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临近,山西乡村味莜麦月饼产销两旺

2021年09月04日22:21:11 美食 1784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来临。说到中秋节,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月饼。近日,坐落在宁武县产业集聚区的山西乡村味食品有限公司的莜麦功能食品系列再添新成员——莜麦月饼,其产品已在各大商超抢“鲜”上市热卖。

中秋佳节临近,山西乡村味莜麦月饼产销两旺 - 天天要闻

山西乡村味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绿色食品研发和销售的企业,也是一家农业经济型民营新型企业,主要生产加工莜麦饼干、莜麦酥饼、小米饼干、土豆饼干等。9月3日,记者一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各种月饼浓郁的香味便扑面而来。十多名工人正在分工合作,压坯、包馅、塑形、压花、包装……在人工的流水线作业,在自动化生产线运转,一派忙碌景象。

中秋佳节临近,山西乡村味莜麦月饼产销两旺 - 天天要闻

据该公司董事长李成林介绍,从8月初开始,该公司就已经全力投入各种月饼的生产了。记者看到,制作月饼的食材都经过严格筛选。面粉的外皮选用的是莜麦面粉,配以月饼专用粉增加黏合性,避免太酥无法成型。月饼的馅儿除了口味配料,还加入了食用植物油、鸡蛋、无糖糖浆,真材实料、保质保量。从外观上,月饼焦黄油亮,色泽均匀;从口感上,月饼酥脆软嫩,细腻醇厚;从保质上,月饼可以存放6个月之久而不变质。

中秋佳节临近,山西乡村味莜麦月饼产销两旺 - 天天要闻

“过甜”“太油”是传统月饼固有的标签,吃多了腻,而且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吃多了不健康。而该公司创新推出的莜麦月饼,无添蔗糖、粗粮营养,可称得上是养生月饼。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血脂、稳定血糖,非常适合糖尿病人以及不爱吃糖、易胖体质的人群,也非常符合当下消费者健康吃月饼的需求。

中秋佳节临近,山西乡村味莜麦月饼产销两旺 - 天天要闻

莜麦月饼分五仁绿豆沙、红豆沙、黑芝麻、紫薯等多种口味,既有传统经典,也有新的尝试。因为莜面的加入,所以口感跟传统月饼有所不同,也更为健康、更为营养。每一盒月饼都有多种口味搭配,而且包装精美,很受大众欢迎与喜爱,成为送长辈、送朋友或者送亲戚首选佳品。

中秋佳节临近,山西乡村味莜麦月饼产销两旺 - 天天要闻

据了解,这段时间每天月饼的生产量在2万个左右,每个重量100g。月饼的销路也不错,主要销往北京、太原、云南、江苏、内蒙、河南、湖北等地,不时有客户前来拉货。就在采访期间,一位李女士专程过来购买莜麦月饼。“我是在下班路上,途经石湖河十字路口时看到一块大的广告牌,上面有莜麦饼干的产品宣传,所以过来看看。”李女士接过工作人员打包好的月饼补充说,“我刚尝了一口,挺不错的,我准备买来给家里人吃。家里有老人,年纪大了,这种粗粮月饼吃得放心,刚好我也怕胖,也适合我吃。”

中秋佳节临近,山西乡村味莜麦月饼产销两旺 - 天天要闻

在疫情防控的常态化阶段,食品安全的保障十分重要。该公司除了从正规渠道采购原材料外,对车间内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生产工序卫生控制、操作规范等都层层把关,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流程,确保月饼生产全过程安全、卫生。中秋佳节临近,该公司正开足马力,投入到中秋月饼的加工生产中,以满足节日市场的需求。(刘强 张瑞)

来源:宁武你好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23年相伴的温馨家居生活旋律,从孩子成长到两人世界! - 天天要闻

23年相伴的温馨家居生活旋律,从孩子成长到两人世界!

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家是最为温暖的避风港。它见证了无数的晨昏更替,承载了太多的悲欢离合。有这么一对夫妇,他们的婚姻生活已经走过了23个春秋,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家也经历了从热闹到宁静的转变。如今,孩子已经踏上大学的征程,而这个家,再次回
当这些菜被端上来那一刻,我人都麻了! - 天天要闻

当这些菜被端上来那一刻,我人都麻了!

菠萝鸡 [doge]菠萝味鸡屁股,鸡屁股味菠萝[doge]自己选吧这只鸡死后才能出现高光时刻,请问鸡是在思考还是在烧烤?太好笑了!这个端上来我会连桌子扔了,最怕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广东特产!好逼真的蟑螂蛋糕,这是哪个仇人过生日吗?
云南疾控提醒您:端午吃粽不放“粽”! - 天天要闻

云南疾控提醒您:端午吃粽不放“粽”!

点蓝色字关注“大美新平”端午安康DUANWU ANKANG端午将至,粽叶飘香,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镁、铁、磷、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烟酸等营养成分。其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淀粉,且以支链淀粉为主,人体淀粉酶水解支链淀粉的能力相对...
南陵龙虾嘉年华 开“炫” - 天天要闻

南陵龙虾嘉年华 开“炫”

人民网记者汪瑞华 张俊新鲜出锅的龙虾PLUS。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鲜嫩软弹的仓溪龙虾成为夜市餐桌的首选。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食客为仓溪生态龙虾点赞。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市民游客早早地就来到了嘉年华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盛“虾”嘉年华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商户现场烹饪龙虾,忙得不亦乐乎。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嘉年华现...
螃蟹粽、陶瓷粽、面塑粽……来看古往今来的粽子巧思 - 天天要闻

螃蟹粽、陶瓷粽、面塑粽……来看古往今来的粽子巧思

粽子虽小,却贯穿古今,展现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美好。古代粽子长什么样?粽子又带给人们哪些创作灵感?我们一起来看古往今来的粽子巧思。古代粽子长什么样?在江西九江德安县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对南宋古墓出土的粽子。据古墓碑文记载,墓主周氏葬于公元1274年,距今已有750年。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博物馆讲解员 李佳:墓主人...
6月端午,这道硬菜可以多吃!荤素下饭又营养,吃了一次还想吃 - 天天要闻

6月端午,这道硬菜可以多吃!荤素下饭又营养,吃了一次还想吃

#头条创作挑战赛#6月端午,这道硬菜可以多吃!荤素下饭又营养,吃了一次还想吃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小鸡炖蘑菇是一道历史悠久的家常菜。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当时民间已普遍食用鸡肉和蘑菇。这道菜不仅在寻常百姓家流传,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