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八路军要发动“百团大战”?

2023年12月06日18:09:11 搞笑 7786

主 编:崔晓汉

总撰稿:徐焰

顾 问:毛新宇

1940年8月20日起,八路军在华北全线出击,使用105个团的兵力,向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史称“百团大战”。这是抗战期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那么八路军为什么要发动“百团大战”呢?

“中国空前投降危险和抗战空前困难的时期”

1940年,中国的全面抗战进入到了第四个年头,国际国内的形势都更加严峻。当时法西斯德国在欧洲战场频频得手,美国尚未卷入战争,英国又无力东顾,这就使得日本的气焰更加嚣张。中国战场上,日本加紧诱迫国民党投降,于3月末扶持汉奸汪精卫建立了汪伪政权。同年6月,日军占领宜昌,这里距重庆只有600公里,大批日军轰炸机能直接从这里起飞轰炸国民党政府的陪都重庆。在这种形势下,悲观失望的情绪弥漫在整个大后方。7月,中共中央在《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中指出:“现在是中国空前投降危险与抗战空前困难的时期”。与此同时,日军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囚笼政策”,企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为什么八路军要发动“百团大战”? - 天天要闻

日军在华北实行的所谓“囚笼政策”,就是大修铁路、公路和碉堡。铁路两侧不许种高粱、玉米。公路修得比地面高出5尺,两旁挖深沟,从而把根据地划成不能相互联系的孤立的小块,让八路军游击队不能转移,便于他们逐次分区搜剿。刘伯承曾形像地比喻说,敌人是把铁路当柱子,公路当链子,据点碉堡当锁子,在华北搞了一个大“囚笼”,想把八路军锁在里面,“凌迟处死”。这种“囚笼政策”确实非常恶毒,将使八路军被压缩至山区偏僻小县,活动范围越来越小,物资也越来越匮乏。

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振奋全国民心,克服国民党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对正太铁路发起破袭战。到战役发起第三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对外称为“百团大战”。 ​

为什么八路军要发动“百团大战”? - 天天要闻

日军受破袭战震动,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

“百团大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正太铁路为重点,进行交通总破击战。正太铁路横越太行山,全长231公里,连接着平汉、同蒲两条铁路,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

1940年8月20日,随着彭德怀一声令下,雷鸣般的爆炸声响彻正太路全线,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拉开了序幕。虽然当时八路军技术条件非常落后,但由于有群众支援内应外合,总攻开始时比较顺利。袭击井陉煤矿和娘子关的一颗颗攻击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后,当地工人马上切断日军的电源,各路突击部队如猛虎下山直扑车站和据点。几万组织起来的农民也冲上铁路,拆走铁轨送八路军兵工厂当原料,枕木则被集中焚烧。日军增援部队两天后赶来时,都不禁愕然百里正太铁路上只剩下一段段被掘断的路基,一条铁轨、一根枕木和一根电线都不见了!

从8月20日至9月10日,经20天的浴血奋战,蜿蜒200公里的日军“钢铁封锁线”--正太铁路,被八路军破毁了三分之二以上,沿线大部据点被攻占。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其《作战记录》中承认:“此次奇袭完全出于我军预料之外,损失重大,恢复建设需要相当时间与大量资金。”由于损失太重,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把此役称为“挖心战”,以后将每年此日作为“挖心战”纪念日。

9月16日,八路军总部下达了第二阶段作战命令,继续破击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我根据地内之日军据点。由于敌人工事坚固,增援迅速,八路军技术装备差,缺乏攻坚手段,所以攻坚战斗打得十分困难。当时重点攻击的四座县城,除榆社得而复失外,其余县城均未攻克。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率部强攻城高墙厚的榆社县城多次均未奏效,在敌人施放毒气时,还有一些指战员中毒。后来陈赓动员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终于以枪口封锁敌枪眼、炮口,再挖坑道埋炸药爆破的方式,将城墙炸开缺口,全歼了守城日军200余人。在百团大战最激烈的关家垴战斗中,彭德怀亲临距敌500米处指挥六个团围攻日军一个大队并歼其大部。不过因部队装备差特别是弹药不足,残敌最后在援兵接应下逃走。

这一阶段的作战实践证明,在八路军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不宜对敌坚固设防的城镇采取强攻手段。当然,由于敌人经过第一阶段突然打击后,提高了警觉性,防范严密,从而也增加了八路军攻击的困难。

日军遭到连续两个阶段的攻击后,深感八路军对其威胁的严重性,遂调集重兵,从10月6日起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报复“扫荡”。八路军不顾疲劳和战斗减员,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了反击敌人报复“扫荡”的胜利。​

为什么八路军要发动“百团大战”? - 天天要闻

历时3个半月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拔除据点2900多个,严重地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使正太铁路停运一个多月,两次切断同蒲铁路北段,拔除了敌人深入根据地内的部分据点,彻底破坏了敌重点掠夺的井陉煤矿。日军在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

辉煌的胜利和存在的问题,都不应该被遗忘

百团大战的胜利,在大后方引起强烈反响,四处弥漫的悲观空气为之一变。蒋介石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百团大战在国际上也产生重大影响,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同时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苏联《红星报》评论:“中国人民为自由独立,争取最后胜利而战,依然表现最大之决心而不能动摇。”

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起了积极作用,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当然,百团大战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战役的规模过大,持续的时间太长,特别是第二阶段采取与八路军装备不相适应的攻坚战,因而过多地消耗了有生力量和根据地的人力物力,给后来坚持华北抗战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而且采取强攻日军有坚固设防的城镇据点的打法,也不符合当时以游击战为主的作战方针。​

为什么八路军要发动“百团大战”? - 天天要闻

聂荣臻后来对百团大战的评价是:“从它在抗日战争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来估量,我认为,这次大战是不应该否定的。当然,在肯定的前提下,也有教训。辉煌的胜利和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都不应该被我们所遗忘。”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何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 - 天天要闻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何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

谈起三国这本书,相信大多读者不会陌生,在这部四大名著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谊、更有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而在《三国演义》之中,更是有着几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良将谋士,也正是他们的锦囊妙计相助魏蜀吴三国在乱世之中行程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