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峰:推动普惠金融与养老金融相结合,做好适老化服务,维护老年人权益|快讯

文/张萌

5月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迎来第二天日程。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就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做介绍。在提到未来发展重点时,他表示,将在落实支持普惠金融基础上聚焦一些交叉领域,发挥政策的集成效应,强化“五篇大文章”的统筹谋划,培育激励性政策环境。

“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中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彭立峰表示。他提到,成功的普惠金融应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第一、基础金融服务更加普及。基础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保障能力能够显著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第二、经营主体融资更加便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可持续性明显提高。信贷产品体系更加丰富,授信户数稳步增长。

第三、金融服务乡村发展更加有利。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持续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等新市民的金融服务不断深化。

第四、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机制更加健全。金融知识的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易用性、安全性、适老性持续提升。

第五、金融风险防控更加有利,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机构和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能力能够明显提升。

第六、普惠金融配套机制更加完善。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健全。

“按照我们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及相关情况,中国基础金融服务保持一个广泛的覆盖,普惠金融领域的融资规模取得了较快的增长,普惠的授信户数和信用贷款的占比都在持续的增加,综合的融资成本和支付服务成本也在持续的下降,数字的普惠金融和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的水平稳步提升。”彭立峰表示。

在谈及未来五年内有效推动金融发展的举措时,彭立峰表示,将强化“五篇大文章”的统筹谋划,在落实支持普惠金融基础上聚焦一些交叉领域,如加强普惠金融与养老金融结合。

“我们将持续推动银行网点和银行客户端进行无障碍升级,开展整治拒收现金的活动,维护老年人权益。”彭立峰提到,很多老年人还保留着支付现金的习惯,习惯去银行柜台办理业务,但很多经营机构不再保留现金渠道,为老年人生活带来不便。当前,人民银行也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治。

编辑:冯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