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
“重大水利工程是江河保护治理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提升防洪减灾和供水灌溉能力、修复治理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7月4日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具有经营性收益的供水、发电等项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意见》提出的江河保护治理格局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下达投资,支持黄河干流青海段等防洪工程、引江济淮等供水工程、四川都江堰等灌区工程、丹江口库区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永定河综合治理等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目前,这些水生态修复工程已初见成效。河北一位地质调查部门工作人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永定河综合治理后,自然环境和地下水水位显著提升。”他指出,通过监测井及时掌握地下水位情况,可指导生态补水。同时,自2021年以来,永定河流域降水量持续偏多,有效补充了地下水。
作为全国四大重点防洪江河之一及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北京段全长170公里,堤防总长122.05公里。
关锡璠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大对重大水利工程的支持和改革力度,推动工程高站位谋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行。在项目谋划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印发水利领域“两重”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内蒙古河套等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四川向家坝二期等大中型灌区、广东黄茅峡水库等大中型水库、浙中水资源配置等大中型引调水工程,以及洞庭湖重点垸堤防等长江流域防洪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6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将年度中央水利投资全部下达完毕。关锡璠透露,将进一步推进投融资改革,公平开放水利基础设施市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具有经营性收益的供水、发电等项目。例如,四川引大济岷、福建上白石水库等重大工程已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
(编辑:郝成 审核:吴可仲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