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在芯片领域长期处于短板,尤其是在一些关键设备的应用中,运用的芯片主要是西方国家的,外国人可以随时遥控关停设备。直到中国“龙芯”诞生之后才打破这一束缚,“龙芯”的诞生离不开黄令仪的辛勤付出。

1936年12月,黄令仪出生在广西南宁的一个书香之家,原名廖文蒂。她的父亲廖葛民是广西博物馆的创始人,也是首任馆长,她的母亲是北大化学系的才女,任教于广西化学研究院,家中有兄妹9人。
黄令仪在家中排行第三,她尚在襁褓中就遭遇了日寇全面侵华,父母抱着她辗转到过桂林、平乐等地避难,一家人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在日寇横行的年代,能活着已经是一种幸运了。
从能记事起,黄令仪就记下了战乱中人们的不幸和恐慌,面对日寇的侵略,小小年纪的黄令仪就立下了救亡图存一心报国的志向。她自幼聪颖,加上有父母的影响,黄令仪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1949年,13岁的黄令仪考上了汉民中学,与众多女孩子不同的是,黄令仪对数理化更加情有独钟,她立志要用毕生所学去报效祖国。黄令仪在校期间勤奋学习,丝毫不知疲倦,1954年,她凭借出色的成绩考入了华中工学院。

在入学的第二年,黄令仪就被批准入党了,1958年,黄令仪从华中工学院毕业,由于成绩优异她顺利进入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学习。1960年,从清华毕业后的黄令仪回到了华中工学院,她带领团队研制出了半导体二极管。
1964年,黄令仪参加了中国首台空间计算机的研发工作,在经历过多次失败之后,黄令仪的团队终于成功研发出了中功率管,1966年8月,首台空间计算机面世,并把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
后来由于经费的问题,黄令仪的实验室一度被关闭,1987年,黄令仪进入了初创的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工作,51岁的黄令仪成功设计出了一款控制洗衣机的芯片,此后黄令仪长期在芯片领域耕耘。

2001年,已经退休的黄令仪响应号召,打造中国人自己的芯片,她加入到了龙芯研发团队,并担任项目负责人,龙芯1号和2号相继取得成功,龙芯3号也在2009年研制成功,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黄令仪被誉为“龙芯之母”。
2014年,黄令仪回到老家桂林开始退休生活,没想到龙芯项目遇到了难题,黄令仪再次结束退休生活投入到科研中。由于长期劳累,黄令仪的身体衰老很快,听力也出现了问题,即便如此她仍不愿回桂林休养。
几十年来,黄令仪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在物质上她没有什么讲究,从不挑吃、穿,也不挑剔住房,她在分配的小房子里一住就是30多年,有人笑话她“傻”,她却对此毫不在乎。

黄令仪取得了科研专利很多,主持的项目和获奖也非常多,如果她追求金钱可以说是要多少有多少,不过她从不追求金钱,她所追求的是要“擦干祖国身上耻辱”。2023年4月20日,黄令仪病逝,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