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别只盯着太平洋!这家券商同样有合并预期,目前才一个涨停

证券板块,可说是最近两周的市场风云板块,它的一举一动,不仅关系到大盘的上下,还牵动着万千股民的心。从之前避之不及的“渣男”,摇身一变成为大家追捧的“香饽饽”。

其中,证券板块中,最亮眼的一只,就是太平洋了。之所以,资金选中太平洋,除了它的价格够低,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具有和其他券商的合并预期

不过,除了高高在上的太平洋A股市场上还有一只同样具有合并预期的券商。目前才出现1个涨停。


作为券商,公司的主营自然也还是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证券自营、资产管理、基金管理、直接投资等。

接下来,来看看各业务之间的营收毛利情况如何,

其中,财富管理业务营收占比最高,达到了70.02%,毛利率为32.43%。

虽然叫财富管理,但实际上,这部分主要构成仍然是传统的手续费、佣金收入,小部分基金销售等业务。

其次,则是投资与交易,这部分营收占比为11.23%,毛利率为58.19%。这部分业务主要是由自营业务为主。

再次,则是资产管理业务,营收占比为10.12,毛利率为35.35%。

最后,投行业务,营收占比为6.88%,但由于成本太高,这部分业务是亏钱的。

整体来看,公司的业务构成还是比较传统的以佣金收入为主,自营、资产管理为辅。这也是证券行业,目前的普遍情况。

核心优势

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处于领先优势,证券分支机构数量行业排名第 2;

客户数量超过 1,480 万户,行业排名第 8;

自主研发的小方 APP 月活跃度位列行业第 4;

公司的基金做市业务位居行业第一梯队,在沪深交易所基金做市数量居行业前 2。

核心亮点

公司在2022年完成股东变更,公司股东背景强大。

首先,中国平安间接控制公司平安作为我国三大综合金融集团之一,是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之一。

社保基金会为第二大股东,中国社保基金会是财政部管理的事业单位

公司第三大股东中国信达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更重要的是,新控股股东中国平安旗下,还有一家平安证券,存在合并预期。


接下来,通过公司的成长性、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现金流,这四大层面来对公司的财报基本面进行综合分析梳理,进一步发现公司基本面的真实情况,

首先,从公司的成长性来看,

公司的营业收入,最近五年有所上升,

从2018年的57.23亿,增长至2022年的77.77亿,

五年时间增幅35.89%,年均增长超7%。

不过,公司的增长和市场环境关联度较高,市场环境好,则营收增长,而若市场环境不好,则营收下降。目前公司还未创出2015年的牛市营收新高。

而从净利润来看,则表现要更好一些,

2018年当时处于熊市,公司的基数较低只有6.61亿,2022年公司的净利润增长至21.48亿。

五年时间增长225%,年均增长超45%。

不过,净利润同样未创2015年新高。

综合来看,公司成长性尚可,特别是净利润增长较快。


而之所以,公司的净利润增长高于营收,主要是因为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

最近五年,公司的业务利润空间提升明显从2018年的11.89%增长至2022年的28%。

利润空间提高了1倍以上。

而从资产周转效率来看,

若市场环境好,则资产运营效率就高,比如19年至21年公司的资产运营效率呈上升态势。

而如果像2022年这种不太好的年份,资产运营效率则相对较低。

整体而言,公司的盈利能力在过去五年呈上升态势,主要来源于业务利润空间的增长。


那么,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何,流动性怎样呢?

毕竟公司之所以会更换股东,主要就是因为控股股东存在经营风险。

从负债率来看,

公司最近五年负债大致在75%左右,波动不大。

作为典型的金融证券公司,特点就是高负债、高杠杆,因此公司的75%的负债,在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并不算高。

财务状况,处于正常水平。


最后,要看的就是公司的现金流情况,

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证券公司的现金流情况更为复杂一些,主要是受到金融资产规模、回购业务规模、拆入资金规模、客户资金规模等变化,

从公司的现金流来看,最近五年现金流整体上升,不过不足之处在于现金流呈下降状态。


这家公司就是在A股上市的方正证券

公司基本面财报中规中矩,亮点在于其股东变更之后,雄厚的股东背景,以及后续存在的合并的可能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