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官本位思想盛行?

2023年10月05日15:03:09 搞笑 7803

古代官本位思想盛行,而且不是一个朝代盛行,而是很多朝代都盛行,起码可以说明一定的问题。

为什么古代的官本位思想盛行? - 天天要闻


人们从群居时代走入文明时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存技能,也有了社会分工。只是,权力被少数人掌握,不是普通人能够掌握的。本来每个人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力,进入社会之后,就要把这种权力上交,统一交给皇帝,由皇帝分配。人们上交权力之后,会获得权力系统的庇护。也就是说,权力只对它的来源负责。但是,人们上交权力之后,权力就不是自己的了,也不会为自己负责了,而是被统治阶级大大改写,成了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东西,而不是为人们利益服务的东西了。

诚然,人们上交权力之后,可以获得一块耕地,但很快耕地就会被豪强地主兼并,不是人们自己的了。于是,人们只能依赖土地谋生,即便有自己耕地的农民也不是很自由,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赶上天灾,就吃不上饭了。平时他们也吃不饱,并不是不能获得粮食丰收,而是要交税,被剥削压榨得厉害,不能松一口气。而统治阶级属于食利者阶级,不参加生产劳动,却可以坐享其成。皇帝拥有全天下的土地和人民,依靠税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各级官员也是如此,不参加生产劳动,却可以一辈子享受荣华富贵。

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要依靠自己耕种谋生。他们被剥削的时候,并不会有太多的想法,只是会认命。但要是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只能集合几代人的积蓄,培养一个书生,让书生进京赶考,考中了以后可以做官。一旦做官,就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整个家族都跟着沾光,甚至家族的兄弟们都会被官员提拔,跟着官员到衙门力当差。家族有事的时候,官员会给办事,而且分文不收。官员进入官场之后,会获得一定的权力。他们迅速抛弃圣贤书上说的那一套,遵守官场的显规则和潜规则,要打点好上级,抚慰下级,依照惯例私自加税,行贿受贿,卖官鬻爵,吃了原告吃被告,如此种种行径,只要没人追究就算是被默许了。也就是说,官员的大部分收入都来自民间,是搜刮得来,而不是自己参与农田劳动所得。

人们早就看到了官员的福利待遇,看到了官员的特权,就要读书,考试,自己不行就让儿子读书考试,儿子不行,就让孙子读书考试,“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看起来成本很大,而一旦考中,所有的成本就都可以成倍收回来,甚至官员可以让自己的儿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要世世代代做官。做了官就有了权力系统做背书,也就有了话语权。官员拥有特权,即便犯了大罪,也可以免死,只要贬职、远调,远离权力系统核心就行,就等于自动出让了官职这种优质资源,抵罪了。要是老百姓犯了同样的罪过,就很容易被下在大狱,被砍头。

为什么古代的官本位思想盛行? - 天天要闻

官员有着如此这般的好处,很多人家都要培养书生。可是,科举考试的淘汰率非常高,而且三年一考。也就是说,被淘汰的书生要想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就要等三年才行。于是,很多书生考了一辈子,也没考中。当然,还有的考不中就去干别的,没脸回家。有的竟然去自杀,也没脸回家。毕竟,他们背负着家族的希望,考不中,就算是没这个人了,“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官本位思想流行起来,人们都知道做官一定是有很大好处的,而且可以光耀门楣,光宗耀祖。即便书生费再大的力气也要考中,穷其一生考中了也算是功成名就。考不中就只能自己寻找生路了,却不会被社会承认。

书生们要是拥有报国之志,腹有诗书,有安邦定国之策,说给人们听,人们并不会听他的,反而会认为他们在说大话,在吹牛。也就是说,书生本身没有什么话语权,不会被人们认同。只有书生考中官员之后,说话才会有人听,也会有人溜须拍马,大唱赞歌。这就是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也是官本位思想的毒害。在人们的意识里,只有做了官才有发言权,而没有做官的书生即便真的有才华,也不会获得人们的认可。毕竟,书生不是官员,手中没有权力,不会对人们产生什么影响。人们还是会听官员的话,不会关注书生们的言论。而书生们自诩清高,会在自己的圈子里议论时政,讨论写文章的方法,即便他们真的为民请命,也不会获得老百姓的认可。或者说,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冒死上诉,为什么要监督官员贪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书生们大多脱离群众。在他们的意识里,老百姓成了一个群体概念,也成了他们要为之谋福利的群体,要让他们做了老百姓,躬耕田园,他们就不会去做了。在老百姓眼里,书生不去参加科举考试,不去做官,却要说什么为民请命,纯粹是不务正业,即便被砍头了,人们也要去看热闹,还要嚷着让他们唱几句……

