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液氢制储加用示范工程!“氢能技术”国重专项在四川南充启动|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5月22日下午,由南充市人民政府、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主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液氢储-供-加-用技术研究与交通枢纽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在四川南充举行。

这场以“国重筑基新高地、液氢赋能新未来”为主题的发布活动,折射出南充聚焦氢能领域发展,有哪些新动向?

签约现场。(摄影:谢杰)

谋突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落地南充

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在未来能源体系中,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和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发展的理想能源载体。

5月22日下午,嘉陵江畔四川南充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液氢储-供-加-用技术研究与交通枢纽示范项目启动。

启动仪式上,航天液体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谭永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氢能技术部主任、博士生导师肖国萍,作主题报告。南充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文勇代表南充市人民政府与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南充市委常委王毅向南充市氢能产业协会授牌。

从启动仪式,可见落子南充的这一液氢国重项目的“含金量”。

南充市氢能产业协会授牌。(摄影:谢杰)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项目 ?

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本次启动的液氢项目,是由南充市与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和中科氢能公司等联合打造,是国家重点专项研发计划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国家重点专项研发计划“液氢‘储-供-加-用’技术研究与交通枢纽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国最高级别的研发项目,与南充市打造四川省液氢应用高地的战略布局完美契合。”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院长王万军表示,此次项目落地四川南充,是双方践行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深化央地合作的重要举措。

通过项目建设,将在南充建成国内首个液氢制-储-加-用示范工程、首次实现站车协同下的重载车辆液氢无排放加注、首次打造液氢规模化、低成本、高效率输配和综合应用的行业标杆,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氢全链条解决方案,形成国内首个液氢商业应用综合评价体系,有效推进液氢产业商业化进程。

活动现场。(摄影:谢杰)

抓机遇

推动氢能产业成链集群发展

“此次启动的项目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综合效应强,对于南充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拥抱氢能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南充市委书记张冬云表示, 南充将坚持全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全力跑出氢能项目加速度;坚持全链条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场景打造上持续发力,推动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构筑氢能产业生态圈;坚持全方位合作,欢迎更多企业家选择南充、深耕南充氢能产业,共同拥抱氢能产业发展的美好明天。

布局氢能产业,南充底气何在?

据了解,近年来,南充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号召,将氢能产业作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点领域之一。

“南充是历史文化名城、红色将帅故里、嘉陵江畔明珠,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第五经济大市,是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地区北部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培育的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市委书记张冬云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南充正把全力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作为今明两年的工作总抓手,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一季度取得了打赢翻身仗首战告捷。

在这一过程中,南充始终坚持产业为本、工业当家的理念,加快推动“3+2+3”现代化工业体系建圈强链,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抢跑氢能新赛道,推动氢能产业成链集群发展。

迈步氢能时代,南充积极抢跑新赛道、抢滩快布局,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把氢能作为三个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之一来抓。

目前,南充已纳入全省氢能装备产业链5个协同发展地,拥有吉利四川商用车、中科氢能、华科福赛等11户涉氢企业,新招引了亿华通氢能装备、岷山绿氢等16个氢能项目,全力推动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

谈及下一步发展,张冬云充满信心:“可以说,南充制氢有基础、储氢有条件、用氢有场景,氢能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