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消费”爆火?这届年轻人想为开心买单!

两块塑料片售价百元竟供不应求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源 黄洁如 张竞恒

两块塑料片做成的解压玩具,价格卖到99元,每次上架1秒钟就被抢光。

在武汉市江夏区,传统制造业企业中精智能,瞅准“情绪消费”风口,设立edc(every day carry,即每日随身物品)子公司“扎克实验室”,跨界赛博文玩。

“人们日益关注心理健康,青睐情感类消费,尤其是让自己开心的‘悦己消费’。”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管健认为,消费者对于“情绪消费”的实用性诉求不强,而是更看重商品所能提供的情绪价值和情感共鸣,这使得盲盒、edc等情绪小物受到市场追捧。

大人也要玩玩具

广义上来说,所有消费都能被称为“情绪消费”:肚子饿了吃点美食,工作累了看场电影……消费带来的满足感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从而使人产生快乐的情绪。

edc则属于垂直细分的“情绪消费”。其起源于美国,最初指的是人们每天携带的折刀、手电、甩棍等小物件。

近年来,随着工作节奏日益加快,edc的范围逐渐向有解压功能的指尖陀螺、推牌等小玩具拓展。因与手串等文玩物品有相似性,edc也被称为“赛博文玩”或“年轻人的手串”。

张天信展示正在研发的新款指尖陀螺玩法。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竞恒 摄)

“玩具不是孩童的专属,大人也需要玩玩具。”有心理学专家指出,以指尖陀螺为代表的edc之所以成为“情绪消费”的重要对象,主要基于四点原因:一是把玩edc能转移注意力,让人暂时忘却烦恼;二是小巧精致的edc有美感,能使人心旷神怡;三是触摸edc时,陀螺转动和推牌振动会刺激神经末梢,引发放松反应;四是心理暗示,人们对解压玩具效果的期待本身就能缓解压力。

“扎克实验室”的首款产品叫“王者权杖”,2024年年初面世,主体材质为不锈钢或黄铜,外形就像一只棒棒糖。用手拨动权杖顶部的“皇冠”,“皇冠”可以高速转动,镶嵌其中的人造红宝石珠会拖曳光影并发出密集的“叮叮”声。

网友“努力工作”收集了5只不同材质的“王者权杖”。他认为光影和声音可以从视觉和听觉层面刺激感官,从而达到解压的效果,“比如我苦恼于某件事时,看着转动的‘皇冠’、听着‘叮叮’声就能从坏情绪中暂时抽离”。

1秒钟就被抢光

常见的edc分为两类,一类是能转的陀螺,比如“王者权杖”,另一类是能响的推牌。

真正让“扎克实验室”火出圈的产品,是其去年年底推出的“小飞机”推牌。

张天信展示“小飞机”推牌的玩法。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竞恒 摄)

“小飞机”采用工程塑料pei制造,颜色与质感与琥珀类似,手感很温润。

“小飞机”使用螺丝将两块pei连接在一起,内部设置轨道和坑洞,安装有弹簧和陶瓷珠。通过手指推拉,陶瓷珠在坑洞内被顶起、按下,“小飞机”就会反馈出“叮叮”声和振动感。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也购买了一只“小飞机”,把玩时确实会被声音和振动感吸引,沉浸其中、放空思维。

市面上同类推牌产品,定价大多在百元以上。但“扎克实验室”负责人张天信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小飞机”的价格定在99元。

“产品利润可以压缩,但产品力和价格一定要超乎消费者预期。”在张天信看来,几杯奶茶钱就能买到一只“悦己”玩具,你很难对它说“不”。

目前,“小飞机”每周产能200只左右,每周五13时准时上线电商平台,1秒钟就被抢光,上市半年已售出4000余只。

“这年头,还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呢”

5月17日到18日,张天信携多款正在研发中的产品,赴上海参加了一场edc行业展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和edc粉丝们会聚一堂,火热的氛围让张天信的创业信念更加坚定。

