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已经有42家上市公司从证券交易所强制性退市

进入2022年,公共卫生事件已经影响着国人的出行,这种出行不仅体现在国际航班的出行,还直接受限于国内跨省份之间的出行。在整体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经济形势也发生了不容乐观的影响。尽管我国的经济仍然有增长,但是劳动力市场大面积的失业和企业大面积的停滞一波又一波。我国的证券市场也出现了一定局部的萎缩。最明显的就是,尽管IPO上市没有停止,但是上市公司的业绩不断下滑,还出现了42家上市公司退市的情况。

一、上市公司通过融资证券交易所上市,无论是公开发行股票还是在证券交易所做债券项目的融资,由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持续下滑,所以上市公司在经历过持续的亏损以后,理应进行调整,这种上市公司进行退市是在所难免的。

二、好多的上市公司都是多年前上市的,尤其是一部分上市还是核准制时期上市的公司,不排除有一些上市公司根本就不符合上市公司的准入条件,但是通过个别券商进行包装以后,达到了上市的资格,所以这些上市公司往往在在上市首日进行开盘,拿到了融资以后,并没有真正的进行企业运营,而是在不断地进行债务流转。简单地说,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换取的资金在不断地进行偿还到期的各种债务(其中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价也在一个长周期内不断地下跌,这种下跌的趋势通过短周期的几次涨停来迷惑股民,但是真实的情况是上市公司的收入不能体现净利润,所谓股东分红派系也仅仅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了掩盖真实的企业实情并顺便给大股东谋求好处的手段。

三、有一些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已经是生命周期的衰退期,这些上市公司没有从自身的组织优化进行改革,而是吃尽宏观经济的红利。当这些上市公司提供的服务和商品,已经没有了商场竞争力时,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自然就不会好到哪里。选择退市也是不然的道路,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不看好这家上市公司,这家上市公司的前景实在令人担忧,并且这些上市公司已经多次出现技术性停牌,从宏观基本面上分析,上市公司也不会出现股价上涨的情况,基本上就是一潭死水。这些上市公司也没有被收购的命运,这种公司就此申请破产。

四、对于广大的股民来说,上市公司的股价高低直接体现出证券市场对这家公司的关注度。这种热度体现在股民的交易活跃度,甚至这家公司通过证券市场的募集资金的能力。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也是通过营业收入体现的。广大的股民没有这家上市公司的管理权和决策权,只有这家公司的分红权。对于退市的企业而言,上市公司恐怕已经没有能力在证券市场上开展回购业务。希望广大的股民一定要合理并且理性地参与证券交易,切记盲目自信。

欢迎大家积极讨论,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