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让晓洛科夫抓捕安德罗波夫,为何晓洛科夫最终自杀

2022年06月21日14:24:29 历史 1422

1982年9月10日,也就是勃列日涅夫去世前两个月,他突然召见了内务部部长尼古拉·阿尼西莫维奇·晓洛科夫,命令晓洛科夫在3日内逮捕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勃列日涅夫让晓洛科夫抓捕安德罗波夫,为何晓洛科夫最终自杀 - 天天要闻

▲安德罗波夫

说起来,安德罗波夫在赫鲁晓夫时期就受到重用。特别是他作为外交大使,在匈牙利发生反政府武装暴动时,在该事件中表现突出,因此得到了赫鲁晓夫的赏识和器重,被任命为苏共中央书记。并且作为赫鲁晓夫的亲信,多次跟随赫鲁晓夫出国访问。

然而随着赫鲁晓夫被迫交权退休,安德罗波夫也被解除中央书记的职务,改任克格勃主席。

原本,安德罗波夫很难再现赫鲁晓夫时期的荣光,但在勃列日涅夫当政期间,有一件事却让安德罗波夫再度得到勃列日涅夫的器重和信任,而他也因此再度成为仅次于勃列日涅夫的二号人物。

1969年1月22日,按计划,勃列日涅夫将前往科伏努科沃机场参加迎接载誉而归的航天英雄鲍里斯·沃林洛夫等人的活动。

就在出发前,安德罗波夫突然安排原本应该坐2号车的勃列日涅夫坐上了3号车,而让外形与勃列日涅夫酷似的航天专家别列戈沃伊坐上了2号车。

在车队行进的过程中,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很快窜出一个枪手挡在2号车前,拔出手枪对着车内就连发数枪。枪手很快就被控制,别列戈沃伊和司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受伤。

这场意外显然是冲着勃日涅佐夫来的,所以惊魂未定的勃日涅佐夫,直接下令掉转车头,打道回府。

从那以后,安德罗波夫重获勃日涅佐夫的信任。再加上安德罗波夫在“布拉格之春”与阿富汗战争中表现不俗,因此勃日涅佐夫对他愈发器重,很快他就成为了仅次于勃日涅佐夫的2号人物,并且还获得了勃列日涅夫的高度评价。

勃列日涅夫让晓洛科夫抓捕安德罗波夫,为何晓洛科夫最终自杀 - 天天要闻

▲晓洛科夫

那么,勃列日涅夫为何突然翻脸,要逮捕安德罗波夫呢?

这就得说到内务部部长晓洛科夫了。

说起来,晓洛科夫也是赫鲁晓夫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

赫鲁晓夫在担任乌克兰第一书记时,他不满乌克兰官员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于是就把拥有大学学历的晓洛科夫提拔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苏维埃执委会主席。而晓洛科夫也果然没有辜负赫鲁晓夫的提拔,在战前三年,不仅重建了当地的军工厂,还扩大了顿巴斯地区的煤炭产业,使其保证了乌克兰各地的煤炭供应。

除此外,晓洛科夫还恢复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的文化生活。他不仅重建了歌剧院和芭蕾舞剧院,还把莫斯科市的各大剧团请来做文化交流,促进当地的文化发展。

赫鲁晓夫上台后,晓洛科夫被任命为摩尔多瓦中央书记。摩尔多瓦是个贫瘠的地方,那里不仅没有肥沃的土地,也没有矿产,但晓洛科夫硬是把那里打造成了苏联最大的葡萄酒产地,而他也因此被调到莫斯科,担任了政治局第二书记,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晓洛科夫坐了一段时间的冷板凳,不过他很快获得了勃列日涅夫的信任,并跻身于勃列日涅夫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帮”。