全球范围内来看,国内edc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消费者认知度有限,消费意识也有待培育。

“‘扎克实验室’致力于让产品更优质的同时价格更合理,让‘武汉造’edc成为更多消费者的‘入门第一站’。”张天信说。

今年2月,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泡泡玛特出品的同款盲盒全国卖断货;光谷夫妻原创的“蒜鸟”公仔,售价数十元,上市至今热卖10万只;宠物咖啡店里,花几十块钱就能得到小猫小狗的陪伴,治愈感满满……种种迹象表明,国内“情绪消费”市场正在加速扩张。

小红书app上,网友momo的一席话或许能让我们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认识“情绪消费”的魅力:“百十来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但是你能买到快乐、获得满足。这年头,还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呢?”

这家二次元商业体

主力店月销破百万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倩倩 张竞恒 黄洁如

通讯员兰子君 孙炜

从武汉江汉路地铁站a出口出来,步行约300米,一面由大面积玻璃幕墙构成的“x”形建筑外立面格外醒目。这里是潮流盒子x118商场,华中地区首个以二次元为主题的购物中心。

5月20日,这个被业内称为“吃谷圣地”的商业体迎来开业两周年。“吃谷”,即购买“谷子”。“谷子”源自英文“goods”(商品)的谐音,泛指以动漫、游戏、偶像等版权作品衍生出的二次元周边产品,包括徽章、立牌、卡片、挂件、手办等。

令人惊喜的是,这个体量不足1.6万平方米的商场,去年竟创下2.5亿元营业额,主力店月销均突破百万元。

时间回到两年前,面对江汉路周边数个大型传统商业体的竞争,x118运营方决定另辟蹊径。“武汉有全球最多的在校大学生,而二次元文化正在年轻人中爆发。”该商场总经理程功说。

coser(角色扮演者)们在潮流盒子·武汉x118商场内选购动漫周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当时,华中地区尚未出现成规模的二次元商业体,团队跑遍全国寻找品牌资源时,“大学生数量”成了最有分量的谈判筹码。如今,商场内93%的店铺是华中首店,消费者复购率远超传统商场,部分消费者平均每周到访2—3次。

走进商场,浓烈的二次元氛围扑面而来。各楼层分布着数十家“谷店”,售价20—70元的徽章、立牌前,挤满了年轻人。在武汉工作的方先斌每周都要来“补货”,他收藏的《第五人格》周边已达80多种,月均消费千元以上。像他这样的“吃谷人”不在少数——购买复数同款、帮同好代购也是常态。

“‘谷子’的生产成本不高,但非常容易出爆款。”商场运营负责人遆玮透露,“谷子”的核心价值在于ip授权,“现在的年轻人版权意识强,他们倾向于买限量、买稀缺,这也更有助于整个行业良性发展。”

与此同时,这里超越了单纯的购物场景,成为重要的社交平台。商场留出15%的黄金区域,打造成化妆间、休息区、更衣室、舞台、练舞区、拍照打卡区等功能空间,供“吃谷人”使用。

三楼楼梯口,装饰着羽毛的玫瑰色化妆间堪称梦幻,coser们在这里为角色妆容做最后的调整;地颤舞台区,宅舞爱好者随着音乐舞动。5月17日店庆当天,商场还制定了“全妆造入场可兑换限定周边”的规则,近半数顾客穿着cosplay服装往来其间。

“这里像线下版的‘弹幕社区’。”遆玮形容,“年轻人交换‘谷子’、合影‘集邮’,完成二次元的身份认同。”

5月17日,江汉路潮流盒子x118举行开业两周年店庆活动,二次元coser吸引众多爱好者前来打卡。 (受访者供图)

当二次元的风从屏幕刮进现实,这场商业实验或许才刚刚开始。来自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激增40.63%,同期泛二次元周边市场规模高达5977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在国漫势头影响下,“国谷”交易额已是“日谷”的1.2倍。

