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2021年10月20日20:44:06 历史 1410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载涛

20世纪初的早晨,天还黑着,老北京德胜门脸附近的“小市”已经开始人声鼎沸:

“您这物件儿看上去可来头不小诶?”

“瞧您说的,这地界儿的东西哪还有什么‘来头’,您看上眼了,给两块钱,拿走就得。”

“最近有一新鲜事您听说没?涛贝勒上咱这摆摊来了!”

“呦!这涛贝勒可是‘小皇帝’的叔叔,那一准儿有好东西。”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左溥仪,右载涛

民国的德胜门早市摆件儿和现在一比,称得上是天壤之别,那口子地道的京片子,却是原汁原味的很。

那时候,北京城里早市的早市被称为“鬼市”。

大多是些见不得光,亦或是不愿见光的人,拿些买家不知道来处,卖家不知道去处的物件去换点票子的地方,天大亮前必要散市。

那些个在外谋生的外乡人大多不愿意起个大早,讨价还价买些旧物件,北京城里“恋旧”的本地人倒是常捧场。

因为这些卖旧物的人里,说不定就能出个“涛贝勒”。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载涛

载涛去鬼市,常有那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劲儿。

但若是第二天要去摆摊,前天晚上他必定要在一大家子人的每个屋里翻箱倒柜,找出点值得卖的旧物。

人家不愿给,他便照旧开一张空头支票:

“等日后缓过来了,我再给你补上嘛。”

载涛卖东西还有些讲究。

官家赏赐不敢卖;青铜文物不能卖;金银珠宝卖不起。

于是,等他哄着四夫人王乃文把订婚时给的黄狐狸腿真皮子大衣卖出去后,家里除了吃饭的家伙式儿,就是等着吃饭的几十口子人了。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图右载涛四夫人王乃文

亏得贝勒爷不是个悲天悯人的性子,否则堂堂大清的皇亲贵胄沦落到吃不起饭的地步,早就自己抹了脖子谢罪,还换个干净。

清末民初,民生艰苦,大清王朝眼看着气数将尽。

曾经趾高气昂的贵族老爷们无时无刻不在祈求着祖宗庇佑,哪知此刻就是祖坟上飘青烟,大概率也可能是火药加火星儿的产物。

作为皇室嫡亲,涛贝勒的长辈老祖们怕是自身都难保,更遑论庇荫。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出使美国时的载涛,右为李鸿章之子,李经迈

载涛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子弟,他出生那会正是慈禧太后权势正盛之时,其亲生父亲奕譞更是个顶顶的权臣。

早些年奕譞和西太后合伙密谋政变,辛酉政变慈禧独掌大权,奕譞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上稳中求进。

咸丰后,皇帝再难独揽大权,西太后为把持朝政,一手操纵着易主之事。

同治帝载淳在位14年,无一子女出生,皇帝的位置,就落到了醇郡王二子——载湉,也就是后来光绪帝的头上。

慈禧此举也让民间诸多猜测,载淳一直未曾有子降生乃老佛爷控制。

这猜测并非空穴来风,后来继位的光绪帝当了33年的皇帝,最终不还要把皇位给自己五弟的儿子溥仪嘛。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溥仪

可不管怎么说,这醇郡王府是个皇帝王爷扎堆的地儿是四九城里公认的稀奇事儿。

等着溥仪继了位,醇亲王府的老人们更是见天念叨着“上苍有眼,祖宗显灵。”

而道光亲孙、醇亲王幼子、光绪七弟、宣统亲叔叔的身份赋予载涛的,是少年时两次远离血亲的出嗣。

1891年,权势滔天的奕譞终究逃不过天机人伦,因病薨于藩邸。

尽管自己的亲兄弟是大清王朝明面上的坐镇者,也逃不过不过几年后政局的巨变。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慈禧

1898年,11岁的载涛就在母亲强忍不舍的谢恩声中,被慈禧过继给了嘉庆皇帝之孙奕谟。

奕谟家中无子无女,载涛被过继之后很是千恩万宠了些时日。

可惜,5年后,奕谟因写了首冒犯慈禧的诗作,引得她大怒,载涛被强势从贝勒府接出来,又被过继到了道光帝八子——奕詥府上。

奕谟及福晋骤然失子,气急攻身,缠绵病榻,短短6年后竟先后故去。

最令人悲哀的是,慈禧还特意命载涛前去祭奠这位相当疼爱自己的养父,因其新身份,他甚至不能下跪以表敬意。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载涛访问法国

