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欧洲历史上的庄园:中世纪欧洲乡村的风光,和想象中大不一样

2019年11月15日11:15:11 历史 1065

提起庄园,人们首先会想起繁忙而充实的农业生活,其次会假想出一副惬意无穷、无拘无束的美丽画面来。挺着肚子、挥起粗壮手臂耕作的农夫和英俊潇洒、金发碧眼的优雅少爷都是庄园社会的组成部分。想知道真实的欧洲中古庄园是什么样吗?今日就向诸位还原一下!

一、对庄园的美好幻想和现实的面貌

还记得儿时对西欧庄园的最大印象,是来源于电影《傲慢与偏见》向我们描绘的贝内特一家生活场所。没有金碧辉煌的屋脊和墙壁,也没有巨大的喷泉和广场花园。欧洲庄园的雅致和简单,让人心生出一阵又一阵的神往。再长大一些,当我接触到知名网络游戏《魔兽世界》时,又被3d视野下可以自由体验的欧式农场给迷的神魂颠倒。

走近欧洲历史上的庄园:中世纪欧洲乡村的风光,和想象中大不一样 - 天天要闻

魔兽世界“西部荒野”地图

我相信读者中,也有不少是和我一样期盼世外桃源的那群人。在高低起伏的山脊旁建一幢属于自己的小屋,搭一棚简单却实用的农场;每天用环绕在屋子旁的水流清洁自己的脸庞,还能享受到自己的奶牛为家庭奉献的“甘霖”;吃着自己在田地里种植的甘蓝,饮用着家人亲自酿造的葡萄佳酿。这无疑是在喧闹世界中享受宁静和孤独的最佳处所了!

想象归想象,当瓷儿怀着激动的心扒拉开了史书,却发现关于庄园的历史真相实在让人“掩面泣涕”。没有金发碧眼的少爷和公主,多的是浑身散发着臭气的地头和庄官。对于牲畜粪便的处理不当会导致水源的污染,有时甚至会成为瘟疫的源头。中世纪更没有“冲天”的庄稼和吱呀吱呀的水车,在那时农作物的产量还不及今天的三分之一强。

走近欧洲历史上的庄园:中世纪欧洲乡村的风光,和想象中大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孤苦无依的农民们向城堡主任寻求庇护

二、中世纪庄园的真实现状

我们通常所讲的庄园(manor),是中世纪欧洲的基本经济单位。它的出现并不是因为人们的某种主观选择,而是迫于现实无奈而作出的被动反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四到五世纪的欧洲面临了蛮族大侵袭。在这场灾难过后,原本属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大多数地区,都受到了蛮族的毁灭,一些以城市或城镇为表现形式的殖民据点悉数遭遇了破坏。

走近欧洲历史上的庄园:中世纪欧洲乡村的风光,和想象中大不一样 - 天天要闻

蛮族入侵

欧洲因为城市被毁而导致了商业衰退,很多传统的重要的以商业为基业的城市也凋敝了。欧洲的经济和社会形态于是开始了一场极大的倒退。这就表现为城市的退化和农村的再次兴起,传统的奴隶制转变为了新兴的农奴制度。日耳曼人的封建关系将这种“平等的、却不高效的”经济形式稳定地延续了好几个世纪。

欧洲中世纪庄园同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体制可是大不一样,在那个时代是以劳务交换和以物易物为基础的。整个庄园就好比一个微观的社会,在那里生产出大量的粮食、饮料、衣物、工具等各项用度。

庄园主是通过“契约和习惯”这两大手段,而对农奴产生了一种超经济的人身强制。这种强制并不仅仅是要求农奴一生一世都要居住在他的庄园之上,此外还要求农奴履行一定的道德和宗教义务。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农奴若不依附于一个靠得住的庄园主,他就很可能因为无处可去而无法糊口,最终的结局就是活活等死。

走近欧洲历史上的庄园:中世纪欧洲乡村的风光,和想象中大不一样 - 天天要闻

3d复原的中世纪村庄图像

庄园内有被划分清楚的一道道田陇。在西欧,这些田地多呈现出条带状而不是一块块的正方形状。候建新先生对我们讲到,“很难想象,在社会秩序十分不稳固的状态下,这些古代农民还能够将彼此所占有的产权划分的如此清晰。”是的,我们常常讲中国古代的土地划分主要是依靠“高层权力”而并非“民间权力”。这一点上,欧洲与我们就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的契约是基于互相平等的基础上订立的。

除此之外,庄园内还有属于所有人的放牧区(公地),人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地喂养牲畜。庄园内的教堂也是面向所有人服务的重要场所,包括上至庄园主下至农奴的“婚丧嫁娶”,以及每周的礼拜和每年的节庆日,都需要大家一起团结在教堂里进行。每几个庄园能够共同组合成一个教区,这些教区有些是归并给罗马教皇统治的,也有些属于自治领。

走近欧洲历史上的庄园:中世纪欧洲乡村的风光,和想象中大不一样 - 天天要闻

中世纪乡村小教堂

那时大多数人的住宅都是简陋的茅屋,并非如同我们想象般人人都住在优雅的独立空间。不过,当时的乡村天气还没有那么恶劣,庄园的污染也并没有工业时代严重。农奴们在一天大约3、4个小时的工作之余,都可以尽情的享受他们的私人生活。农奴在耕种之余,也有很大程度上处理收获物的权力。

假如农奴和农奴之间、抑或是庄园主内部互相产生了矛盾,那么他们也并没有必要将案件上诉到某某王室管辖区内的国王法庭。庄园内部同样有着独立公正的司法机构,能够为所有人执行审判。在法兰西境内9世纪的一份村庄公告中,曾召告了这样一段文字:“今日执行对庄园内部财产纷争的判决。现判决吕贝克赔偿查尔斯一里弗尔银币,作为其偷用邻居种子的赔偿。”可见欧洲庄园内部的法律判决和执行的功能是相当完善的。

走近欧洲历史上的庄园:中世纪欧洲乡村的风光,和想象中大不一样 - 天天要闻

改良过的重犁和三圃制农田

文史君说:

我们常说欧洲文明一共有三大源头。其一是罗马人和希腊人的历史遗产,其二是基督教文明对其久远广泛的哺育和熏陶,其三是日耳曼传统对于西欧社会的浸润。而欧洲的庄园制度,它的起源就是同罗马传统与日耳曼人习惯杂合而来的一种形式。庄园制度和农奴制度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美好,可它也并没有那么残酷。在当时的社会现实条件下,农奴并不能被当作“奴隶”去看待。而美丽的农场庄园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世外桃源。辩证地看待欧洲的庄园时代,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如果有人愿意去体验庄园风情的话,现在的欧洲国家大多还保留了相当数量的乡村城堡和小型农场。推荐喜欢这段历史的朋友可以亲自去一探究竟!

参考文献:

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历史教学》,1957年7月刊

齐丹丹:《浅谈中古西欧庄园制度》,《黑龙江史志》,2014年10月刊

(作者:浩然文史·瓷国垃圾堆)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天天要闻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陈晓玉 袁晓雪近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召开。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市汉阳市政参与的“隧道重大地质灾害源探测评估及处置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证书该项科技成果是汉阳市政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科研...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闻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决定,孙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孙志禹同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孙志禹,男,汉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