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开启,意味着这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各位地产同仁们该倒计时冲业绩的可以开始冲业绩了!
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有多萧瑟,相信大家都看在眼里,你问我从何冲起?我只想说,如今唯有政策能救市。
今年以来,大大小小的政策不断,但真正触到市场痛点的却很少,所以市场反映效果平平。眼瞅着这一年都要结束了,还不出台一些劲爆政策激发一下市场活力?此时不出更待何时啊。
于是在Q4刚刚开始,房地产市场便迎来了第一则好消息:
据最新报道,央行和银保监会两部门要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交通银行等六家国有银行,加大对房地产融资的支持力度。每家银行年内至少提供1000亿元融资支持,形式包括抵押贷、按揭贷、开发贷或购买债券等。
也就是说,今年四季度,六大行将至少向房地产提供总计6000亿元的融资支持。这6000亿元算是硬性指标,真正落实可能还会视市场情况继续加码。
那么这6000亿元能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首先给大家看一组数据:据中指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房地产新增贷款累计新增0.67万亿,不到去年同期的1/3,占各项新增贷款金额的比例仅为4.9%,占比创近年新低。这个数据相对于去年来说是很少的。
图源:中指数据
而Q4加码的这6000亿元就相当于是今年上半年的房地产新增贷款份额那么多,也就是说,咱们要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新增上半年6个月那么多的融资,这么看来,这个数字还是很大的。
那么这么一笔钱将怎么分配,怎么花呢?
据了解,农行倾向于将新增融资派给央国企、头部优质房企;中行有望将这笔千亿融资画出一定额度给未爆雷房企。
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房企分化仍在继续,因此未来各位在投资或买房时要认准优质房企,不仅自身实力更强硬,而且关键时刻会有金融端的托底保障,避免不良资产情况的发生。
增加融资对于开发商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否也是这么认为的呢?
可以看到,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已经趋向悲观,从“买房必增值”到“不买就不会亏”,消费者的心态已经出现了明显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买房”成为了看不见底的投入,而信心的重构成为当前市场最难的课题,恐怕不是一下一个隔靴搔痒的政策所能够拯救的。
10月1日-7日国庆期间,中指研究院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国庆假期下滑超三成,同比减少37.7%。极个别城市,例如济南楼市成交有所增长,大部分城市的表现总体上仍然不太理想。而这个数据,还是在国庆节前各地一城一策的政策落地之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政策加持,成绩会更差。
图源:中指数据
目前来看,今年的楼市一年到头都挺魔幻的,如果非要从全年来看,第四季度的购买环境显然要优于前三季度,这是在市场动荡相对平稳的情况下,且高层介入管控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如今6000亿元“已到账”,这笔钱至关重要,可能会改变目前的市场形势,而接下来3个月的融资分配,也有可能会决定未来房企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