载涛一直都明白,自己的身份即使称不上是高不可攀,却也是实打实的天潢贵胄,怎么就像个皮球似的被人踢来踢去,还被如此折辱。

到底还是势不如人,权不由人。

可惜,彼时的涛贝勒虽早早勘破了这场上的种种争斗,却因年纪尚小,再加上长年寄人篱下,终究还是留了“病根”。

胆小怕事、贪生怕死、随遇而安、薄志弱行。

不过,细观后期,这倒也并非全是坏事。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载涛访问法国

1908年,光绪、慈禧相继辞世。

新帝继位,变革初显,暗世天光不过如此。

可惜,便是神医天官出世下凡也治不了大清朝骨子里的腐朽溃败。

那年,载涛刚刚从法国索米骑兵学校毕业,也不过20出头。

作为大清朝唯一一个读过正经军校的贝勒爷,他前脚回国,后脚就被授予了郡王衔,领训练禁卫军大臣官职。

他很是受溥仪的仰仗。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左二载涛,中坐溥仪

择帝师、挑皇后、张勋复辟、天津避难、修复慈禧陵墓、调解淑妃离婚,这桩桩件件,皆离不了涛七爷的主管。

若真要在那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中给他打上个标签的话,那就是坚定的“保皇派主事”一位。

只可惜,武昌起义、鹿钟麟逼宫、民国政府建立后,这保皇派的名声还在,地位却是如那市井小民一般无二了。

昔日大权在握的涛王爷,远眺皇城故土,终也只是怏怏地和妻子说:

“唉,这简直是从天上掉到了地下,今后能平安活着就不错啦......”

话虽如此,涛七爷这“皇帝亲叔叔”的名头还是相当好使的。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左二载涛

1932年,溥仪受了日方的条件,去天津做了那伪满国的皇帝。

载涛这一生对皇帝向来以“奴才”自称,这次却和天子在此事上产生了难以缝合的裂隙。

“宁死不做汉奸”一开始就写在了载涛的字典扉页上。

想着日本人那胡作非为、烧杀抢掠的强盗行径,再想着侄子迎合外族,崇洋媚外的丑恶模样,他更是颓废失望。

不过这位爷40来岁的年纪,情绪必得是散的急、走得快,否则家中嗷嗷待哺的几十张嘴还真没法养活。

溥仪在天津给日本人做康德皇帝那会儿,不是没请过这位叔叔。

毕竟是手下极为信任的“大员”,这位皇帝侄子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得力助手“流落人间”。

可请着请着,直到皇叔的二儿子溥佳去天津做了英文陪读,穿上了日军军服,也没等来七皇叔的低头。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二排右一载涛

载涛是愚,可更忠;

贪生怕死,更有无畏无惧;

为人随和,但并非没有底线。

他曾富贵显极,家世亲族赋予他这世上最声势显赫的无上地位。

他曾出使国外,英法德意的长枪短炮新式武器让他午夜梦回久久难忘。

他曾看见过那伙自称“革命军”的军阀头子在皇城里耀武扬威。

也曾参加过隆裕太后主持的,是否宣读退位诏书宣布清朝覆灭的会议。

还曾在效忠的皇帝被拘禁时,耍着阴谋阳谋将局面转危为安过。

即使他居住在狭窄的小胡同里,即使要靠变卖家产度日,即使连吃饱穿暖也无法保证,他也是大清王朝正经培养出的麒麟才子,贤臣良将。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中载涛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被军阀汉奸利诱时,被日本特务拿枪指着脑子威逼时,载涛的脑子里定有这句话。

1924年张作霖亲自设宴请“皇叔”出山,他说:

“‘皇帝’早都倒了台,我这个‘皇叔’早就没用啦,安贫乐道足以。”

四十年代初汉奸王揖唐许以高官厚禄时,他说:

“老哥哥您可饶了我,我可坐不起您那小卧车哟,还是我这自行车骑着心里踏实。”

除此之外,溥仪下属官三番四次的来请,日本方面屡屡登门相邀,连民国临时政府都时不时的请人来催。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载涛在马场上驰骋

载涛这人有个特点,不论谁来,都好声好气的叫人沏茶迎客,听人絮絮叨叨讲到最后,时不时还点头附和,但留人到最后从来就俩字:

“不去!”

这让来的人往往一口茶就噎到了嗓子里,上也不是,下也不来。

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吃瘪的故事了。

故事太过著名,竟衍生出数个版本,但中心意思大抵不差:

“是谁呀?哟!是您呐!”

