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有没有“阴谋”?

在9月6号,笔者发表了《印标对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文章,文中提出:

印度刚刚在8月18号进口了176万吨尿素,单笔进口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而9、10月份是印度国内的用肥淡季,加上其国内尿素库存和产量,足以应付11月底之前、甚至12底前的农业用肥需求。中国的秋季农业需求旺季在10底前,而中国刚刚在8月18日的招标中给印度供应了110万吨尿素,造成了国内尿素的供应紧张,出口印度的价格明显低于当前国内的价格。这就形成一个基本的事实:印度在旺季到来后,国内尿素供应充足;中国在旺季到来后,国内尿素供应紧张。

问题就来了,在印度国内尿素库存极其充足的情况下,为何急于再次招标?当然有各种解释,但笔者在这里做另外一个大胆的假设:只要中国继续出口尿素,那么就会造成中国秋季尿素供应的缺口,无肥可用,一方面会造成农民的不满,危及社会稳定;一方面会造成用肥量的下降,危及粮食产量。印度仅仅用几十个亿的化肥作为代价,就可以给中国制造大大的麻烦,真地是花小钱办大事。假如真地是这样,难道不是给中国的安全构成重大的威胁吗?


以上是笔者9月6号公众号文章中的内容。

可能是偶然的巧合,但事态的发展同笔者当初分析的情况完全吻合:10月5号的招标中,我国可能继续供应了大量尿素(11月份尿素出口数据将在12月19号前后公布,一切都会水落石出);印度在明年1月份前再招标尿素的可能性都不大;印度的招标价格大大高于国际市场现行价格,但我国的尿素价格同样高于国际市场,印度“下水了”,同样把我们拉下水了。

当然,出钱买货,盈亏自负,加上为了国内的大选,或者说国内需求旺盛,都可以成印度“疯狂”进口尿素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印度为什么在磷肥钾肥上那么淡定呢?印度似乎对我国并不友好,不排除“阴谋”的可能性。

假如真地是阴谋,印度算是得手了,并且还“超额”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引起了我国的外交风波,虽然取得了韩国的理解,但误伤了友军。


虽然笔者早就做了提示,但还是破防了,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假如尿素真地有阴谋,那么我们在阴谋面前,基本不设防。阴谋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实施,目前已经失去了条件:


一、我国已经收紧了尿素出口;二、印度国内的尿素产量和库存极高;三、我国前期的高出口“透支”了印度的购买力,国际尿素宽松的格局趋于明显。


虽然危机过去了,但在这次危机中暴露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即使明年不会再发生,或者几年内都不会发生,但谁能保证永远不会发生呢?


最后,希望以上的分析都是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