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2021年12月25日17:56:10 历史 1754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文/明煜观史

编辑/明煜观史


发现墓葬

江苏发现了一座十分寒酸的墓葬,专家进行发掘研究后,却发现这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帝王墓。

到底是哪位帝王,在死后被如此侮辱,葬在这样的墓葬之中?

2013年4月,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挖到一座古墓

接到消息的考古人员很快就来到了现场。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经过勘察他们发现这座古墓规模不算很大,面积只有不到30平方米,由墓室、耳室和墓道组成。建筑工艺也很一般。

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墓室也大面积地坍塌了。

考古人员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的墓葬。最多是一个大户人家。

墓葬陪葬品与众不同

但是考古人员到达现场,还是要对这座墓葬进行发掘的。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铺首

刚开始发掘,考古人员就发现了一个铺首,铺首作为龙的九子之一,警惕性极高。

古人通常用它来装饰大门,一般被制成门把手

考古人员发现的这个铺首,通体都是鎏金的,兽面直径达到26厘米

工作人员根据以往发掘出的铺首推测,这并非是一般人家能够拥有的,这样大小的铺首一般出自于宫廷。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没过多久考古人员又发掘出一件十三环的金镶玉蹀躞带

工作人员说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蹀躞带是规格最高的一种,十三环的蹀躞带只有帝王才能佩戴。到目前为止只出土过一件十三环的蹀躞带。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他们在发掘西侧的耳室中发现了大量的人物陶俑这些人物陶俑有文官,有武士还有骑兵。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工作人员看到这些陶俑,就觉得能用这些陶俑陪葬的不是皇帝,也得是王侯

这座外表不起眼儿,陪葬品规格却高得惊人的古墓,里头埋的会是哪位帝王呢?

现场的考古人员为了解开墓主人的身份信息,继续对这座古墓进行发掘。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隋炀帝

确认墓主身份

几天之后,在墓室之中发现了一块墓志,看到这块墓志现场的工作人员兴奋不已,因为困扰在他们心中的疑惑,可能就要解开了。

工作人员将墓志清洗干净之后,虽然这块墓志因为年代久远,大部分文字都模糊不清了,但是就残存的文字,专家开始解析。

墓志上的第一句话就让专家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上面清楚地写到“隋故炀帝墓志”。

残留着的铭文还有“大业十四年”“帝崩于扬州”等字样。

这些文字和史书记载的隋炀帝死亡时间,地点都一一对应。

看到墓志上的文字,考古人员又惊又喜。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槐泗镇隋炀帝陵

喜的是隋炀帝的墓葬成功被发掘出来了,惊得是因为距离此地不远的槐泗镇还有一座隋炀帝的陵墓。在那里树立了几百年了,还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因为国家不允许发掘帝陵,所以槐泗镇的隋炀帝墓就一直没有被打开。

如今这里再次发现了隋炀帝的陵墓,两座隋炀帝的陵墓全在扬州,这让在场的工作人员惊讶不已。

国家文物局听到这一消息后,连忙从全国各地抽调大批考古专家组成联合考古队,以这座墓葬为中心,扩大侦察范围,进行进一步的发掘。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联合考古队到达现场之后,就对这座墓葬进行进一步的发掘,还对这座墓葬周围十二万平方米的范围进行勘察。

还有一部分专家不进行挖掘作业,而是专门查阅和隋炀帝相关的历史典籍。专门为挖掘工作提供线索和文献支持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经过发掘现场的一遍遍筛查,虽然没能在这座墓葬中发现墓主的尸骨,但是却发掘出来了两颗牙齿。

通过人类学家的鉴定,这两颗牙齿,是属于一个人的,死亡时的年纪大概在50岁左右。

听到这一消息,查阅典籍的专家就拿出证据说,隋炀帝死亡的时候也是五十多岁。

虽然这两颗牙齿的主人的年纪,和隋炀帝死亡时的年纪相对应。但是还是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这两颗牙齿就是隋炀帝的。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就在这个时候,在周围探测的专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发现新的墓葬

他们在这座墓葬不远的地方又发现了一座墓葬。

新发现的墓葬规模同样不大,甚至比隋炀帝的墓葬还要小。

专家根据墓葬的年代和形制得出结论,这是隋炀帝的陪葬墓。

他们推测这是隋炀帝小儿子的陵墓,因为隋炀帝的小儿子,是和隋炀帝一起被杀的,所以这座墓葬极有可能是隋炀帝小儿子的墓葬。

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继续,陪葬墓慢慢地就被揭开了。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出土青釉辟雍砚

打开这座陪葬墓之后,在场的专家就看到这座狭小的墓葬中堆满了宝贝。

经过仔细的清理后,专家们一共发现了一百多件精美的文物。

其中的好几件更是国宝级的存在。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出土的青铜编钟

十六件一套的青铜编钟,还有二十件一套的青铜器。

这些都是宫廷御用的宝物,可见其价值多么的不菲。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出土玉璋

专家在清理这些文物时,还发现了一件玉璋

这件玉璋长九寸,这件玉璋是古时候天子巡游祭拜山川所用的礼器。也是身份的象征。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在场的专家还发现了一件鎏金凤冠,彻底推翻了这座墓葬是杨广儿子的墓葬的推测。

