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大起底》第297集《江南激战》

2021年09月30日21:51:20 历史 1996
《淮军大起底》第297集《江南激战》 - 天天要闻

安徽是淮军的发祥地,淮军存在的40年间正是中国经历“三千未有之大变局”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淮军将领的生平故事流传至今。

为传播属于安徽独特的历史文化,从2019年8月1日起,安徽广播电视台城市之声制作推出历史故事系列音频《淮军大起底》,今天请听第297集《江南激战》

平壤外围没有清军布防,日军对它的合围变得很轻松,按照自己的部署,日军分四路向平壤运动,在不到二十天之后,完成了对平壤的包围。凑巧的是,进攻平壤的日本陆军也是16000多人,不过,他们的装备比清军要好不少。当然,这也不奇怪,叶志超部队的大炮不是被日本人打沉到海底,就是他们自己丢掉了。

9月15号凌晨,日军按计划对平壤开始了总攻。战役首先由大岛义昌少将率领的混成旅团在平壤南战场展开。大岛义昌就是日本最早派到朝鲜的那支部队的旅团长,在成欢和聂士成打仗的那支部队也是他指挥的。因为刚刚取得了成欢之战的胜利,大岛义昌对眼前守卫平壤的这支清军部队并不放在眼里,在发起总攻的前一天,他狂妄地与其他部队的指挥官约定:“本旅团将以明日午前8时前后攻陷平壤,共握手于城中,以祝万岁。”因为日军计划总攻在凌晨开始,就算零点开始,以他的意思最多最多也就只用八个小时就结束战斗。

凌晨4点多钟,日军先头部队悄悄地摸到大同江南岸一个叫船桥里的地方,清军在这里驻守了一支部队作为前哨,虽然日军利用夜色希望不被发现,但是,因为整个形势已经很紧张了,清军也日夜保持着极高的警惕性,日军刚一接近清军营地就被发现,清兵马上鸣枪示警。日军原先想偷袭的目的没有达到,于是,立刻开始进攻,清军也马上反击。虽然处在黑暗之中,但是,双方枪炮的火光和巨大声响打破了夜色和宁静,平壤之战打响了。

大岛义昌指挥的进攻船桥里的日军,一共有两个步兵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有3600人。从人数看,一个联队应该是1200人左右,比清军的两个营稍多一些。清军正面阻击的部队是马玉昆指挥的毅军和卫汝贵指挥的盛军各一个营。如果以淮军过去建制,一个营只有500人,两个营是1000人,但是,据有的资料说,清军当时参战的是2000人。反正,就局部看,清军人数少于日军。

当时,日军集中兵力进攻船桥里的三个阵地,大小火炮猛烈轰击清军堡垒。日军正面的清军部队没有装备重武器,但是,因为大同江并不太宽,江北岸的清军不断地用大炮向日军轰击,支援南岸部队,日军军队被炮火压制得也很厉害。据日本学者写的《清日战争实记》记载:“大小炮弹连发如雨,炮声隆隆震天撼地,硝烟如云涌起,遮于面前。在如此激烈的炮击下,原以为敌兵会立即溃散。然而,我军前进一步,敌军亦前进一步,彼此步步相互接近。此时,除使炮击更加猛烈外,亦别无他顾。战争愈来愈激烈,乾坤似将为之崩裂。……日军将领早即闻马玉昆骠悍之名,今日始知果不虚传。”

双方互轰一段时间以后,天空渐渐转亮。淮军将领卫汝贵在大同江北岸的高地向对岸瞭望,发现日军匆忙之间没有占据有利地形,于是,决定利用这个好时机,主动发起进攻。他亲自带领盛军传字正营200人过江,进逼到日军近前。日军没有隐蔽物,又处于进攻一方,没有构筑工事,完全暴露在清军枪口下,卫汝贵的部队一阵射击后,日军伤亡不小。

日军还有一个不利的方面是,清军不断通过船桥从江北向江南堡垒运送弹药,而日军没有弹药可以补充,加上他们开始想通过猛烈轰击,一举赶跑清军,炮弹用量很大,时间一长,炮弹几乎全都耗尽,因此,官兵士气由高涨转而低落。

随着日军炮火逐渐稀疏,清军抓住战机,在马玉昆和卫汝贵的指挥下不断反击,战斗一直进行到午后。

下午2点半,日军指挥官大岛义昌发现部队弹药用尽,而且官兵始终没有吃上饭,于是,下令停止射击,撤离战场,清军也没有追击。

这次战斗,日军将校以下战死140名,伤290名,旅团长大岛义昌少将也受了伤。日军最终无功而返。

《淮军大起底》第297集《江南激战》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国乱之中,这些男子如何化危为机,成就非凡人生? - 天天要闻

国乱之中,这些男子如何化危为机,成就非凡人生?

金朝和蒙古帝国的和亲政策引言在东方大国历ShiShang,金朝是一个非常TeShu的朝代,它的建立和覆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而在金朝的兴起和衰亡过程中,和亲政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当时ZhengQuan对外交战略的一种具体体现。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 天天要闻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档,一份档案就是一份历史记忆。今年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6月5日下午,“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2024年嘉定区“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地方志文化宣传月主题活动在嘉定区档案馆新馆举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进档案馆,开启一场奇妙的档案文化体验之旅。“活”档案,讲“活”历史“周总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 天天要闻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比利时首相辞职,法国总统马克龙解散议会,德国总理肖尔茨更是创下记录的惨败,如今整个欧洲都在右转。 今年是大选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会在今年投下关键一票,这也必将决定未来数年的世....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 天天要闻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园在来今雨轩举办深度人文对话活动“到公园去——从1914年到2024年”。国内著名文化学者、园林专家、京味作家和公园管理者就北京公园早期的功能与地位、北京公园的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来今雨轩讲堂于当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坛庙转向市民公园 中山公园开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