1966年,勃列日涅夫重建被赫鲁晓夫解散的内务部,能力出众的晓洛科夫获得提拔,被任命为内务部部长。

勃列日涅夫对晓洛科夫非常器重,甚至在晓洛科夫被调到莫斯科之初,他还让晓洛科夫住进自己家的楼上,让晓洛科夫和自己的家人生活过一段时间。

当然,晓洛科夫投桃报李,也把勃列日涅夫的女婿弄进了内务部,并让他担任了副部长的职务。

勃列日涅夫让晓洛科夫抓捕安德罗波夫,为何晓洛科夫最终自杀 - 天天要闻

▲勃列日涅夫和家人

晓洛科夫确实很会来事的。他刚上任,就给基层警察提高了待遇,还给他们换上了新的、漂亮的制服,又给市区级的内务部门配备了交通工具和技术装备,并且在他的建议下,警察享有了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因此,作为内务部部长,晓洛科夫获得了内务部上下一致拥护。

晓洛科夫待人亲切平和,很善于交际,因此他和政坛上的权贵们交情颇深,在整个勃日涅夫时代,有不少人得他推荐,在仕途上获得提拔。而他也因帮助勃日涅夫笼络人心,从而建立了自己盘根错节的人脉关系网。

不过,晓洛科夫也有一个政治对手,那就是同属强力部门一把手的安德罗波夫。两人的明争暗斗,在整个勃列日涅夫时期从来没有间断过。

比如在对待著名作家索尔仁尼琴时,两人的态度就截然不同。

索尔仁尼琴早期写过一本揭露斯大林时期苏联劳改营黑幕的书《伊凡·杰里索维奇的一天》,这本书受到了赫鲁晓夫推崇。在他的批准下,该书在当时成为了畅销书。甚至索尔仁尼琴还因为这本书,差点获得了列宁文学奖。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由于他恢复了斯大林主义,因此《伊凡·杰里索维奇的一天》就成了禁书,不允许出版和销售,而索尔仁尼琴也因此被认定为反动作家,再加上他当时对苏联体制又公开反对,因此克格勃逮捕了索尔仁尼琴。

有意思的是,索尔仁尼琴被捕后,他的小说《第一圈》和《癌病房》在国外不仅获得出版,还引起了轰动。甚至在1970年,他还因《第一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自然,在安德罗波夫的建议下,苏联当局禁止索尔仁尼琴去参加诺贝尔颁奖仪式。并且准备把他驱逐出境,剥夺他的苏联国籍。

这时,一向尊重文化工作者的晓洛科夫,就向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索尔仁尼琴是苏联文学史上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作家。所以他不赞成安德罗波夫的建议,认为安德罗波夫此举,会让索尔仁尼琴投入西方国家的怀抱,并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成为从事反苏联活动的中坚力量。

不过,安德罗科夫显然手段要高明得多,他不光秘密收集索尔仁尼琴的“黑材料”,还在舆论上起到了引导作用。因此,最终索尔仁尼琴不仅被剥夺了苏联国籍,而且还被驱逐出境。安德罗波夫因此在这场争斗中取得了胜利。

勃列日涅夫让晓洛科夫抓捕安德罗波夫,为何晓洛科夫最终自杀 - 天天要闻

▲索尔仁尼琴

还有一次,一位上流社会的贵妇向警局报案,声称她的两件价值不菲的皮草被盗了。警察在接下来的追查中,发现那两件皮草的来源并非官方的正规售卖渠道。在当时,由于皮草利润丰厚,一直是苏联政府垄断的产业。不过,警察在发现贵妇的皮草来源有问题后,并没有深究,就草草结案了。

安德罗波夫得知此事后,认为事情非同小可,所以让克格勃秘密调查,结果他们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地下生产皮草的黑产业链,而这个产业链通过贿赂官员、数据造假和走私等,把原本属于国家的财富,攫取到了自己的口袋里。

由于金额惊人,破获这个黑产业组织,必然是大功一件,所以安德罗波夫准备收网捕鱼。

就在此时,晓洛科夫找上门来,质问克格勃为何插手警察局的案子,且鬼鬼祟祟?安德罗波夫深知晓洛科夫是勃列日涅夫身边的红人,所以他提出和内务部一起来办理此案。

但晓洛科夫知道这起案子涉及内务部很多高层官员,为了庇护那些官员,晓洛科夫拒绝了安德罗波夫的好意,坚决表示这起案子只能由内务部来办理,克格勃不能插手。

安德罗波夫当然不能看着到嘴的鸭子飞走,所以他也很不客气地拒绝了晓洛科夫,并在两人分手后,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实施了抓捕行动。