“贝勒爷,我是专门来见您的呀!”

“诶呦稀客,屋里请吧,有话直说。”

“如今我们帮助康德皇帝重建了满洲国,实现了大中亚共荣,您作为皇亲国戚,德高望重,理应出山辅助呀。”

“建国?中国人哪个不知道五族(汉满蒙藏回)同体,你们建立的‘国’,恕在下不能苟同。”

“贝勒爷,我们皇军真心诚意,希望您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我生是爱新觉罗家的人,死是爱新觉罗家的鬼,要杀便杀,我死也不愿做那石敬瑭一样的人。”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左起溥杰、溥仪、载涛

涛王爷是封建遗老代表性的人物,土肥圆哪敢真的动他,见状只能放下枪哂笑劝道:

“贝勒爷再仔细想想吧。”

撂下这句话,这位无往不利的特务头子,就这么灰溜溜的走了,这也成为了载涛日后十分能说得出去的一件得意事儿。

可惜,涛贝勒这得意事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那边家里的必要支出也是一件接着一件。

眼看着家里只有出账没有进账,载涛拿着账本只成天的长吁短叹。

直到后来偶然间闯进来个走街串巷收旧物件的,他才终于找到个赚钱的门路——卖家产。

锅碗瓢盆、黄花梨木、瓷器玉器、皮子大衣。

早晨天不亮去“鬼市”卖几件,够全家几天的饭钱。

不过,说是吃饭,也不过就是几顿棒子面混白菜粥罢了。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中载涛与族人聚餐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的清朝遗老遗少们大多感慨“国不复国,家不像家”,借此更是患上了心病,郁郁而终。

载涛却不一样,“贝勒”头衔虽然早就名不副实,他这个爱操心劳力的心思依旧日复一日的提升。

彼时已经60多岁的载涛居住在西杨威胡同戍六号,那是他与家人的最后一间院子。

因为入不敷出,偌大的贝勒府早就被他换成了真金白银。

为了不重蹈坐吃山空的苦日子,载涛想着每月必要增加点进项,于是将院子隔开来,将另一边租了出去。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载涛和夫人王乃文合照,后面是他们即将参军的孙女

租客大多都是来投奔他的仆人、亲戚,他也不好要太多,勉强够得上吃喝便可。

谁知解放后,他竟还当选了这个片区的居民小组组长,妻子王乃文也成了妇女街道主任。

满族遗留问题一直是主席和总理的心头大事,载涛作为其中代表,受到了极大关切。

载涛是个乐天派,身子跟不上时代,脑子却活络的很,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怀后,他向总理交了个提案,其中不乏毛遂自荐之语:

“涛数十年来,留心马政,稍有心得,愿贡献我人民政府采择研讨......”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载涛在天安门前

清皇室本就重视马上功夫,载涛还是涛贝勒的时候更是去特意法国研习马术,说起“马”,谁也不如他。

1950年,国家真真称得上百废待兴,机械科技尚未起步,人力马力依旧是主要生产力。

载涛的提案引起上层极大重视,下属机关迅速成立马政局,毛主席亲自批示,并授予委任状:

“委任载涛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

这张委任状曾让60多岁的载涛激动不已,涕泗横流,更是被他悬挂在进门一眼就能瞧到的地方,谁来都要被他显摆一番。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毛主席亲自签署的委任状

显然,这个被称为“弼马温”的老先生并没有大闹天宫的想法,反而干劲十足。

翻雪山、过平原、下丘陵、穿草原,就连妻子王乃文都常常担心他的身体,他却精力满满,比大小伙子还勤快。

“我还有几年活头呢,一定要报答毛主席的知遇之恩!”

1954年,第二次全国政协会议上,当选为第二届政协委员的他见到了周总理,简单一面,让他对总理的敬仰更上了一层楼。

只因总理在会议上特意找到了载涛,面带愧疚地说道:

“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没请您参加,怪我有大汉族主义,竟然忘了您这位几十万满族人民的代表。”

尽管见惯了大世面,载涛依旧相当感谢新中国给他的机遇,源于此。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周总理接见载涛、溥仪