这座墓葬的主人应该是一名地位极其尊贵的女人。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萧皇后

证实墓主身份

根据这个凤冠,专家们推测这座墓葬埋葬着的极有可能是萧皇后

专家们根据史实描述的萧皇后,跟现在影视剧中那个妖妃完全不一样。

史书记载,萧皇后是南朝皇家女子,但是由于从小生活贫苦,当时隋炀帝杨广,为了和当时南朝的结亲,最后选择了萧皇后。

萧皇后的德行和学问,在历史上都是有口皆碑的。

在嫁给隋炀帝之后,萧皇后就默默地跟随着隋炀帝。无论隋炀帝到哪里,一直到隋炀帝死亡的时候,萧皇后都默默地陪在隋炀帝的身边。

就连隋炀帝死亡时,她还默默地陪在杨广身边。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萧皇后的遗骨

专家们在墓葬中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古尸,经过鉴定,这是一具超过70岁的女尸。身高在150厘米左右。

专家根据隋书记载萧皇后生于公元566年,死于公元647年,享年81岁

萧皇后是南方人。身材娇小,温婉端庄,这就意味着不管是年纪还是身材上来说。

这具尸骨大概就是萧皇后的遗骸。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两座墓葬的来历

专家根据史料以及出土的文物,还原了这两座墓葬的来历。

公元618年,当时天下战乱不断,隋炀帝也知道自己气数已尽。

这年三月,他的手下反叛,冲进行宫。隋炀帝临死之前,还摆出皇帝的架子,向宇文化及下了最后一道圣旨。让他护萧皇后一生。

就这样隋炀帝被手下用一条带子给勒死了。

史料上说隋炀帝死后,他手下的人连口棺木都没有给隋炀帝。最后还是萧皇后百般求人,才在行宫中拆下一块门板,为隋炀帝下葬。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唐高祖李渊

经过多年的厮杀后,李渊成功上位。

李渊上位后,由于李渊和杨广两家有亲戚关系。李渊平定江南以后,便下旨寻找杨广的尸骨,重新埋葬。

还将萧皇后重新找了回来,安置在皇宫之中。这才让萧皇后在晚年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公元647年萧皇后寿终正寝,由于萧皇后和李家的关系匪浅,萧皇后便哀求李世民,让她死后继续陪伴隋炀帝。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唐太宗李世民

萧皇后死后李世民便下旨,恢复萧皇后的后位,还准备了符合其身份的陪葬品,将其遗体送往扬州下葬,与杨广合葬在一起

由于隋炀帝和萧皇后,都是前朝的皇帝皇后,李世民自然不能将他们大葬,只能草草的修建陵墓。

一段尘封的历史往事,揭开了这座不起眼的陵墓中,为什么会有帝王级别的陪葬品的秘密。

2013年11月16日,联合考古队召开新闻发布会,根据出土的文物以及那两颗牙齿,确认了这两座墓葬中的墓主人就是隋炀帝杨广以及他的皇后萧皇后。

结语

今天聊的隋炀帝还有萧皇后是不是和大家认识的不一样?

荧屏中的隋炀帝是一个穷兵黩武,骄奢淫逸,无恶不作的昏君。

萧皇后则是一个和妲己一般的妖妃

但是根据史料,杨广虽然是一个亡国之君。

但是他在位的14年间,创立了科举制度,成功地打破了当时世家垄断文化的格局。

扬州发现隋炀帝墓,一代帝王死后不如一个富户,尸身仅剩两颗牙齿 - 天天要闻

京杭大运河

还开凿了大运河,贯穿中国南北,至今还在使用。

可以说隋炀帝是一位很有作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皇帝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 天天要闻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作者:灵犀一墨提到唐史,我们就不得不提下“玄武门之变”,因为此次之后唐代真正进入了它的典盛一期,一位杰出政治家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用自己的雄才大略,为盛唐的到来做好了最坚实的铺垫。
罗白桦:蒋介石贵池阅兵见闻 - 天天要闻

罗白桦:蒋介石贵池阅兵见闻

引子#本文摘自《贵池文史资料》第三辑(1987年11月),罗白桦口述(原注:政协办公室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原标题《蒋介石贵池阅兵简介》图文无关,仅作示意正文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嗣后,又收买了汪精卫,致宁、汉政府
三问工行“金条掺假”事件/女子闯红灯撞车受伤被交警定全责/苏联时代航天器坠落印度洋 - 天天要闻

三问工行“金条掺假”事件/女子闯红灯撞车受伤被交警定全责/苏联时代航天器坠落印度洋

⊙胖东来怕影响居民出行承包周边小区物业费?多方回应近日,一则关于胖东来超市为解决客流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主动承担周边小区物业费的消息在网络引发关注。5月11日下午,经大河报《看见》记者多方核实,该传闻系不实信息。详情(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殷海涛)▼⊙河南存在重旱,西南部等地特旱中央气象台发布气象干旱黄...
解放战争中,华野名将死于三个农民之手,粟裕怒发冲冠 - 天天要闻

解放战争中,华野名将死于三个农民之手,粟裕怒发冲冠

1948年2月的一个寒夜,福建宁德大窝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后脑。他踉跄倒地,三名黑影扑上,棍棒如雨点般落下。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国民党高官,也非日军将领,而是华东野战军第一师政委、闽东革命领袖阮英平。
人民领袖|母亲的爱 - 天天要闻

人民领袖|母亲的爱

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就住在县委大院的办公室里。办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湿,他常把褥子拿出来晒太阳。
有个滨州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 天天要闻

有个滨州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参加“母亲节•母亲河,接来老妈,顺着黄河滨州“活动,头一站是邹平码头梯子坝。在那,我们发现:当地有个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此人,叫马振西,是个治黄模范。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见,受邀登上天安门。他是邹平市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