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2021年09月27日23:03:05 历史 1741

沉睡海底800年不腐的沉船,世界考古史上第一艘整体打捞出水的沉船,打捞耗资1.5亿的沉船。

运载文物价值超过3000亿美金的沉船,等等……

这些名号全都是关于同一艘沉船。

种种描述,让这艘沉船更加神秘。

那么,它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1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南海一号”。

打捞错的船

时间来到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的员工,在旧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

说18世纪有艘东印度公司的船,在中国广东阳江附近海域失事沉没了,船上装了6箱白银。

由于船沉后有人成功逃生,所以沉船地点记录得比较详细。

于是,英国海洋探测公司找到中国方面,希望能共同打捞沉船。

8月,广州救捞局(广州打捞局前身)根据上级指示,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签了合同,共同寻找沉船。

英国的打捞船到了沉船海域后,用声呐确定了几个可疑地点。

然后用抓斗开始采样。

几次采样下来,在其中一个地点竟然真的抓到了一些瓷器和中国古钱。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2

英国人还想继续抓,被广州救捞局的人阻止了。

他们说,合同里要找的是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这艘船明显是中国的,你们不能继续打捞了。

在中国方面的要求下,打捞停止。

打捞上来的文物,被交到广东省文物部门。

经清理,共200多件,有宋元时期的瓷器,有“绍兴通宝”“政和通宝”钱币,还有一条1.7米左右的镀金腰带。

初步可以认定,这是一艘宋元时代的船。

1989年,中日两国考古工作者达成协议,共同对这艘沉船进行水下调查。

当年11月,两国考古队来到阳江海域,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水下勘探。

当时风比较大,海水能见度也很低,即便用上了声呐和潜水员探摸的办法,也没能找到沉船船体。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3 镀金腰带

只打捞上来了一片白瓷碗的碎片。

通过和前两年打捞的瓷器对比,确定是同一批。

正是在这次行动中,中日联合调查队队长、考古专家俞伟超,给沉船起了后来广为人知的名称——“南海一号”。

日本方面出于种种原因,停止了合作。

此次打捞宣告失败。

由于当时中国水下考古能力薄弱,打捞暂停了下来。

这一停,就是12年。

2001年,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张威,获得了香港一个水下考古机构120万人民币的支持。

上级部门又拨了80万,张威带着一支考古队,于当年4月再次来到了阳江海域。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4 水下考古发掘流程

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确定了沉船具体方位。

2002年春天,考古队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了一个试发掘。

发掘面积仅仅4平方米,就出土了4000多件陶瓷,还有铁器、铜器、古钱等文物。

随着媒体的广泛报道,“南海一号”逐渐为世人所知。

从1987年“南海一号”被发现,到2003年“南海一号”广为人知。

这十几年间,一直有阳江边防支队在巡逻保护这艘沉船。

周边渔民驾船在这片区域打渔时,边防的巡逻艇都会赶来。

告诉渔民这里有以前外国侵略者留下的鱼雷水雷,非常危险,赶紧离开。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5 南海一号中发掘的钱币

正是在这样的“谎言”保护下,“南海一号”在十几年时间里没有遭到渔民拖网造成的破坏。

怎么打捞

2002年的试发掘证明,“南海一号”文物数量很大,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接下里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打捞了。

传统的水下考古,涉及到这种沉船的。

一般是先布置探方,然后一片区域接一片区域、一层接一层发掘,文物打捞完后,再打捞沉船。

这种方案技术成熟,难度也不高。

然而,面对“南海一号”,这个方法就行不通了。

首先,这片海域海水能见度极低,海底二十厘米开外就伸手不见五指,严重影响考古工作。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6 发掘现场

二是船体大,还被1~2米深的淤泥覆盖,工作量太大。

三是受季风和气候影响,每年只有三四个月海底作业时间。

可能没等淤泥清理完,一年的适合作业时间就过去了。

等到明年再开始,船体又被淤泥覆盖了。

经过多次开会商讨,考古人员提出了“整体打捞”的方案,基本步骤如下:

