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方生物栽的树,让三生制药乘了凉。
5月20日,三生制药将PD-1/VEGF双抗SSGJ-707的海外权益卖给了辉瑞,交易总金额高达60.5亿美元。其中,仅首付款就高达1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0亿元,已经抵得上三生制药2024一整年的收入。
此外,辉瑞豪掷1亿美元入股三生制药,对于三生制药SSGJ-707的期待已经明牌。
对康方生物来说这可能算不上一个好消息。今年2月,辉瑞才刚刚跟康方生物的海外合作伙伴SUMMIT牵手,评估PD-1/VEGF双抗AK112与辉瑞多个ADC联合用于多种实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彼时,投资者还等着辉瑞这个大腿带飞AK112的海外市场,转眼间,曾经的大腿变成了潜在的劲敌。
随着三生制药横空杀出,资本市场也开始倒戈。截止5月20日收盘,三生制药股价涨32.28%、三生国健涨停;康方生物微跌1.38%,SUMMIT盘前跌2.5%。
中国创新药BD首付纪录刷新
近几年中国创新药频频出海,但像这样巨额的BD从没有过。辉瑞的首付款加上里程碑款,让这次交易的总金额将达到了6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6亿元。
里程碑付款或许是空头支票,首付款却是实实在在的。三生制药在公告中还特地强调:辉瑞将支付12.5亿美元“不可退还且不可抵扣”的首付款,仿佛自家孩子考上了清华生怕人不知道一样。
辉瑞愿意花这么一大笔钱,三生制药可能首先要感谢的是康方生物。没有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抗AK112头对头击败K药,这赛道不可能这么火。
当然,辉瑞也是看中了SSGJ-707的自身实力。据东吴证券研报显示,三生制药的SSGJ-707是唯一采用天然IgG4结构的分子,无ADCC和CDC效应,能够减少免疫细胞误伤正常组织的风险。
目前,SSGJ-707正在推进包括单药一线治疗PD-L1阳性的NSCLC、联合化疗治疗一线NSCLC,一线和后线转移性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在内的晚期妇科肿瘤等4项II期临床研究。
其中,对于一线治疗PD-L1阳性NSCLC临床试验显示,在10mg/kg剂量组,SSGJ-707客观缓解率为70.8%,疾病控制率达100%,3级及以上副作用发生率为23.5%。相比之下,AK112的三期数据中客观缓解率为50.0%,疾病控制率达89.9%,3级以上的副作用为29.4%。
(图片来源:开源证券)
虽然这些对比不是头对头的,但这也初步展示了其潜力。不久前,SSGJ-707启动了三期临床试验,头对头K药。
目前,券商对SSGJ-707未来预期已经打满,东吴证券预测其国内销售峰值将达40亿元,海外销售峰值将达到45亿美元。
百亿BD的两个“受害者”
此次被交易的双抗最早由三生国健的子公司开发,但三生国健决定战略方向聚焦在自免领域,2023年时就将SSGJ-707项目以及其他几款产品一起授予给了沈阳三生,并由三生制药开始推进这款药物的临床试验。最终三生国健只留了SSGJ-707的30%权益。
另外一个躺枪的是康方生物。三生制药的SSGJ-707与康方生物的AK112是同靶点药物,又都达成了大额BD,免不了要被人拉出来比较一番。
2022年,康方生物与SUMMIT达成的交易首付款5亿美元,总金额达50亿美元。不管是从首付款还是总金额来看,三生国健都打破了康方生物创造的记录。
对此,有业内人士告诉健识局:“比起三年前,如今PD-1/VEGF的成药性已经被充分验证,辉瑞现在面对的BD风险要比SUMMIT当年小得多。并且在现有同靶点产品中,SSGJ-707临床进展也比较靠后,辉瑞花更多的价钱也不意外。”
(图片来源:开源证券)
康方生物更大的忧患是:辉瑞一下从合作伙伴变成了潜在的竞争对手。2月24日,辉瑞曾与SUMMIT达成合作,共同评估AK112与辉瑞多个ADC联用治疗实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在这个过程中辉瑞应该对AK112做了尽调,看到了PD-1+VEGF的潜力,才躬身入局。
此前,还有不少投资者期待辉瑞能够买下SUMMIT,凭借跨国药企的综合实力,AK112在海外的临床推进和未来商业化都会如虎添翼。事到如今,辉瑞花了这么一大笔钱买下SSGJ-707,基本杜绝了收购SUMMIT的可能性。
未来SUMMIT还是得继续找跨国大药企,不然SSGJ-707凭借辉瑞开展国际大三期和后续商业化的能力,很可能会弯道超车。
对于康方生物来说,辉瑞的入局也不全是坏事,至少说明了辉瑞是真的看好这个靶点,这也让PD-1/VEGF未来的确定性更高了。有跨国药企的“钞能力”搅动江湖,最终谁能胜出,将会更扑朔迷离。
撰稿丨方涛之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李木子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