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来越切身的体会到了消费降级。
这个体会不只是我自己抠搜舍不得买贵东西,也不只是来自网络的言论,还来自我家楼下那几条街的门面在做什么生意。
01 越开越多的面馆
我家附近的几条街很有意思,以前只有1家面馆,生意很不错,每天早上都会在人行道上摆一排凳子。重庆小面就流行拿一根板凳在马路上吃。
那家小面味道还不怎么样。我经常说要去开一家面馆,因为面馆投资少、回报快、利润高、销量大,还没有存货。
面条一碗成本最多2块,最少卖8块,牛肉面要14到16。这生意!划算的很啊!
我都能想到的生意,其他人当然也能想到。所以,去年我家楼下的那条街新开了3家面馆。一个糊辣壳面,一个羊肉粉,一个普通面馆,也算各有特色。
今年厉害了,我家楼下这条街又新开了2家面馆。200米不到的一条街,有了5家面馆。不单这里开了,这条街的对面另一条街,走路5分钟的距离,也开了3家面馆。
挨着尝过以后,我们固定在一家性价比最高的店吃了。性价比最高是指价格便宜、分量足,不是味道最好。毕竟,去吃面都是有事情不方便做饭,或者有事情着急出门,管饱最重要,味道可以忍一忍。
02越开越少的餐馆
我家附近还有一条美食街,都是中大型的餐馆,比如:火锅、江湖菜、柴火鸡、串串、木桶鱼等等。这些餐馆面积100到500平米不等,几十张桌子,好一点的有二楼,有花园。人均消费80到100。
这条美食街以前生意特别好,每天楼下车水马龙的。
但是今年,这些餐馆明显生意差了很多。以前抢不到位置的停车场,现在居然有了空位。贴着门面转让和门面出租的广告也越来越多。
今天我专门去数了一下。有4家贴了门面出租。门面转让的都没有,直接是门面出租。
老板是血亏了,装修不要了,房东直接出租。
03 大家真没钱了吗?
今年大家都在说钱不好赚了,房子跌了,物价似乎也一直在跌,工资少了,做生意的更难了。所以大家都不敢在外面吃饭了。
面馆,管饱是第一位的,解决的是吃饭的刚需。
中大型餐厅的消费,社交功能更大一些,解决的是聊天吹牛联络感情的刚需。
去面馆不去餐厅消费,也说明经济确实进入了寒冬,一来是大家确实没钱了。二来是生意不好做,社交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一个地方生意好不好做,你去看看餐馆的生意好不好就知道了。
无独有偶,面馆的火热类似的还有地摊美食的兴盛,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年地摊特别火,开门面卖小吃的在地摊小吃面前真的是输的彻彻底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