一、找准沉船具体位置,打下定位桩;

二、用一个巨型钢沉箱(沉井),罩住沉船;

三、挖空两侧泥沙;

四、在钢沉箱底部穿引钢梁;

五、用起重船将沉箱整体起吊,再放到全潜驳上;

六、全潜驳把沉箱运到指定地方。

听起来似乎也不复杂,但这个方案遭到了一些人质疑。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7 船上的漆器、朱砂

他们认为,“南海一号”有30米长,10米宽,高度在4米多。

中国哪有能吊得起这么大沉箱的起重设备

他们说得没错,以当时的技术,还打捞不起来“南海一号”,只能再等等。

这一等,又是四年。

2007年3月,机会终于到来。

广州打捞局耗资6亿元、历时两年多建造的亚洲第一大型起重工程船,“华天龙”正式建成投产。

最大起重能力达到了4000吨。

耗资1.5亿的打捞

2007年4月18日上午10时,“华天龙”号准备就位,打捞正式开始。

这是世界上首次整体打捞大型古沉船,因此在打捞过程中碰到了许多难题。

先是风浪大,打不了定位桩,项目组改用了水下定位系统,直接安放沉井。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8 “当年打捞“南海一号”的“华天龙”号起重工程船

沉井下沉后不久遇到了高硬度泥层,靠自身的重量压不下去,只能开挖沉井周边淤泥,让沉井下沉。

这一步骤花了两个半月时间。

之后在沉井底部插钢梁时,15米长的钢梁从这边穿过去。

要和另一边的孔对上,误差要控制在1厘米以内。

结果第一根钢梁穿过海底时,被坚硬的泥层都顶弯了,也没对上另一边的孔。

最后通过高压水枪,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36根钢梁最终全部穿好。

当然,具体解决办法更加复杂,这已经成为了广东打捞局的机密技术。

2007年12月22日上午,“南海一号”在“华天龙”号的起吊下,缓缓出水。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9 沉船全景 拍摄于2014年

之后由半潜驳船运往早已为它建好的新家——阳江市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此次打捞历时9个月,耗资1.5亿人民币,建博物馆也花了1.5亿。

有些人有疑问,花3个亿就为了打捞一条沉船,到底值不值?

首先,“南海一号”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虽然它载的货物确实很值钱。

其次,这次成功的打捞充分展示了我国打捞技术,和工程机械制造技术的雄厚实力,是一次很好的宣传。

再次,这次打捞是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巨大进步,成功洗刷了我国考古界的一个耻辱。

为什么非要打捞不可

这个耻辱还要从1984年说起。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10 拍卖现场,哈彻(左)和哥德马尔森号(又叫南京号)沉船打捞上来的瓷器

那一年,英国探险家迈克·哈彻,在中国南海打捞了一艘古沉船,获得了近百万件清康熙年间的瓷器。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收藏界也有这个说法。

为了让打捞出来的瓷器卖个好价钱,他一口气砸碎了六十多万件。

并把沉船遗迹也彻底破坏掉了。

之后,迈克·哈彻声称这些瓷器是公海打捞,1986年在荷兰进行拍卖。

国家文物局得知消息后,曾想阻止。

但既找不到国际上有关的法律依据,国内也没有相关的海洋文物法律。

只能凑了3万美元,派陶瓷专家耿宝昌和冯先铭去荷兰。

希望拍下一些瓷器回来做研究。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11 哥德马尔森号出水部分瓷器和金锭,拍卖图录的封面

两人到了阿姆斯特丹才发现,3万美元根本买不到一件像样的瓷器。

在拍卖会上呆了三天,他们连个举牌机会也没有。

最后只能垂头丧气回国。

这次拍卖会,深深刺痛了中国考古人,这才有了后来不惜重金打捞“南海一号”的故事。

从船上文物说起

2014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保护发掘工作。

沉船船体基本保存完整,经测量,残留长度约23米,宽将近10米,舱室最深2.7米。

沉船保留了原有的船体结构,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保存最好的古代沉船。

而它800年不腐的原因,一是海底的淤泥隔绝了氧气,减缓了木材朽烂。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12 “南海一号”考古现场