实际上,载涛虽然看上去有些老实,却不是个蠢人。

他在解放前屡次拒绝多方邀请的决定,来自其于政治场上沉浮多年的直觉。

除此之外,载涛虽是爱新觉罗家的权利中枢之一,心中却没有多少高人一等的想法。

他会唱戏,会养鱼,会训鸽子,还有一手的好厨艺。

封建王朝赋予他的传统教育与其接受的新式文化竟出奇的和谐,故,载涛心中承载的从来都是国人气节,民族大义,黎明苍生。

1970年凌晨,终年84岁的载涛先生在北大医院逝世,因其特殊身份,周总理特意做出批示:

“登报!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末代王爷载涛:宁可街头摆摊卖破烂,不愿为权势当卖国贼 - 天天要闻

溥仪特赦后,爱新觉罗族人合影留念

回想溥仪被特赦那年,回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七叔家。

那天,还在北京的爱新觉罗族人凑了两大桌。

彼时生活艰难不易,这些往前数半世纪都是养尊处优的皇室宗亲,竟连一桌像样的宴席都摆不起。

于是,那天他们只能吃着菜团子,几家凑了几碟子荤菜,喝着廉价的粮食酒,推杯换盏间细数曾经的荣光与不易。

想到如今竟能坐在一个桌上嬉笑怒骂,众人皆感叹,世事无常。

幸好,家中还有一老可以笑骂道:

“好啊,你们还把他当皇帝啊?”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大暴雨!或破历史极值!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特大暴雨!或破历史极值!紧急提醒

南方人做好准备!今年以来强度最强暴雨、大暴雨范围最大的新一轮降水于昨日(5月27日)夜间开始登场部分地区日雨量或破5月极值!接下来两天将横扫南方大部地区此次降水单日降雨量大局地降雨具有极端性且强降雨落区与上一轮高度重叠致灾风险高,需高度警惕!此轮强降雨究竟有何特点?强度强!暴雨或大暴雨成过程“标配”昨日...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忆“永不消逝的电波” - 天天要闻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忆“永不消逝的电波”

吴侬软语的评弹、铿锵有力的解说,一同讲述着革命先烈壮烈而感人的故事。今天是上海解放76周年,李白烈士故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电波从这里发出”专场活动,以独特的方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伊始,虹口区黄渡居民区党总支与虹口区评弹协会党支部签署了共建协议,在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迈出坚实...
台媒:赖清德当局强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蒋万安批“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 - 天天要闻

台媒:赖清德当局强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蒋万安批“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

【环球网报道】赖清德当局在岛内大搞“去蒋化”,全台的“中正路”酝酿改名。据台湾《联合报》5月27日报道,台“内政部”负责人刘世芳称,希望岛内各县市地方政府推动改名,被台中市长卢秀燕反呛“吃饱太闲”。台北市长蒋万安今日(27日)也批评称,民进党当局“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当地民政局长陈永德也说,...
76年弹痕依旧!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区!居民含泪抚摸:感觉特别亲切 - 天天要闻

76年弹痕依旧!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区!居民含泪抚摸:感觉特别亲切

就在今天,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回家”了!5月27日上午,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举行历史见证物回搬暨上海解放76周年纪念活动,欢迎一座见证上海解放烽火岁月的碉堡以及彭浦新村历史纪念浮雕,在历经三年多的保护性迁移后正式回迁原址。“彭浦新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奇经历、光荣梦想的地方,见证了彭浦新村人民不屈...
女子遇刺身亡  凶手 “精神分裂” 一审改期 - 天天要闻

女子遇刺身亡 凶手 “精神分裂” 一审改期

2025 年 5 月 27 日,成都阴雨连绵。备受关注的成都 27 岁女子在家门口遭精神分裂者捅刺身亡案,原定于今天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但庭前会议后,法院决定延期开庭。案件发生于2024 年 6 月 9 日下午 1 点多,在成都市某小区,35 岁的梁某某来到受害人家门口,无故敲门滋扰并对家门吐口水。受害人发现后让母亲通知...
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侨心筑梦同上“科学报国课” - 天天要闻

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侨心筑梦同上“科学报国课”

“侨心筑梦·科学报国”——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专题活动,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徐汇区委统战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侨界人士的爱国热情,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激励广大留学人员传承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上海市侨联党组书记、主...
古代巨型船只是怎么建造的? - 天天要闻

古代巨型船只是怎么建造的?

古代巨型船只的建造,不仅是当时技术和智慧的结晶,更承载了时代的雄心壮志,古人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巨大的船只?古代的造船技术远不如今天先进,但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古人依靠智慧与创新,建造出了令后世惊叹的巨型船只,那么古代人是如何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