基于武汉的成功经验,x118母公司已开始向浙江、福建等地布局。程功也依旧看好武汉领衔的华中市场。“武汉是一座非常包容的城市,大街上、地铁上有很多cosplay的年轻人,没有人觉得异样,这为年轻人提供了舞台,让他们更敢于做自己。”

文创店门口

顾客排队体验美食“过家家”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冯袁玥 实习生 陈冰妍

5月18日10时,武汉市江岸区咸安坊“全员饿人”文创店的橱窗前,围满了举着手机的年轻人。店员系着印有热干面图案的围裙,取出一只面窝造型的玩偶:“您喜欢炸得嫩一点还是枯一点?”得到顾客回复后,店员用油纸将其包好,如同包一只刚出锅,还沁着油温的真实面窝。

“全员饿人”文创店制作面窝造型的毛绒挂件,深受游客喜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冯袁玥 实习生 陈冰妍 摄)

这个看似无厘头的过家家游戏,实则是“全员饿人”设计的固定场景——门店设计成“小型早餐摊”,价目表是菜单墙,消费者在“模拟烹饪”中完成消费。这家成立不到一年的本土文创品牌,将武汉美食制作成毛绒挂件,沉浸式互动吸引游客排着队买36元一碗的“热干面”、29元一块的“豆皮”。

设计了“加葱”和“不加葱”两个版本

传统文创产品极大依赖景区提供ip和消费环境,“全员饿人”则以经营景点的思维自造场景,解锁了文创消费的新玩法。门店负责人朱慧娟说:“我们的初心并非单纯售卖商品,而是通过营造切身体验,激发消费者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

设计团队从武汉最具代表性的过早文化切入,“萌化”特色美食。“深耕当地文化,不一定聚焦于建筑地标,城市的软文化需要被看到。此外,纪念品长期以冰箱贴、明信片为主流产品,易产生审美疲劳。”品牌设计师、“00后”徐佳亲道出z世代的消费心理。

选定了产品原型,如何将其变成具象的产品又是一番挑战。以门店销冠“热干面”为例,为了将这一武汉人最熟悉的早点用毛绒玩具生动表现出来,徐佳亲设计改版数月。

毛绒玩具“热干面”(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冯袁玥 实习生 陈冰妍 摄)

为还原面条质感,设计团队跑遍全国工厂,最终选定一款带有细微纹理的棉布材料,最大程度还原碱面挂上芝麻酱的视觉效果。一个手掌大的玩偶,共拼了7种布料,萝卜丁和葱花都需手工粘贴。“我们甚至设计了‘加葱’和‘不加葱’版本,就像真实的热干面一样。”徐佳亲介绍,这种细节让本地人倍感亲切,也让外地游客觉得新奇有趣。

“情绪消费”不是昙花一现的概念

数据印证了策略的成功。2024年10月,“全员饿人”第一家门店落地咸安坊,开售当天就排起长队,首批货品三天卖空,线上预售排到一周后。今年4月,第二家门店在汉口stay开业。“五一”假期,两家总计面积35平方米的小店,把均价30元的商品卖出了20万元的营业额,仅热干面玩偶一款产品就卖出1600多份。

从去年的开店即火,到今年销量逐月增长,朱慧娟认为,这份成绩离不开网络上的“自来水”式传播。“拟人化玩偶带来陪伴感,消费者把产品当成旅行‘搭子’,自发录制的开箱、打卡视频是对品牌的最好宣传。”4月,台湾女歌手安溥到武汉巡演,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全员饿人”的“热干面”和“豆皮”,线上平台一周内新增近千个台湾订单。

眼下,“全员饿人”正筹备武汉万象城新店,并结合时令不断上新,樱花版热干面、“虾掰”小龙虾挂件均获好评。同时,在以前基础上更注重实用性——在藕夹玩偶中嵌入化妆镜,鸡冠饺拆开就是一个购物袋。“‘情绪消费’不是昙花一现的概念,只有持续创造新鲜感,才能长久活下去。”朱慧娟说。

详见5月22日湖北日报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