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回忆父亲邓绍昌:变卖家产凑300元供他留学,一别终生未见

2022年06月27日22:15:14 历史 1794

1919年,邓小平准备离开祖国前往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未来。

他的父亲邓绍昌,为了凑足儿子出国留学的昂贵学费,不惜变卖家产,给他东拼西凑了三百元。

然而当年踏上旅法行程时,不满16岁的邓小平,可能根本想不到,这竟然是他与父亲的永别!

那么,邓小平和他的父亲邓绍昌之间,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感人往事?

在当时的环境下,邓绍昌为何要力排众议,变卖家产,送儿子到法国留学,这其中蕴含着一个父亲怎样的心灵寄托?

邓小平回忆父亲邓绍昌:变卖家产凑300元供他留学,一别终生未见 - 天天要闻

一 虽是望族,奈何家道中落

为何拿出300元,邓绍昌都要落到变卖家产的地步呢?难道邓家很穷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对于现代人来说,300元也许很不起眼,但这是我们有幸生长在一个伟大时代的缘故。

要知道,邓小平小时候生活的环境,那可是积贫积弱的旧中国。

在当时的旧中国,寻常人家的孩子,接受普通教育尚且困难,出国留学就更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甚至连头脑里闪过这个念头,都是一种奢望。

具体到当时旅法的邓小平身上,他要想到法国留学,家里至少要给他拿出300块银元——这就相当困难了。

因此,在得知邓绍昌要送儿子到法国留学,家里人大都是持反对的态度。

300块银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都可以维系好长时间了。再说了,为何非要把孩子送到外国去呢?

然而为了儿子能够到法国留学,邓绍昌咬咬牙,把家里的存粮卖了个七七八八。

邓小平回忆父亲邓绍昌:变卖家产凑300元供他留学,一别终生未见 - 天天要闻

然而钱还是差得太多,邓绍昌只好又打田产的主意——那可是他和父亲辛苦置办几十年才积攒下来的,对于中国传统农民来说,这几乎意味着比命根子还宝贵。

在变卖了一部分田产后,又找人借了一部分,七拼八凑之下,才把300元的学费送到了邓小平的手里。

之所以要这样大费周章,是因为那时的货币体系,银元太值钱了:以普通的5块银元而论,就能换回500斤大米、能买回一头牛......

这样换算下来,300块银元,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意味着多么巨大的财富,这也难怪邓小平的家人会持反对的态度了。

当然,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更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太穷了。普通的中国人,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从邓氏家谱记载来看,邓小平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说起来邓家在广安算得上是“名门望族”,怎么会拿不出区区300块大洋?

据家谱记载,邓小平的祖上,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当时正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坐天下。

江西吉安府庐陵人邓鹤轩,到四川广安走马上任兵部员外郎之职,这在当时是从五品,这便是广安邓家的一世祖。

邓小平回忆父亲邓绍昌:变卖家产凑300元供他留学,一别终生未见 - 天天要闻

到清朝乾隆年间,邓家出了个邓时敏,官至大理寺卿,这相当于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了,妥妥的高官。

但是到了近代,邓小平的曾祖父开始,人丁却不旺,到邓小平父亲邓绍昌,是标准的三代单传。

好在这一点,到了邓绍昌这一代开始有了转变。邓绍昌和夫人淡氏,育有3男2女,邓家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凭借着吃苦耐劳,再加上头脑活络,靠着织布这个营生,邓家逐渐有了一些积蓄,接着就是买房置产。

清光绪12年,邓绍昌出生的时候,俨然算是一个坐拥40亩良田的小地主了。

邓绍昌先后在乡团总、县团练谋职,后来参加“保路运动”时,还成为了“哥老会”的“掌旗大爷”。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川东北起义军闻风而起,攻下了广安县城,邓绍昌担任了新军训练营营长。

虽然国民临时政府成立后,遣散了川东北起义军,但这段时间的经历,给邓小平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植入了革命的种子。

邓小平回忆父亲邓绍昌:变卖家产凑300元供他留学,一别终生未见 - 天天要闻

(辛亥革命的导火线——保路运动)


虽然当官时挣了不少钱,但邓绍昌是侠肝义胆的好汉,不愿意与那些为祸乡里的“乡匪”同流合污,很快便受到排挤和打击。

当时虽然很多人明面里都在赞成革命,但事实上又有多少人是各怀鬼胎,甚至想要从中混水摸鱼呢?

