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古风文化的营销范本~李子柒

2022年06月30日20:43:04 美食 1834

2016年,经历了开淘宝店败北,而自导自拍古风美食视频却意外受到欢迎后,李子柒加入了短视频创业的千军万马。这位貌似柔弱的姑娘,在视频中却仿佛老江湖,上山爬树、砍柴捕鱼,动作麻利,无所不能。截至2019年12月,她在海外 YouTube 网站上拥有735万订阅者,直逼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在该平台的订阅数;即便她的视频并无英文字幕,平均播放量也远超500万,全网视频播放量目前已经超过30亿,微博粉丝量破1000万。然而,李子柒不是网红脸,也没有大长腿,仅凭借古风美食视频,她是如何成为知名网红的呢?

借力古风文化的营销范本~李子柒 - 天天要闻

首先,“李子柒”的品牌形象具有独特性,在目前自媒体市场大环境下独具一格,差异化的品牌形象オ具有吸引力。其独特之处具体体现在她的视频展现带有古风色彩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与深处都市的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能够瞬间引起观看者的注意,进而演变出好奇、羡慕、欣赏等情绪。

借力古风文化的营销范本~李子柒 - 天天要闻

在视频的情绪渲染方面,李子柒通过采集悠扬的鸟鸣、山中袅袅的炊烟、树叶上的薄露、现采摘的果子上的糖霜等非常具象化的事物传递恬静、闲适的感受。李子柒发布的短视频中,美食带有强烈的古风色彩,如桃花酱、秋梨膏等;拍摄的场景在乡间田园,不仅展现了食物的自然样貌,而且她使用的炊具也极具古风色彩。

借力古风文化的营销范本~李子柒 - 天天要闻

她发布的内容不仅有美食,还包括中国的传统技艺,如造纸术、木活字印刷术等。精确独特的内容定位,对李子柒塑造品牌差异性具有促进作用。

借力古风文化的营销范本~李子柒 - 天天要闻

其次,多渠道营销极大地增加了李子柒品牌的曝光率。李子柒不仅把短视频和微博作为传播的手段,还广泛与其他 IP 联名。2018年8月,李子柒携手故宫食品,联名打造宫廷“苏造酱”;2019年5月,李子柒和《国家宝藏》联名的产品签约活动于北京举行,引得网友直呼联名月饼“美炸了”。通过和故宫、《国家宝藏》这类具有历史感的 IP 联名生产产品,李子柒强化了自身古风唯美的品牌形象。

借力古风文化的营销范本~李子柒 - 天天要闻

最后,借力古风文化塑造粉丝经济。自2018年8月李子柒与故宫食品达成合作后,李子柒天猫旗舰店正式营业,开业时店铺粉丝已近65万;开卖10分钟,人参蜜、草本茶、苏造酱销售数据飞速飙升,纷纷破万。

借力古风文化的营销范本~李子柒 - 天天要闻

李子柒天猫旗舰店的营业,是李子柒对于电商的初次探索,在获取到第一拨销售数据后,围绕着“东方传统美食”这个内核,李子柒的产品线还在不断扩大。3年时间个人 IP 的塑造,终于使李子柒一朝收获了巨大的流量和品牌效应,在品牌的红利期得以变现:对自已追随的网红所创立的品牌店铺,粉丝会自带信任光环,极易形成转化,甚至比明星更能达到“精准粉丝营销”的目的。

借力古风文化的营销范本~李子柒 - 天天要闻

李子柒于古风美食、田园生活领域深耕,使粉丝对李子柒自带古风美韵的身份认同感很强,很容易构建品牌形象与粉丝信任之间的纽带,产品有特性,品牌有调性,才具有吸引力。此外,粉丝营销还能为用户塑造出一种心理优越感,创造粉丝的情感归属和身份标签。

借力古风文化的营销范本~李子柒 - 天天要闻

李子柒的爆红离不开她的认真和专业精神,但如果没有杭州微念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与营销推广,李子柒个人很难将品牌形象大范围传播。

借力古风文化的营销范本~李子柒 - 天天要闻

除了好产品,深入人心的品牌塑造和恰逢其时的营销推广也极为重要,它们不仅能够恰当地向粉丝传递田园幽静之美,还能通过内容塑造将产品融入其中,这才使李子柒终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品牌。李子柒品牌的营销手段有独特的创新点,可谓借力古风文化的营销范本。

借力古风文化的营销范本~李子柒 - 天天要闻


借力古风文化的营销范本~李子柒 - 天天要闻

苦心斋主分享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港青在穗打造“世界咖啡地图” - 天天要闻

港青在穗打造“世界咖啡地图”

5.8米长的吧台、满墙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豆包装陈列,史提芬的咖啡店别具一格。   扫码看视频  “下班就是下班,老板找你,不用理他。但我现在是老板了,感觉自己每天24小时都在上班。”C stands for咖啡主理人史提芬说着一口正宗的“港普”,如此调侃自己的创业状态。  来自香港的史提芬从中大外语专业毕业后北漂爱...
挖到宝了,这款脆皮虾太解馋,酥嫩味美,老少皆宜的肉食经典 - 天天要闻

挖到宝了,这款脆皮虾太解馋,酥嫩味美,老少皆宜的肉食经典

#头条创作挑战赛#挖到宝了,这款脆皮虾太解馋,酥嫩味美,老少皆宜的肉食经典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渴望一丝家的温馨和味蕾上的惊喜。脆皮虾,这道简单却不失精致的菜肴,总能唤起我童年的记忆。记得小时候,每逢周末,母亲总会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