尽管抓捕行动很顺利,可是在晓洛科夫的阻挠下,那些涉及该案件的内务部官员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这让安德罗波夫十分恼怒。

勃列日涅夫晚年时期,安德罗波夫已经把克格勃打造成了令苏联上下皆闻之色变的机构。他的强势也让勃列日涅夫感受颇深,因此嗜权如命的勃列日涅夫,也对安德罗波夫有了忌惮之心。

晓洛科夫深知,他的权力和财富都来自勃列日涅夫,而勃列日涅夫的身体状况已经每况愈下,他手中的权力也会很快易主。所以他必须先下手为强,在勃列日涅夫在位时,给予安德罗波夫致命一击,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力和财富。

勃列日涅夫让晓洛科夫抓捕安德罗波夫,为何晓洛科夫最终自杀 - 天天要闻

▲当选元首的安德罗波夫

1982年9月10日,病情已经恶化的勃列日涅夫接见了晓洛科夫。

晓洛科夫向勃列日涅夫出示了大量关于安德罗波夫的“黑材料”,并向勃列日涅夫告密称,安德罗波夫正在阴谋筹划“反党行动”,有政变夺权的危险。

勃列日涅夫当初能登上高位,就是靠政变成功起的家,他当然知道政变意味着什么,因此他来不及调查,就命令晓洛科夫在3日内务必逮捕安德罗波夫,并“查明其反党阴谋”。

晓洛科夫立刻出动了3支特工部队,分别前往安德罗波夫的家、克格勃总部和中央大楼。原本,晓洛科夫是想在逮捕安德罗波夫的同时,迅速瓦解他的势力。

不曾想,特工部队内部有人向安德罗波夫透露了消息,因此安德罗波夫反将一军,在特工部队经过的路上埋伏了克格勃精锐,双方经过一场小规模的火拼后,克格勃最终控制了3支特工部队。

此后,安德罗波夫以“保护领袖”的名义,增加了对勃列日涅夫的安防措施。自那以后,晓洛科夫再也没有机会接近勃列日涅夫,自然也很难再有机会和安德罗波夫对抗了。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病逝。随后,安德罗波夫被推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在安德罗波夫掌权后,晓洛科夫由于贪腐严重,先被解除所有职务,随后被开除出党,并剥夺所有荣誉勋章和称号。

1984年12月13日,绝望的晓洛科夫吞枪自尽。

在死前,他曾向契尔年科抱怨,他一生没有背叛过党和党的路线,他从小就沿着党指定的道路前进,既不左,也不右,除了工作没有其他爱好,如果指责他利用了特权,那么这个指控对大多数领导都适用。

不过,此时的契尔年科也深知自己不是安德罗波夫的对手,所以他除了选择依附也别无他法。因此,在听到晓洛科夫的抱怨时,他只能沉默不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马援:低调且战功卓著的东汉名将,为后世万代称颂的伏波将军 - 天天要闻

马援:低调且战功卓著的东汉名将,为后世万代称颂的伏波将军

序言马援(前14年-49年),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开国功臣,汉明帝明德皇后马氏之父。马援一生战功卓著,帮助汉光武帝刘秀平定陇西,击破陇右羌族,安定西北边疆。东汉建立后,马援于前41年受封伏波将军,平定交趾(今越南北部)二征姐妹叛乱,对南越地区实施汉化改革,安定岭南。
不能只搞民族主义:俾斯麦忽悠人爱国的同时,还搞了分配制度改革 - 天天要闻

不能只搞民族主义:俾斯麦忽悠人爱国的同时,还搞了分配制度改革

历史上,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在其执政期间,对内推行狂热的民族主义政策,将普鲁士打造成一个非常团结的军国主义堡垒。俾斯麦成功利用民族主义情绪,以统一德国、振兴德国为旗号,将普鲁士各阶层人士团结在其麾下,最终实现了统一德国的目标,也使新生的德国成为了世界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