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国民党担任的最高职务:中央宣传部长,被拖欠6个月工资

2021年09月06日18:15:03 历史 1619

1925年10月5日,经国民党常务会议讨论,提名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不同的是,这位共产党员没有在国民政府中央宣传部担任过秘书,也没有从副部长过渡,而是扶摇直上直接被提名为代理部长。

这位新上任的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时年31岁,还有着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的职务,这个职务还是孙中山先生在国民党“一大”上首肯的,要知道这时已经是黄埔军校校长的老蒋都还没有候补中央委员的身份,足可见这个年轻人的特别——他叫毛润之,这时还是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

毛主席在国民党担任的最高职务:中央宣传部长,被拖欠6个月工资 - 天天要闻

青年时期的毛主席


此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是汪精卫,他与胡汉民,廖仲恺,张静江4个人是元老,加上下面的执行委员共21人,候补执行委员17人,也就是说整个国民政府的政策走向,是由这38人决定的,而汪精卫被选为国民政府主席之前,担任的也是中央宣传部部长。

虽然此时的毛主席还比较年轻,但廖仲恺,汪精卫等少数国民党大员都知道毛主席的才华,只是这时的大部分人还不清楚,在他们眼中,这么一个年轻人,就连跳多级,越过宣传部里了很多老资历当上一把手,立刻就成了很多人嫉妒甚至中伤的对象。

10月7日,当毛主席到了宣传部就任宣传部长,并召开第一次会议时,经过初步了解,毛主席发现,相比于同事间的孤立,整个宣传部门更是一个巨大的坑:名为中央宣传部,发布的命令竟然仅能覆盖大半个广东省,广东省之外的临近省份对于总部的指示完全置若罔闻,装聋作哑。

除此之外,同事之间猜疑内斗,对工作完全不负责,整个部门都弥漫着一股无组织无纪律的涣散风气,可用的宣传材料几乎没有,且对于未来的工作毫无规划,现有的少得可怜的宣传资料,也大多以文字为主,完全忽略了此时国内的文盲率极高,这样的宣传材料对于广大的工农人群极不友好。

毛主席在国民党担任的最高职务:中央宣传部长,被拖欠6个月工资 - 天天要闻

戴季陶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第一任宣传部长的是与我党关系亲密的戴季陶,工作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心胸狭隘,到任不久后就与一位敌视我党同事打了一架,还打输了,在众目睽睽下被揍得鼻青脸肿,当场气哭,这下子可丢人丢大了,他一气之下不告而别,连夜坐船离开广州。

戴季陶走后,接班的汪精卫工作能力也没问题,但作为一个职业政客,宣传部长的位子对他而言就是个跳板,他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左右逢源及政治资源上,身为宣传部长却几乎从不过问宣传部的工作,每次开会就是坐在那里看众人说话,时间差不多了就宣布会议结束,谁也不得罪。

众人也都知道,汪精卫的部长位子坐不久,他迟早要“升上去”,于是宣传部里的大小干部都在盯着这个位子,大人物勾心斗角互相拆台,小人物上行下效相互排挤。简而言之,除了不干活,其他的什么都干,但凡手里有点权力的干部,每月只上一天班,那就是发工资的那天。

毛主席在国民党担任的最高职务:中央宣传部长,被拖欠6个月工资 - 天天要闻

国民党要员


对部门有了初步了解后,毛主席在第一次会议上就直截了当地指出宣传部的3个最大的失败:管理功能完全丧失,工作废弛规矩松散,宣传形式片面单一且流于形式。这些基础功能的丧失,让想要大干一番的毛主席暂时放弃了原本构想的计划,决定先从基础开始,打好基础后循序渐进,盘活一潭死水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既然要立威,自然要拿最大的开刀,总不能当了部长以后开除一个门卫来立威,这不仅没有任何效果,还惹人笑话。为了整肃纪律,第一把火就烧到了前任宣传部长戴季陶身上。

这一年7月,戴季陶出版了一本《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的书,书中有很多歪曲国共合作的内容,充满着个人编造的“左倾”威胁论。由于戴季陶曾是国民政府宣传部部长,因此很多人认为这本书中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官方的立场,给国共合作造成了极大且极为恶劣的影响。

毛主席在国民党担任的最高职务:中央宣传部长,被拖欠6个月工资 - 天天要闻

青年时期的毛主席


10月13日,距离毛主席到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上任仅一周,他就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议上对戴季陶提出严厉批评。在委员们的一致支持下,会议发出公告,指明戴季陶出版的书中,所有观点都只代表他个人的意思,未得到中央的鉴定,且今后凡是与主义和政策相关的言论,没有经过党部的同意,不能发表。

简单的两条声明,把前任部长搞得灰头土脸,既在最大程度上挽回了损失,也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他们不知道的是,在1年前,国民党元老谢持不愿意在党员登记表上签字,还当着汪精卫和胡汉民的面拍桌子,于是毛主席就派人把登记表拿到他家里,被烦到无奈的谢持最终乖乖签了字。

随着毛主席被国民党里更多的人注意到,他近1年来所做的更多的事被人们知道后,不少人开始议论纷纷:共产党这么一个1万多人的小党,还有这样的人才?宣传部里很多因为眼红部长职位,企图拆台的人,也失去了胆量,开始配合毛主席的工作。

