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G商用以来,凭借5G网络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的天然特性,运营商很好的找到了新的增长引擎,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业务,逐渐成为三大运营商能否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目前,在消费端增长乏力的状态下,得益于新兴业务的大规模开展,2022年全年电信业务收入以同比8%的增长趋势,达到了1.58万亿元的规模。
其中,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C位出道”,以同比增长32.4%的态势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5.1个百分点。相比1-11月份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拉动的0.2个百分点,新兴业务展现了它现阶段的非凡实力。
从错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沦为网络管道工开始,运营商近些年也在不断探寻新的增长点,以打破单一依赖传统业务的收入格局,围绕工业制造、交通、传统能源等领域的数智场景应用,开拓高价值的政企市场,助力营收增长。
似乎实看到了运营商转型的巨大价值,近日,三大运营商纷纷迎来上涨,电信涨超7%,联通涨超6%,股价均创1年多以来新高,移动涨近4%。
有业内学者表示,“在3G、4G时代,运营商扮演的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者的角色,而进入5G和数字经济时代,云和网将成为新的信息基础设施,对运营商的算力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创新成为他们接下来发展的关键词。”
同时,三大运营商也陆续表示在降本增效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到2025年底,移动将打造原创技术攻关的体系化力量,将基础研究投入与总研发经费占比提升至20%。
2022年前三季度,联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2%,电信增长101.4%。意味着运营商是有想要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心思的。
但具体到项目的落实里,运营商如今扮演的更多的是“承包者”的角色,将系统的开发、平台的搭建交给第三方,这就导致了运营商自身技术基础薄弱,核心能力不强,但也能收获账面上的漂亮成绩。不过,运营商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云和网为基础设施的5G时代,更加注重技术研发科技创新。
而过去这一年,不管是移动云、天翼云、联通云的亮眼表现,还是运营商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智慧城市、5G全连接工厂等5G场景应用,都让市场看到了5G时代运营商的数智价值。
以天翼云为例,以17.7%的市场份额连续两次取得了中国专属云服务市场第一,作为整体云计算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域,政企不断增长的“上云需求”,天翼云已落地能源、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
基于欧拉自主研发的CTyunOS云基础设施累计已部署5万余套,为公有云、IT上云等多种业务场景实现了云网全场景覆盖。加上从省市级延伸到县镇级的服务运维体系,运营商的云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在大规模增长的新兴政企市场上,运营商也致力于挖掘C端的用户价值,三大运营商发展的5G套餐用户早在去年9月底突破10亿,而运营商推出的5G消息和5G新通话也暂时还不具备大规模商用的条件。作为5G现象级应用的有力“候补者”,或许未来的某一天5G新通话将会成为我们互相联络的方式之一。
不管是正在进行时的新兴政企市场,还是暂未激起什么“水花”的5G消费端市场,运营商的价值也正在被重估,能否抓住机遇,顺利实现数智化转型,重回巅峰时刻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