璋的墓有多特殊?600多年无人敢盗,康熙乾隆常去参拜 - 天天要闻

于是在战事结束、政局稳定后,清朝统治者很快采取了补救措施,康熙和乾隆为了向江南民众示好,便亲自来到他们的精神圣地做出恭敬谦卑的姿态,其掩盖过往罪行、缓解满汉矛盾的真实目的昭然若揭。

康乾参拜孝陵二是为了消弭文化隔阂。清政权作为来自白山黑水间的少数民族,作为中原的外来侵略者,为了稳定他们的基本盘,就需要不断地接纳中原儒家文化,借此消除汉人们对其“残暴蛮夷”的固有观念,赢得世人对其统治的认可。

朱元璋的墓有多特殊?600多年无人敢盗,康熙乾隆常去参拜 - 天天要闻

明太祖开创汉族基业,奉行儒家文化。在消弭文化隔阂的诉求驱动之下,康乾二帝才前往参拜了明孝陵,意在向世人宣示他们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心态,促成满汉二族在文化领域的融合。

然而,无论是缓解民族矛盾也好,消弭文化隔阂也好,清朝统治者的参拜孝陵的最终目的都是维护其统治的稳定性。

结束语

明太祖和康熙、乾隆已然作古,而孝陵仍默默藏身于紫金山中,不同往日的是它已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朱元璋的墓有多特殊?600多年无人敢盗,康熙乾隆常去参拜 - 天天要闻

如今,孝陵以精美的文物展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以沧桑的遗迹诉说着明清时代的陈年往事。

这正是这座帝陵最美好的归宿——不是作为封建君王的政治工具,而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遗产而存在。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