官本位思想流行,给知识分子带来很大的束缚。他们要想获得话语权,就要努力学习,考中后做官。要是考不中,就只能被人诟病。而真正做官之后,他们却失掉了以前的理想和精神,要迅速适应官场体制,变成了庸庸碌碌的食利者阶层的一员,也就不会为老百姓谋福利了,还不如民间书生们有正义感,有为老百姓请命的牺牲精神呢。

为什么古代的官本位思想盛行? - 天天要闻

由此来看,古代官本位思想盛行有着深刻的制度原因,也有着愚民思想的贯彻执行。幸亏现在社会开化了,人们思想进步了,要是还有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就说明一些地方需要改革官僚体制了。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2025车圈上半场:炒米,吵架,抄底 - 天天要闻

2025车圈上半场:炒米,吵架,抄底

6月,零跑交付4.8万台,连创历史新高;小鹏交付3.46万台,上半年销量近20万台,已超2024年全年......7月1日,业绩亮眼的新势力品牌都会赶早公布数据。受制于一期工厂产能,小米汽车的6月交....
低头3秒,3条人命!64岁司机一个动作毁6个家庭,法律会怎么判? - 天天要闻

低头3秒,3条人命!64岁司机一个动作毁6个家庭,法律会怎么判?

2025年7月1日11时,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一路,一场本可避免的惨剧发生了——64岁的司机陈某低头看了一眼手机,车辆瞬间失控,撞向路边行人,3人死亡、3人受伤!图片来自官方通报现场触目惊心,行人横七竖八倒在血泊中。广州交警迅速控制陈某,排除酒驾、毒驾,初步认定:低头看手机导致车辆失控,负全责。图片来自网络法律焦点...
别让“向上取整”成为快递潜规则 | 时评 - 天天要闻

别让“向上取整”成为快递潜规则 | 时评

近日,澎湃新闻“马上测”购买8件净重为2.5kg的样品,购买相同规格包装进行打包并自行称重,总重量为2.7kg左右,此后记者分别通过8家常用快递公司,以“标快”“普快”的方式邮寄到市内同一地点。本次测评发现,8家中,有半数快递企业在续重收费中存在“向上取整”行为,将2.7kg的样品按3kg甚至4kg计重收费。按照现行规定,...
四川一地连休8天,网友:羡慕说累了 - 天天要闻

四川一地连休8天,网友:羡慕说累了

据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此前发布的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火把节7月18日至7月24日放假调休共7天除了火把节7月17日的民族团结进步节也将放假1天总共可以连放8天假7月13日(星期日)、7月26日(星期六)2天调休上班除国家的法定假日外,凉山州还多了“民族团结进步节”“火把节”“州庆”“彝历新年”四个节假日...
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古怪:为什么在接客前要问脑筋急转弯? - 天天要闻

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古怪:为什么在接客前要问脑筋急转弯?

这两年不少乘客发现打网约车越来越神秘了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反映现在打车不仅要玩脑筋急转弯而且越来越像整蛊游戏了因为在他们的打车经历中出现了一种神秘现象一开始叫车还挺正常的收到司机消息时懵逼了司机一开口不是我到了而是知识问答他们一本正经的“按照”平台要求提问太阳大还是月亮大不管你怎么回答答案永远不对司机...
放假通知:连休5天!不调休!(不是所有人) - 天天要闻

放假通知:连休5天!不调休!(不是所有人)

来源: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楚雄文旅、杭州日报“东方狂欢节”彝族火把节即!将!到!来!根据此前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7月16日—18日放假共3天,无需调休加上周末可以连休5天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节日享有“东方狂欢节”美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
嗨,88了六月 - 天天要闻

嗨,88了六月

今天6月份的最后一天。2025年又过去一半了。回首这一个月,似乎啥也没干,可时间就像指缝的沙悄然而逝。6月1日儿童节,妞姑姑过来被俩妞儿拉去商场买了期待已久的谷子,吃了酸奶冰淇淋喝了奶茶。四不像玩偶6月父亲节,斥资买了一个榴莲共享,给老爸发
放假通知:连休5天!不调休! - 天天要闻

放假通知:连休5天!不调休!

“东方狂欢节”彝族火把节即!将!到!来!根据此前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7月16日—18日放假,共3天,无需调休,加上周末可以连休5天。来源:楚雄文旅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cspxxcb;或拨打热线0731-8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