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恒汇ipo创先例:第一家没上市就制定减持还款计划的公司!因为任志军创业的钱是借同学虞仁荣的,虞仁荣是韦尔股份的老板,他们还有一个更有名气的同学叫赵伟国
新恒汇ipo
过会 2 年后提交注册,没上市就制定了减持还款计划!任志军借同学虞仁荣的钱创业然后计划ipo 还钱!虞仁荣是韦尔股份的老板,他们还有一个更有名气的同学叫赵伟国。
深交所网站显示,过会差不多 2 年后,新恒汇电子终于提交了注册。
1 、新恒汇 ipo 开始是一个喜剧,因为算的很精确,后来看起来变成悲剧因为 2 年都没提交注册,现在看可能是悲喜剧,虽然熬了很久,毕竟剩者为王,控制人任志军借助同学虞仁荣的光环,离ipo 的终点已经不远了。
2 、这个ipo创业故事很有意思,公司一致行动人任志军和虞仁荣的同学,任志军收购创办公司的钱来自虞仁荣,虞仁荣现在被称为中国半导体第一富豪是韦尔股份的控制人。而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同学是赵伟国,任志军是赵伟国从新疆带出来的老乡兼同学,一起在紫光的战壕中长大,而新恒汇的客户也是紫光,而赵伟国去年失联被调查之后就没有消息。如果是几年之前,新恒汇ipo可能没有任何问题直接去科创板了,但现在赵伟国半导体行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任志军虽然是紫光系的旧人,但第一大客户的紫光系的订单已经出现了问题。
3 、新恒汇ipo如果成功,可能开创一个奇迹,就是创业自己不必花任何钱,创业之后减持之后还钱。当然,前提是要和任志军一样有2个好同学,一个有钱,一个有权。
4 、特别有意思的是,因为任志军的钱是从虞仁荣那边借的,所以 ipo说明书特别明确,等36 个月锁定期结束后要减持还钱,大概这个创业板第一个借钱创业成功的故事了,当然,故事的完美还是需要股民的帮衬。
新恒汇一致行动人:虞仁荣和任志军是同学
1、任志军先生,1966 年 12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 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任志军先生 2018 年 1 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 任志军先生曾于 1996 年 7 月至 1999 年 7 月任北京邮电大学与加拿大北方电讯电 信研究开发中心部门经理、高级经理,1999 年 7 月至 2015 年 1 月任亿阳信通股 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裁、董事长,2015 年 1 月至 2015 年 10 月任紫光集团执 行副总裁,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4 月任锐迪科微电子(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5 年 11 月至 2018 年 1 月任紫光国微副总裁、总裁、副董事长兼总裁。
2、虞仁荣先生,1966 年 4 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拥有香港居民身份证),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清华大学。虞仁荣先生 2018 年 1 月至今任公司董事。虞仁荣先生曾于 1990 年 7 月至 1992 年 5 月任浪潮集团工程师,1992年 6 月至 1998 年 2 月任香港龙跃电子北京办事处销售经理,1998 年 2 月至 2001年 9 月任北京华清兴昌科贸有限公司董事长,2001 年 9 月至 2020 年 11 月,任北京京鸿志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 年 5 月至 2020 年 10 月任深圳市京鸿志电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6 年 9 月至今任香港华清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2014 年 8 月至 2021 年 1 月任北京泰合志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10 月任北京豪威亦庄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7 年 5 月至今历任韦尔股份董事、总经理、董事长。
他们还有一个同学是赵伟国
赵伟国一审已开庭
2023年9月28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贪污、为亲友非法牟利、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一案。
吉林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2018年至2021年,被告人赵伟国利用担任紫光集团董事长的职务便利,与特定关系人李禄媛共谋,由李禄媛实际控制的公司低价购买原本应当由紫光集团购买的通州商务园项目房产,获取房产溢价利益,非法占有国有资产4.7亿余元。
2014年至2021年,赵伟国利用担任紫光集团董事长等的职务便利,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李禄媛等特定关系人经营,或者以明显高于市场价格向李禄媛经营管理的公司购买代建管理服务,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8.9亿余元。2019年,赵伟国还指使其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董事,将公司项目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租赁给李禄媛实际经营的公司,致使上市公司遭受4645万余元的损失。检察机关提请以贪污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追究赵伟国的刑事责任。
虞仁荣真是顶呱呱的宁波人,虽然是同学,还是给出了12%的利率,不算高,但也不低。而且,这个算盘都打的霹雳吧啦地精明,ipo问询显示,任志军准备2027年减持承诺期满后就开始减持一些还钱。假如可以这样做,这可能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典型样本。
计划2028年减持后还钱
2018年1月,实控人之一任志军从紫光国微离职,但是报告期内紫光国微的下属子公司紫光同芯一直都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户。2019-2021年,新恒汇对紫光同芯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41亿元、7391.97万元和8047.7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4.37%、19.14%和14.76%。
而随着环境的变化,新恒汇对第一大客户销售收入出现了下滑。 2020年新恒汇对紫光同芯的销售收入同比下滑47.94%。新恒汇称,主要原因是紫光集团收购法国linxens(立联信)后,紫光同芯将部分订单需求转移至法国linxens所致。法国linxens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柔性引线框架制造商,2018年被紫光集团下属子公司紫光联盛收购。
也就是说,新恒汇的第一大客户自己已经有了生产线,新恒汇的未来可能面临没有客户的情况。
产能利用率低下
募资5.18亿继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