为了避祸,邓绍昌不得不远走他乡,邓家就此家道中落。邓小平记得,他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居然连学费都拿不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淡氏甚至不得不亲自养猪,来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可想而知,300块大洋,对于邓绍昌来说,是多么庞大的一笔钱!

邓家的祖上确实曾经辉煌过,但当时的邓绍昌已经家道中落,更不要说当时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时代,谁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对于处于落魄中的邓绍昌来说,难以拿出这么一笔钱,就毫不意外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邓绍昌当年的力排众议,就不可能有以后的邓小平。20世纪的中国伟人中,也许就会少了一个灿若星辰的名字。

二 言传身教,父爱不止于三百块大洋

对于邓绍昌力排众议,宁可变卖家产,也要送儿子到国外留学,当时的一众亲友可是为此吹胡子瞪眼的。

对于看不见的前程和读书而言,三百块在那个年代,足够一个普通家庭,安稳半辈子吃穿。

邓小平回忆父亲邓绍昌:变卖家产凑300元供他留学,一别终生未见 - 天天要闻

(邓小平广安故居)


这就是邓小平父亲邓绍昌的与众不同之处了。

邓小平的弟弟邓垦在谈到对父亲的感受时,用了一句非常复杂、甚至前后矛盾的话来形容:他是一个思想先进的旧社会人。

邓小平在回忆起父亲的时候,也称他是“进步党人”,这足以说明,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他的思想比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要开明的多。

那时候虽然已经是民国,但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特别是内地的中国人来说,观念还是相当的保守,出国这种事想都不敢想。

但对于邓绍昌来说,这似乎就没有什么影响,相反他对此还是抱着欢迎的态度。

因为出生的时候,家里条件还算不错,这让邓绍昌比起很多同龄人来说,多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成都政法学校上学期间,邓绍昌接受到了新式教育,等机会来了的时候,他确实有送儿子到法国去的意愿。

在邓绍昌眼里,到欧洲去留学,同样是新式教育,当然起点也更高。

其次,就是邓绍昌把对儿子的爱,转化为对邓小平的刻意栽培。

邓小平回忆父亲邓绍昌:变卖家产凑300元供他留学,一别终生未见 - 天天要闻

邓绍昌对家中长子邓小平,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刚出生的时候甚至给他起了“邓先圣”这样的名字,后来私塾先生觉得太过“如雷贯耳”,才改成了“邓希贤”。

仅从名字,就足以看出邓绍昌对儿子的器重程度。

邓绍昌在参加革命时,曾把家中长子的邓希贤带到军营,要他一同接受革命熏陶,那时的邓小平只有7岁。

再次,更重要的,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之下,邓小平所表现出来的潜质,让邓绍昌愿意在他身上付出甚至倾其所有。

邓小平从小表现出来的聪明好学,让他的父母感到特别的欣慰。

三字经》、《百家姓》这些启蒙读物,年幼的邓小平很快就背得滚瓜烂熟,特别是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邓小平的母亲淡氏是一个生性善良的人,从来见不得别人受苦。曾经有次家里的佃户,想要出去自立门户,于是就闹着退佃。

佃户到外面闯荡一番,经历了社会毒打,没有办法又腆着脸求上门来。淡氏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说,立马就腾出屋子,把他们重新安顿了下来。

邓小平回忆父亲邓绍昌:变卖家产凑300元供他留学,一别终生未见 - 天天要闻

(邓小平生母淡氏)

在这样一个家庭,耳濡目染下长大的邓小平,自然也继承了母亲与人为善的秉性。

有次邓绍昌忽然发现,家里少了5块银元——按照当时的物价,足以买500斤的大米,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钱了。

邓绍昌怒不可遏,思前想后他觉得,这一定是“家贼”所为,于是便把全家人召集起来。

然而还没等他发话,邓小平就主动站出来“认罪”,说这钱是他偷偷拿走了,甘愿认打。

邓绍昌正在气头上,当即也不多说,把邓小平狠狠地揍了一顿。气消了以后,邓绍昌回过神来,他猛然想到,儿子从小在吃穿用度上特别的节俭,这次不会是无缘无故吧?