毛主席在国民党担任的最高职务:中央宣传部长,被拖欠6个月工资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但这也只是个开始,身为宣传部部长,毛主席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宣传战线上为大革命服务。10月下旬,毛主席提出收集所有国内外的中外文报刊,并做好分类整理,收集汇总,为接下来的宣传工作做准备。与此同时,在毛主席的大力支持下,国内,省内及各个地方,不同部门里的图书室也开始部署,方便宣传部下发宣传刊物。

相关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到了11月,中央委员会同意了毛主席提出的申请,在上海建立了交通局,归宣传部管理,宣传部的网络自此开始延伸,等到半年后毛主席辞去职务离开宣传部时,宣传部的指令已经影响到了南方12个省。

11月23日,9位对我党抱有敌意的国民党执行委员及2位候补执行委员,在北京召开了所谓的“四中全会”,私自通过了一系列对我党不利的非法文件,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罢免李大钊,毛主席等我党成员在国民政府任职,取消共产党员的国民党党籍。

毛主席在国民党担任的最高职务:中央宣传部长,被拖欠6个月工资 - 天天要闻

北伐时期的老蒋


这是一次计划周密破坏革命的行动,在国共合作期间做出这样的事情,其目的不言而喻。毛主席得知后,组织在国民党担任中央执行委员的我党成员,对国民党右派此次的非法行动予以坚决回击,并于11月27日通过了由毛主席起草的文件,以驳斥部分国民党右派成员在北京违法开会的行为。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份文件中,毛主席除了宣告部分右倾的国民党成员他们的决议无效外,还敦促他们尽快到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大”,用了“勿持异端,致生纠纷”这8个字。摆明了让这11个人为难:去了广州,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不去,又坐实了他们公然搞分裂的行为,同样不好过。原本自以为占尽先机的11个人,被毛主席一篇文稿弄得处处被动,再也翻不起风浪。

12月5日,国民政府中央刊物《政治周报》出版,总编辑自然是毛主席。《政治周报》出版后,越来越多的国民党右派意识到,只要是毛主席参与的部门,无论是中央委员会还是宣传工作,国民党右派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只要一开口就会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和打压。

毛主席在国民党担任的最高职务:中央宣传部长,被拖欠6个月工资 - 天天要闻

毛主席与老蒋


与此同时,《政治周报》也因为其先进的观点,犀利的措辞及精彩的论述,创造了每周4万发行量的宣传神话,广东国民政府的大小干部几乎人手一份,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了为大革命培养更多的宣传干部,毛主席从12月开始就兼任着中央党部宣传员养成所所长,通过给学员们讲述《共产主义》《农民运动》等进步课程,毛主席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干部和党代表。

1926年1月,国民政府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弹劾了私自在北京开会,破坏国共合作的谢持等人,将其开除党籍,这些在政坛混了几十年的老狐狸没有一个是毛主席的对手。距离毛主席10月就任中央宣传部部长仅3个月了,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二大”提名毛主席继续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

也是此次的国民党“二大”,让老蒋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个月后,老蒋发动了“中山舰事件”,开始大力打压,排挤我党。5月15日,老蒋在国民党第2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提案,不允许我党成员在国民党内部担任部长以上职务,毛主席,李大钊等也就陆续辞去了在国民党中央的职务。

毛主席在国民党担任的最高职务:中央宣传部长,被拖欠6个月工资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虽然毛主席离开了,但原本一潭死水的国民党宣传部却被毛主席盘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国民政府最活跃,最具执行力的部门。多年后,毛主席提起这件事笑称:国民政府还欠我6个月薪水。

毛主席担任宣传部部长期间,每个月的薪水是120大洋,6个月就是720大洋,要知道鲁迅先生在西三条胡同买了套四合院也才花了800大洋,可见这720大洋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毛主席对此并不在意,他曾对斯诺称:我喜欢与朋友谈论大事,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世界,宇宙,不愿将琐事放在心上。这份格局,古今罕见,也难怪老蒋乃至整个国民政府都没有人斗得过他。


谨以此文纪念伟大的毛主席,他的精神和思想永远指引着每一个中国人。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5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现场看到,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门口还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铭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在雨中排起长队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有市民携带电影《731》海报进行自发宣传。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龚...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 天天要闻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考古实证,秦始皇帝陵根据“若都邑”的理念来营建,都邑里有政治、军事,也有宫廷生活、文化娱乐。秦朝的休闲生活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戏水禽》带你通过考古研究新成果,对秦朝文化娱乐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么人?秦始皇帝陵东南部...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 天天要闻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如果说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谁?李嘉诚绝对排得上号。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阵子那桩港口交易闹得人尽皆知,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家族资产,李嘉诚站哪边,大家其实心里都有点数。港口本来要卖给美国财团,还好有关部门及时叫停。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 天天要闻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房山区琉璃河镇,开满野花的草丛上,挖开了深浅不一的坑,每个都有专属的数字加字母编号。这处小型发掘现场,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东段一部分。五四青年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后”考古人员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刮去层层覆土,专心致志地在“护城河”底搜寻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安妮娜在发掘现场复核...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郑冬睿、张晨光、陆华东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闻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为美国这个超级霸主来说,为何总是喜欢将苦难和威胁强加于其他国家。所以动不动就是开两艘航母战斗群过去威胁,或者极限施压,或者就是直接的战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闻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选 学刊简介《国际关系前沿》是国政学人学术共同体发起创办的电子刊物,旨在述介国际关系领域具有开创性、前沿性、学理性、实证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国际关系领域主要期刊新近发表的学术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总第20期)。 获取本期《国际关系前沿》全文渠道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