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辽河油田辽工公司:以观念革新赋能发展新突破

5月13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辽河工程技术分公司优质高效完井近7000口,比去年同期增加16.41%。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得益于该公司高质量开展“转观念、勇创新、强管理、创一流”主题教育,以观念变革激活发展新动能,为油田公司稳产上产提供硬支撑。

破“旧念”立“新观”,引领认知重构

该公司将“转观念”作为提升活动质效突破口,该公司党委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一线开展数周调研,查摆制约发展的思想“堵点”;组建以一级工程师、企业技术能手、“百面红旗”支部书记、劳模队长等群体为主要成员的宣讲团,采取“巡讲+点单”“线上+线下”“当前+长远”的多方式、多角度宣讲,明确从“保障单位”向“担当主力”转变、从“一井一策”向“统筹施策”转变等具体要求。同时积极开展“重焕荣光有我”大讨论,共组织专题讨论近200场次,有效凝聚攻坚共识、明确奋斗方向。

锻“利器”保“上产”,驱动生产提效

围绕“主力军”“手术刀”等职责定位,该公司进一步提升特色技术带压作业保障能力。积极开展热采带压设备调试,计划将2支热采带压队伍扩充至4支,提升高温蒸汽井疑难问题处理能力;抽调26名小修队员,充实到带压作业大队班组,实现4支带压队伍“八四倒班”作业,单队单日有效施工时间提升4小时,单队月交井量从2口跃升至3口。配备4套夜间照明系统,让夜间施工“看得清”“更安全”;结合采油单位上产需求,按需调派带压作业队伍,抽调2支队伍至冷家、欢喜岭保障上产。截至5月7日,带压作业队伍已完井近110口,比去年增加近30口。

强“系统”重“长效”,升级治理模式

该公司围绕“长停井盘活见效”,提升技术保障能力。在今年已组建3支大修队伍的基础上,额外筹备组建2支队伍,使大修开机数达36部,增强套损井治理能力。充分发挥技术专家和工程师科研带头作用,围绕套损井治理等难题深入现场调研,攻克井筒快速打通道、深部取换套、复杂打捞等“卡脖子”难题。强化方案论证与驻井指导,对开窗不同阶段采取相应钻压、转数、排量等钻磨参数,实现高效开窗等技术全员普及,TP110H以下钢级套管有效开窗时间较 2024年缩短65%。此外,该公司在抖音平台推出《井下作业“公开课”》系列短视频,为员工提供“便捷化”的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员工技能水平,截至目前,视频播放量已达近9万次。

(陈子瑜 孟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