问过儿子以后,邓绍昌才知道,原来邓小平有位同窗的妹妹高烧不退,急需用钱治病。

如果没有钱的话,很有可能这位同窗的小妹妹,命就没了。邓小平想来想去,就私自从父亲那里拿了银元,让同窗拿去给妹妹治病。

虽然如同当时普遍中国人的父辈一样,邓绍昌在家里有着自己说一不二的威权,对子女的教育,从来都是打骂为主。

邓小平回忆父亲邓绍昌:变卖家产凑300元供他留学,一别终生未见 - 天天要闻

(邓小平和家人在一起)

但这不等于说,邓绍昌就是个不能通情达理的人。相反,他为人特别的急公好义,经常为穷人仗义执言,这也是他后来受“乡匪”报复的主要原因。

从邓小平那里得知实情后,邓绍昌又气又疼,他忍不住问,刚才打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为自己辩解几句呢?

让他没想到的是,邓小平的话,直接把他给震住了——他对父亲说,不管怎么样,拿了家里的钱就是不对,自然就该受罚。

百感交集的邓绍昌,从此开始认识到,邓小平身上确实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东西,值得他悉心地栽培。

因此,邓绍昌虽然奔走于重庆和广安两地,终日颠沛流离,但他把浓厚的家国情怀,寄托在了儿子邓小平的身上,对于他的教育,从来都特别的上心。

对于邓小平来说,如果母爱情深似海,那么父爱得深沉,便不止如山了。

就在这时,一个对于邓小平来说,改变命运的机会出现了......

三、送子留学,终生未曾相见

邓小平从县立广安中学毕业那年,只有14岁。接下来该把他送到哪里接受更好的教育,成为邓绍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重庆期间,邓绍昌偶尔得知,大教育家吴玉章先生正在创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他觉得这对于儿子来说,或许是一个深造的大好机会。

邓小平回忆父亲邓绍昌:变卖家产凑300元供他留学,一别终生未见 - 天天要闻

(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旧址)


于是他便征求邓小平的意见,问他是否愿意去这个学校。

收到父亲的信后,邓小平觉得这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为了将来报效国家,都是如此。

因为父亲在信中表明,在这个学校一年后,毕业后就可以去法国留学。

在当时的年轻人心中,出国留学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几乎是他们所能想到的,走出一滩死水的唯一希望了!

邓绍昌和儿子对接下来的旅法勤工俭学,都抱着很积极的态度,但是邓小平的母亲淡氏在这件事上,却持反对的态度。

她和儿子朝夕相处了15年,眼下要把他送到远涉重洋、听都没听说过的法国,又怎能不让她牵肠挂肚呢?

淡氏隐隐觉得,如果她这次放儿子离开,只怕今生就再难有再见的机会了。

然而邓绍昌在这件事上,表现出了特别坚决的态度,任凭家里人反对,他依然力排众议,决定送儿子去法国。

邓小平特别的争气,顺利地考上了留学预备学校。但这时他才知道,赴法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虽然父亲平素里不苟言笑,但这次他几乎倾家荡产的支持,让邓小平感受到了,父亲这是在他身上寄托了革命理想:新知识,新世界,新生活。

邓小平回忆父亲邓绍昌:变卖家产凑300元供他留学,一别终生未见 - 天天要闻

(《国民公报》关于重庆留法预备学校的报道)


邓小平乘坐“盎特莱蓬”号到了法国以后,很快结识了周恩来、聂荣臻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志,成为了有名的“油印博士”。

1922年,邓小平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这一年他才18岁。

从此,邓小平开始走上了他那波澜壮阔的革命一生,开始把他的所有精力,与中国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紧密相连。

回国后,邓小平不是没有寻找家人的机会,然而为家人的安全考虑,邓小平选择了革命大义为先,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然而这一切,对他寄予厚望的父亲邓绍昌,却永远看不到了。因为在他有生之年,再也没有与儿子相见。

朱自清的《背影》,描绘了一个老父亲那匆匆离去的背影,让人感受到了父爱,是那样的深沉,从来不曾言语,却是让人泪目的伟大!

