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白酒历史上千年,传承至今一直都是家家户户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按理本应昌盛依旧的白酒,现如今在年轻人当中却好像成了“避之不及”的存在。
步入而立之年,90后逐渐成为了白酒市场的消费主力军,但奇怪的是他们选择白酒依旧只是应酬、送礼,自己喝的情况占极少数,因此行家们将此现象称之为白酒圈的“90后危机”。
明明父辈们都在喝的白酒,为啥90后就是提不起来兴致?
谈及90后为什么不爱喝白酒,除了口感方面的不适应,还得从30年前“勾兑酒”事件说起。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满足群众的饮酒需求,“新工艺白酒”被推上了历史舞台,也就是我们如今常说“酒精勾兑酒”,因为经过多方调整后其口感与纯粮酒无差,成本低而且产量还大,很快被老百姓们所接受。
本应是“明码标价”你情我愿的事情,但因为一些黑心商贩的私心,导致整个“勾兑酒行业”变天了,为了提高价格他们掩盖“原料”伪装成“纯粮酒”,甚至疯魔到不管安全用量。
直到30年前,“山西假酒事件”中被检测出来所谓的散白酒都是由“工业酒精”勾兑而成,光是甲醇含量都高达361g/升,超出国家标准902倍之多,这块一直被高举的“勾兑”大石头才被放下。
该事件波及范围之广,以及影响之大可以称得上是史无前例,一时间无数饮酒人的心都随之颤了几颤,更不用说后来一直在各种“假酒事件曝光”环境中成长的90后了,他们没有彻底抵制已经白酒行业的万幸了。
至于90后为何依旧能够成为白酒消费主力军,还是因为其超高的警惕性,以及精准的勾兑酒辨别能力。
事实上经过那些“惨痛教训”之后,国家立马对白酒产业进行了整顿,严格要求把“勾兑酒的身份”标注出来,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分辨:
①原料及配料表:
纯粮酒的原料只会标有“水+粮食”,一旦有食用香精等字样的都是“勾兑酒”。
②酿造工艺:
纯粮酒因为是纯粮食酿造所以称为固体法白酒,勾兑酒因为是“食用酒精”调制或者掺有30%的纯粮酒调配而成,所以又叫液体法白酒、固液法白酒。
因此一旦发现瓶身有“液体法”、“固液法”字样的不用质疑,一定都是勾兑酒。
③执行标准:
国家要求不同香型的白酒都需要有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而勾兑酒不属于任何香型,所以固定的执行标准号为GB/T 20821、GB/T 20822。
不得不说,新时代年轻人就是厉害,懂得利用“知识”解决问题,不过记不住这些分辨勾兑酒知识点的朋友也不用担心,可以先看看下面这两款优质纯粮酒,都是当地酒友们的“口粮首选”。
风云酱父 封藏
在贵州当地,只要提起这款优级大曲坤沙酱酒,没有人不夸赞它“贵州小茅台”的口感。
上世纪,身为茅台酒厂厂长的李兴发为了解决酒质不稳定的问题,开始潜心研究,不仅发现了“酱酒的三大典型体”更是改良了茅酒的酿造工艺,他也正是因此被白酒圈誉为“酱香之父”。
后来李兴发退休,把这些酿造工艺带到自己的家传酒厂,从选料、下沙到出酒,他都和儿子一同严格把关,并且将所酿制的坤沙基酒都需要进行5年窖藏,再与12年老酒勾调,再次提香后才能出厂。
此酒5年时间的陈酿在配上老酒之后,彻底平衡了其中的辛辣感,开瓶酱香浓郁,入口顺滑,不呛喉,喝完之后更是有淡淡的花果香在口中萦绕,让人回味无穷。
洋河梦之蓝
江苏名酒“洋河”的大名就不用多描述了吧,为列“中国名酒”,当地家家户户宴请都是用它。
梦之蓝属于洋河旗下的中端产品,作为一款浓香型大曲酒,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比同类产品都要优秀的多。
其酒质优良,口感却偏于绵甜柔和,入口甘润且饱满,酒体醇厚甘冽,整体来说十分协调,喝完余香持久,是家宴、自饮、送人的不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