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里的党史」第11期丨十送红军

2021年04月20日12:18:26 历史 1775

从1921到2021,10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了辉煌,开辟了未来。伴随100年的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也诞生了一首首不朽的赞歌。

「歌声里的党史」第11期丨十送红军 - 天天要闻

歌声里的党史


1927年到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井冈山根据地战事频繁。每当红军上前线的时候,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到村头、河边、大道旁唱着歌送别红军。尤其是1934年10月,8万多中央红军主力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对于部队中的很多人来说,意味着离别保卫多年的革命根据地,也意味着与家乡父老的诀别。闻讯而来的百姓,纷纷赶来送别踏上征程的红军。他们中有红军战士的父母姐妹,有新婚不久的妻子,也有年幼无知的孩子……他们一边送一边唱,一边唱一边流泪,与红军难舍难分。

「歌声里的党史」第11期丨十送红军 - 天天要闻

《十送红军》创作于1961年。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刘亚楼给空政文工团布置任务:三个月内创作一台革命历史歌曲晚会。负责剧本创作的张士燮写到第四场红军长征时,把自己搜集到的多首关于送别的江西民歌综合起来,形成了《十送红军》的歌词,同样去过江西采风的朱正本很快谱了曲。《十送红军》一炮而红,从此传遍大江南北。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因为要避开创作痕迹,词曲作者一直以收集整理的身份署名,直到2001年,《十送红军》作为片尾曲在电视剧《长征》中再次出现,在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建议下,字幕表才第一次出现了“歌曲《十送红军》张士燮编词,朱正本编曲”的字样,把沉默了40多年的两位作者推到前台。

「歌声里的党史」第11期丨十送红军 - 天天要闻

如泣如诉的《十送红军》,曲调非常口语化,歌词中夹杂着不少俚语、方言,唱半句,停半句,旋律婉转优美,既饱含了百姓与红军的鱼水之情,也表达了人民对于党的深厚感情和革命必胜的决心

「歌声里的党史」第11期丨十送红军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痛别!她走了,仅剩7人…… - 天天要闻

痛别!她走了,仅剩7人……

5月7日记者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获悉5月7日凌晨1时许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华容县去世享年96岁小瑞奶奶1930年生于湖南华容1943年春夏之交13岁的她不幸被进村日军抓获日军将掳掠而来的女性
“铭记历史  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九旬老人向家乡钟祥捐赠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 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九旬老人向家乡钟祥捐赠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

极目新闻记者高伟通讯员李璐 汪龙“挺高兴的,没想到我能得到这份荣誉,也为我们这个事业感到骄傲。希望以此激励家乡后人铭记历史、传承艰苦奋斗精神。”陈明秀说。5月4日,曾亲历那场伟大事业的九旬老人陈明秀回到梦萦魂牵的故乡,向钟祥市博物馆捐赠了一枚珍贵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陈明秀(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