在邓小平踏上赴法旅程时,他的父亲邓绍昌,站在身后默默的挥手作别,他没有给儿子留下一个值得毕生追忆的背影。

邓小平回忆父亲邓绍昌:变卖家产凑300元供他留学,一别终生未见 - 天天要闻

一百多年后,我们很难想得出,当年邓绍昌在送儿子离开时的复杂心情——也许,对于他来说,倾其所有、尽其所能,把儿子送到一个更光明的地方,他便已经足够了。

至于是否终生与儿子不得相见,邓绍昌是否想过呢?

现实之中,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有着一个更为落寞的结局。

儿子远赴法国后,在广安的邓绍昌,只能靠着邓小平寄来的一些进步杂志和信件保持联系。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东西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最终并没有保存下来。

1936年,一身侠肝义胆的邓绍昌,由重庆回广安的路上,在南充被人寻仇杀害。这一年的邓小平,正忙着为中国革命戎马倥偬、无瑕他顾。

此时的他,随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到达陕北,这年5月担任了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一直到1945年,从千里迢迢找上门来的弟弟口中,邓小平才得知父亲早已去世,从此天人永隔,邓小平与父亲的最后一面,就是那个不太清晰的背影......

四、年少离家,原来近乡情怯

从1904年出生到1919年离开,广安始终是邓小平心中难舍的乡愁——这里不仅有他无忧无虑的童年记忆,而且承载了父母对孩子无尽的爱......

1927年,23岁的邓小平回到国内,首站便在西安播撒革命火种,后来到武汉担任中央秘书,积极参加“八七会议”的筹备工作。

邓小平回忆父亲邓绍昌:变卖家产凑300元供他留学,一别终生未见 - 天天要闻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从那个时期开始,邓小平不再用原来的名字“邓希贤”,而改名“邓小平”。

革命战争年代风雨如晦,邓小平戎马倥偬,随时都面临着生存的考验,那时的他,没有回到家乡的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坐政重庆,主政西南长达3年的时间,这时候离广安不过150公里左右,可以说是近在咫尺,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邓小平并没有回家看过。

非但主政3年没有回过家乡,直到邓小平离开人世,他都没有回过让他魂牵梦萦的故乡广安。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为何邓小平不在老年衣锦还乡?

那是因为邓小平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爱戴,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特别的接地气,特别的愿意向人民展示他那普通而又平凡的一面。

邓小平对家庭特别的看重,在卓琳的眼里,他是一个不浪漫但真诚实在的好丈夫。

即便在困难时期,邓小平依然会努力维护全家老小的周全。为了伤残的邓朴方,从来不求人的邓小平,罕见地向毛主席写信,请求组织帮助解决儿子的治疗。

下放南昌时期,他在给汪东兴的信中,很少谈到对自己的要求,但对于家人的关爱,字里行间毫不掩饰。

邓小平回忆父亲邓绍昌:变卖家产凑300元供他留学,一别终生未见 - 天天要闻

已经卸任的邓小平,在南巡期间与人谈话时,出人意料地谈到了家庭问题,多次强调“家庭是个好东西。”

邓小平曾多次憧憬过退休后的生活,他最大的希望,“过一个真正的平民生活。”

更何况是邓小平这样一个有血有肉、魅力独具的政治家,就更让很多人感到匪夷所思了。

1986年,邓小平与亲戚在成都相见时谈到此事,已经年过八旬的老人动容不已,他怎么不想念自己的家乡呢?但他给出了不回家乡的原因,主要就是“害怕”,害怕故土带给自己的回忆。

这不仅是离家多年游子的“近乡情更怯”,而且是位居高堂的人民情怀,让他不敢惊动地方。

当然,在这位老人心里,可能也会怕睹物思人、空伤悲切吧!