二是采用了中国南方的马尾松造船,这本就是一种坚硬的木材。

广东民间就有“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的说法。

2019年,沉船内货物基本清理结束。

共出土18万余件文物,瓷器、铁器为大宗。

另有金银器、铜器、玻璃器、竹木漆器以及人类骨骼等。

沉船时代是南宋初期。

海上丝绸之路,看名字似乎这条贸易路线上的商品是以丝绸为主。

实际上,唐宋时期,瓷器就已经是这条路线上的最大宗商品了。

“南海一号”里面的瓷器,有些棱角分明,有些大瓷碗带着喇叭形的口,有着明显的阿拉伯风格。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13

说明这应该是接受了外国客商定制的外销瓷。

这些瓷器主要来自江、浙、闽三省的瓷窑,器型多种多样。

有人根据和出土陶瓷类似的瓷器,在国际上的售价估算,船上的瓷器总价值在3000亿美元,也就是2万亿人民币!

这个数字当然惊人,不过要扫大家兴的是,这是文物,不可能拿来买卖。

“南海一号”出土了上万枚古钱,时间跨度极大,最早有汉代的五铢钱。

最晚的有南宋初年的建炎元宝。

带这么多铜钱出国做什么用呢?当然是流通用。

历史书上讲,汉代的五铢钱流通了七百多年,到唐初才被废止。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14

从这次出土来看,宋朝也还在使用,又把五铢钱的流通时间延长了几百年。

至于宋朝铜钱,也很值得一说。

宋朝的铜钱相比周边其他国家,制作更为精良,而且币值稳定,因此广受欢迎。

宋朝与日本、东南亚、阿拉伯国家做生意,可以直接使用宋钱。

在当时,宋钱已经成了一种国际货币,和如今的美元地位相似。

更夸张的是,很多国家拿到了宋钱,都放进了国库储存起来,不再用于流通。

铜钱的大量外流,甚至在宋朝境内形成了钱荒,导致市面上铜钱越来越少。

最后国家甚至规定,带出国的铜钱超过一贯,为首者就要处死。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15

但由于宋钱购买力实在太强,民间走私宋钱处境屡禁不止。

也许正因为宋钱不够用,五铢钱才得以继续流通。

从这里可以推测,船主带大量铜钱出境,也可能是“倒卖外汇”。

关于“南海一号”的谜

那么,“南海一号”究竟是从中国开往哪里的?

船上发掘的瓷器,超过一半产自福建泉州的磁灶窑和德化窑。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商船配货的时候都是就近。

所以这艘船很可能是从泉州的刺桐港出发的,至于目的地,现在仍旧是一个谜。

“南海一号”为何沉没?

这艘船是平躺在海底,应该不是遇到风浪,那样的话船直接就倾覆了。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16 镶宝石空心金镯

船体没有大型断裂等痕迹,说明应该不是碰撞。

如果是触礁,船的一头会插到海底,从这里看,可能是超载。

船主是谁?

“南海一号”上发现了一些黄金首饰,如金腰带、金手镯、金戒指。

南宋时期,一些住在中国的外国商人很喜欢金银饰品。

所以这艘船的船主很可能是外国人。

船上还发现了眼镜蛇头骨,说明船上有印度或阿拉伯人。

结语

如今的“南海一号”,静静地躺在“水晶宫”里,等着我们去发现更多关于它的秘密。

作为多个领域内的第一,“南海一号”承载了太多。

打捞它不仅是一个考古事件,也是一个文化事件。

07年,中国南海捞起神秘沉船,船身800年不腐,总价超三千亿美金 - 天天要闻

图17 南海一号博物馆

从民众的广泛关注来看,它更是一个社会事件。

有人曾把“南海一号”比作海上敦煌,对比敦煌藏经洞当年遭到外国人掠夺,而当时中国无人在意的情形。

“南海一号”的打捞和发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对国家文化遗产的关心和重视。

这就是文明进步带来的变化。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