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闪电新闻】
从1979年缔结第一对国际友城至今,山东秉承包容互鉴、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同各国友城共谋发展,朋友圈越扩越宽,好朋友越交越多。

5月27日,“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在济南启动,来自47个国家的120余个省、州、市的900余名新老朋友齐聚一堂,共赴一场以“携手同行,合作发展”为主题的“友谊盛会”。
结友城就是“交朋友”,不断壮大的“朋友圈”,给山东带来了跨越时空的友谊,也带来了携手共进的机遇。
一周前,伴随一台极光紫颜色的全新奥迪A3L缓缓驶出,一汽-大众华东基地第150万台整车下线。作为山东与友城扩大交流的标杆性项目,2018年5月,一汽-大众华东基地在青岛市即墨区正式投产。7年时间里,该项目累计产值超1500亿元,缴纳税收超110亿元,带动就业近5万人,撬动5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落户,为青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硬核支撑。
在友城交流机制下,推动产业间、企业间务实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山东通过深化友城合作、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实践。此次友城企业对接洽谈会上,近200家中外企业展开“一对一”深度洽谈,进一步放大友城资源集聚平台效应。促和平、谋发展是友城结好的初衷,也是大家的普遍期盼,友好城市间的友好关系有望在友城周的推动下转化为惠及各自人民的丰硕成果。
友城建立,最直接的成效莫过于民心互通。一座座友城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山东与世界各国人民正跨越文化差异、相知相亲。
山东以友城为桥梁,对外建立了近5000对友好学校、医院、媒体等,与友城互办文化展、推介会等文化交流活动600多场次,开展友城外宣活动180多场,在20余个友城建立了“尼山书屋”和“山东之窗”,有力促进了山东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谊。
此次友城周期间,无论是举办“友城说—山东老友记”,以身边故事讲述人民友谊,还是开展“解码中国乡村振兴”主题参访,加强“面对面”交流,抑或是进行多项国际青年交流活动,都更加突出民心相通。不仅为外宾打开更多感知了解山东的窗口,同时也凭借更具通用性的情感共鸣消解文明间的隔阂,让友谊的种子在民间生根发芽。
“与友城携手,就是与发展携手;深耕友城,就是深耕未来。”“布雷斯特有我的根,山东有我的梦。海那边、海这边,都是我的家。”来自活动现场的真挚心声,承载着国际朋友们对山东发展的认可与期待。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山东在开放之路上动作不停,机遇不断,搭建起具有全球影响的开放平台。
多年来,山东友城发挥内引外联作用,有力扩大了山东对外交往广度深度,荣获全国对外友协颁发的“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等荣誉。聚焦以友城建机制,以机制搭平台,山东先后建立“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东北亚地方政府联合会”等10余个友城双多边机制,打造了“拉美桥”“非洲桥”等交流平台。2019年、2023年,举办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世界友城论坛暨友好省州领导人大会,取得系列合作成果,有力提升了山东开放平台能级。
此次友城周是全景展示山东与友城开放合作成果,全面展现山东开放形象和机遇的重要契机。以好客之道迎接四海宾朋,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暖心、贴心服务,山东正进一步发挥友城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让对外开放之路越走越宽,让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共同开创合作发展的美好未来,从当下出发,山东与友城的故事还将继续。
文/张艺凡 李瑞强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