新中国成立后,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先后有9次因工作原因,回到过四川,然而他一次都没有回过家乡广安。

1997年2月19日,在香港即将回归前夕,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没有能够等到,他亲自倡导的“香港回归”。

邓小平回忆父亲邓绍昌:变卖家产凑300元供他留学,一别终生未见 - 天天要闻

从1919年离开家乡,到1997年与世长辞,邓小平78年从来没有再踏上过广安的土地。

退休后的邓小平,拒绝了很多外国政要见面的请求,他希望能够在家里,陪伴在家人的身边。对于看过最高山峰的邓小平来说,家庭才是让他宁静的港湾。

也许,终生未能与父亲相见,是邓小平只能深埋在心底、永远无法碰及的遗憾了。

在他逝世多年后,人们依然能够记得他说过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三句古训告诉你,亲戚为什么会断交 - 天天要闻

三句古训告诉你,亲戚为什么会断交

从你出生开始,血脉就决定了亲戚关系。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你发现亲戚交往越来越现实,并且主动疏远了亲戚。当下,你还会发现“断亲潮”。很多人把断亲,归结于背井离乡的生活,因为大家都不在老家生活了,距离远了,因此感情就淡漠了。
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探秘“中国古代第一豪车” - 天天要闻

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探秘“中国古代第一豪车”

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第一豪车”长什么样?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以“车辚马萧 西戎绝唱”为主题的马家塬车舆博物馆,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以战国西戎车舆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马家塬遗址,是目前中国已知等级最高的一处战国晚期西戎贵族墓地。位于中原农耕区和草原游牧区交汇地带...
“兵仙”韩信,死前大喊3个字,现在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 - 天天要闻

“兵仙”韩信,死前大喊3个字,现在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

提起韩信,大家都会想到王者峡谷之中,那个最靓的仔,全图没有他过不去的坎,简直就是偷塔必备。但是你知道吗?在历史中,韩信可是相当厉害的军事家,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兵法谋略了得,常常以少胜多,被称为“兵仙”“战神”级的人物。
“5·18国际博物馆日”长沙主会场活动在长沙博物馆启动 - 天天要闻

“5·18国际博物馆日”长沙主会场活动在长沙博物馆启动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5月17日,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长沙主会场系列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沙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博物馆承办,湘江新区宣传工作部、各区县(市)文旅(广)体局协办。湖南省文物局党总支委员、综合规划财务处处长彭士奇...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举办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暨社科普及主题周系列活动 - 天天要闻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举办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暨社科普及主题周系列活动

5月17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结合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主题活动周,开启主题文化宣传活动。上午9点15分,原创研学思政课《“此致·近你”——“爱”的家书》(父母篇)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多功能厅首次开讲。炭子冲小学的近百名学生成为了这一课程的首批宣讲对象。该课程甄...
辛追娭毑长这样!湖南博物院首次AI重现,业内:AI时代的文物将焕发新生 - 天天要闻

辛追娭毑长这样!湖南博物院首次AI重现,业内:AI时代的文物将焕发新生

身着橙色汉服的“辛追夫人”,双手安放膝前正襟端坐,五官立体、仪态大方,皮肤肌理清晰可见……穿越2000余年的历史沧桑,人们竟然在今时今日见到了辛追夫人的“真容”……5月17日,“东方睡美人”汉代辛追夫人化身3D数字人亮相。这是在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之际,其考古成果在数字化领域的又一重大应用。马王堆汉墓是...
突然爆火!菏泽郭有才,“当官”了! - 天天要闻

突然爆火!菏泽郭有才,“当官”了!

近日,山东菏泽小伙郭有才翻唱的歌曲《诺言》,带火了菏泽。他经常直播的菏泽南站也成了菏泽最热门的打卡地之一。 5月17日,据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账号发布的最新视频,郭有才已被聘为菏泽市文化....
四人赛题库-隋朝 - 天天要闻

四人赛题库-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创建者是隋文帝杨坚,建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第二任皇帝隋炀帝杨广迁都洛阳。隋朝仅仅持续了38年,虽然统一了全国,疆土也扩大了不少,但大事不多,存在感不强。隋朝虽然年数不多,但皇帝不少,前后经历了五个皇帝,比较出名的是两个皇帝,杨坚和他的儿子杨广。
古代人都“卖身葬父”,为什么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后其实大有原因 - 天天要闻

古代人都“卖身葬父”,为什么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后其实大有原因

文丨微生晓芸编辑丨微生晓芸前言估计大家在电视剧里都看到过一个很奇怪的场景,那就是“卖身葬父”。有些人都是因为要钱处理家人的后事,所以就签订了“卖身契”,成为了丫鬟仆人。但是这也让人觉得奇怪,只是挖个坑而已,为什么不自己动手挖一挖?实际上背后大有原因。为何“卖身葬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